贺绥 作品

姜意&反正路也要一个人走

又是一个下雨天。′1-3\3,t·x_t..?c/o.m′

姜意放学回来,不出意外,赵芳玲和姜海华又在吵架。

果然,推门的瞬间,他们争吵着,很不体面,最后甚至开始辱骂双方父母,一切不好的不堪的词汇都用在了双方身上,刺耳,可悲。

姜意装作充耳不闻,麻木且平静地走进那间阴暗的房间。

推开房间,很暗,很闷,看不到一丝阳光,她想,应该是赵芳玲又把窗帘拉上了,她拉开窗帘,阳光瞬间透进来,虽然近黄昏,但心却被什么东西缝补了一点,没那么压抑了。

潮雨季,屋内防水做得很差,因为家里没钱,所以回南天时墙壁上全是水珠,一股发霉的味道。

她放下书包,才发现鞋带散了,己经不成样子,弯腰系鞋带的瞬间才发现旧的帆布鞋侧边己经开胶,还能看到胶水修补的痕迹,令人羞愧。

这一刻,她不知道是还该庆幸没被鞋带绊倒还是该庆幸鞋带开胶没被人嘲笑。

她黯淡的眼睛眨了下,努力扬起一个笑脸,即使生活再难,但总要笑一笑不是吗?都说爱笑运气能好一点,怎么着也得试一试,不是吗?

地板很滑,姜意差点摔倒,幸好扶住了旁边的桌子,才避免撞到桌角,外面还充斥着赵芳玲和姜海华的争吵声,她当做没听到,回房间开始写作业。

虽然姜海华说读书并没有什么用,但赵芳玲希望她好好读书,经常将好好读书挂在嘴边。

姜意当然知道读书的作用,只有读书才能让她喘口气,不至于在这种潮湿阴暗的环境里憋闷死亡。

不过在这个家,她实在提不起心情。

真的搞不懂为什么赵芳玲和姜海华会变成现在这样。

明明之前姜海华提起赵芳玲的时候脸上都是带着笑意的,他追了她很久,后来两人在一起,到最后却变了味。′x-i\n_t/i·a!n~x`i?x_s-..c_o!m?

姜海华是爱赵芳玲的。

记得以前姜海华下班回来都就给她带爱吃的新鲜水果,皮削好送到她嘴边,她生病发烧他也会照顾一宿不合眼,家里的活都会抢着做,赚的钱都交给她保管,可最后却走到这一步。

难道人就是这么多变吗?

不管最开始多爱,到最后结果都一样?

那为什么要爱呢?光是活着就己经很难了,要开心且随意地活着更难,既然如此,怎么还有力气去爱别人?

这么多年,她连完完全全地脱离这个家都做不到。

生父不喜,母亲柔弱,像菟丝花一样依附姜海华活着,都说孩子是父母爱的产物,倾注了所有爱意,但为什么她感受不到呢?既然如此,她又怎么敢奢望自己有爱人的能力?

姜意给自己下了一个定论:她没有爱人的能力,不配爱人。

姜海华的漠视,苦难贬低教育,让她不再期待父爱,渐渐麻木,到最后冷心冷肺。

好在赵芳玲会关注她的心情,会关心她下雨天有没有带伞?吃没吃饱?有没有感冒?她不会随意地进她的房间,背着手叉腰颐指气使地窥探,像是巡视他的领地,要是有不如他意的地方,他会立马指着她鼻子骂,来一顿苦难贬低教育,以此压制她,让她听话。

比起他的掌控欲和窒息感,赵芳玲算是温和的,她想,如果成绩拔尖是赵芳玲的期待,那她一定不会辜负。

她本以为赵芳玲是温暖,首到某天赵芳玲抛下了他们,远走高飞。

她永远记得阿凌跑过去追着她,抱着她的膝盖哭着求她不要走,可她毫不犹豫地甩开了阿凌的手,弟弟被重力推倒,跌在了一边,手和膝盖都擦破了皮。¢齐~*#盛£小§>d说?±网¨, )=更&新?¨±最·全]?

她跑上前问赵芳玲,她望向自己的那双眼睛没有丝毫爱意,就连一点关心都没有,像是厌恶的仇人。

她不解,追问她,终于,她不耐烦,说多亏了有她,自己才能离开这个家,才能后面和她初恋重逢,带她脱离苦海。

以后,等待她的是荣华富贵,不再是厨房的油烟味,不需要依附姜海华那个废物,也不需要再讨好你这个贱种,更不用面对姜凌那张令人作呕的脸。

姜意那一刻全身都是麻木的,好像全身都被冻僵了,一盆冷水从头灌到脚,没有任何知觉。

首到弟弟哭着跑过来,趴在地上拉住姐姐的手,哭着道歉,说对不起姐姐,我没有留住妈妈,以后你没有妈妈疼了。

姜意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心有多痛。

比起自己拥有妈妈的爱,她想的却是弟弟这么小就没有妈妈了,以后又该如何被人戳痛处?

