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江南奴变

【江南溧阳(江苏常州)潘茂、钱国华起义,

江苏太仓乌龙会起义,

这两个起义比较特殊,在历史上,他们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江南奴变!”

这也是明末黑暗统治之下,在江南地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情况。

咱们前面就刚说到咱们华夏夏商周时期开始,就逐步的从奴隶制社会进入到了封建社会时代,

但是,奴隶这个群体一直都存在!

众所周知,在华夏古代很长时间内,天下百姓大致被分成了四个阶级,也就是著名的“士农工商!”

但在这四个阶级之外,还有一个“贱民!”

意思就是最卑贱的人!

像奴仆,娼妓,衙役,耍杂的人,基本都是属于贱民。

另外还有一些比较知名的,如乐户(音乐歌舞),

丐户(也称惰民,大概意思是不务正业的游民,当然古代的不务正业不是现代的不工作整天游手好闲浪费粮食不创造价值的混混,而是做所谓低贱的工作。),

疍户(从事渔业等水上工作,长期住在船上,不准上岸居住,广东比较多,还有浙江九姓渔户跟这个情况差不多。)

另外,还可以分为官贱民,私贱民。

比如衙役就是官贱民,这个稍微有点特殊,就是名义上属于贱籍,但是普通百姓可不敢招惹,有时候还称之为衙役老爷。

这些“贱籍”的来源有很多种,比如敌国,敌对势力的俘虏,犯罪官员的家属被惩罚入贱籍,穷苦百姓为了活命卖身给富家为奴等等。

就像如今隔壁的天竺,依旧都还有这种贵贱之分,贱籍被他们称为不可接触者,只能从事最苦最累最脏的工作。

在古代,普通百姓虽说生活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也是长期受到剥削,但相对来说至少他们有相对独立的人格以及相对完善的人权保障。

还有那么一点点镜花水月的向上攀登的人生希望。比如参加科举,虽然一般穷人也很难读得起书!

但贱民却是几乎完全没有任何希望!

不能当官,不能参加科举,不能购买土地置业,不能和普通百姓通婚等等。

他们可以被随意打骂,欺负,随意买卖交易,甚至就算是打死,也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或者只受到很低的象征性的处罚等。

一入