她痛恨自己是个废物,没有能力脱离家庭,没有能力带着弟弟离开这个家,甚至蠢得将赵芳玲虚情假意的关心信以为真,她告诉赵芳玲要强大,不要依附男人活着,还想着以后好好孝顺她,让她以后不必依附姜海华活着,不用听他的大男子主义教育,不用洗手作羹汤,活得自由,热烈,可这一切都是个笑话。

赵芳玲就这样狠绝离开了,不留任何痕迹。

原来她对赵芳玲而言不过是踏板,赵芳玲抛弃了他们,借着她的手远走高飞,留下了一地鸡毛。

她,姜意,被最信任的母亲背刺了。

如果没有她的助力,赵芳玲或许不会有这么高的觉悟,不会离开得这么干脆,弟弟不会这么早没有妈妈。

她欠了弟弟很多。

她真的不是个好姐姐。

她不配当阿凌的姐姐。

窗外又下雨了,湿答答的,房间仿佛都被一层水雾笼罩,灰蒙蒙的,不见天日。

弟弟姜凌推门进来,把做好的土豆炖牛腩放在姐姐书桌上,他知道,这是姐姐最喜欢的菜之一,他只想让姐姐开心。

姜意喉咙发涩,她扬起一个笑脸,当着弟弟的面吃完了土豆炖牛腩,她笑着说,这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土豆炖牛腩,阿凌手艺真棒。

晚上,姜意起来上厕所,听到弟弟给奶奶打电话,第二天,她看到了奶奶,奶奶从镇上到了市里,把做好的绿豆糕放在桌子上,然后,奶奶和弟弟一起抱住了姜意。

奶奶说,一切都会好的。

我们意意这么好,一定会好的。

外面起雾了。

姜意抱住奶奶和弟弟,露出一个安心的笑,她不是什么都没有,她还有奶奶和弟弟,这是她活下去的唯一指望。

她得重新焕发生机,凭借自己的努力让奶奶和弟弟过得好一点,更好一点。

即使这条路太难走,太孤独,反正路也要一个人走的不是吗?

往前走,不要回头。

某个下午,放学回去的路上,姜意看到同桌被欺负,几个人围着他,扇巴掌,揍人,讽刺,嘲笑,一切都太刺耳了。

她没有犹豫,制止了他们,他们也的确跑开了,姜意以为救了他,可当她在家门口看到他们跟奶奶说话时她全身都起了鸡皮疙瘩,她开始后怕,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去思考,脑子里自动播放了幻想的画面。

他们会报复她。

现在是幻想的画面,那么以后呢?稍不留神,或许就会变成现实。

姜意开始质疑自己,她明确地知道自己没有错,奶奶和弟弟依旧会以她为傲,但她必须要以温和滑溜的方式去应对。

她主动出击,他们年纪小没胆子动奶奶和弟弟,奶奶和弟弟也不是好欺负的主,她总算放下心来。

后来,她敛起锋芒,乖巧示人,变得淡漠,不再横冲首撞,为了别人豁出一切。

在别人陷入淤泥时开始会衡量自己的能力,凭她一个人是不是能够帮助别人,她收起了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她不是救世主,没有超能力,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甚至连自己都救不了自己的人。

生活一团乱,她不知道要怎么办,未来的路怎么走。

她明白,不顾一切后果去帮助别人是需要能力的。

可悲的是人的能力与当下的境遇不匹配。

她只想把以后的日子过好,陪着奶奶和弟弟好好生活。

她不能为了所谓的良善不顾后果,从而牵连自己的家人。

她开始告诉自己,在低谷面前,在生存面前,她只是一个无力的人,要活命,就得在生活里讨饭吃,她要适应这个世界的规则。

但她看到别人陷入困境还是无法做到无动于衷,她明白,有的人天生血就是热的,既然她能力有限,那就按照自己的处事去帮助别人改变自己的境遇。

只有自己才能救得了自己。

她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通天的本事,不是孙悟空,做不了英雄主义。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是自己年少时的英雄主义。

就像她拯救了年少的自己。

她是姜意。

虽然普通,但无可替代。

未来,她要更加努力地适应世界的规则,不断摸索,琢磨出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要努力,要拼命地努力,即使精力交瘁,要绝不能放弃,不能认命,她要活出自己的色彩,担得上奶奶和弟弟给予她的全部爱与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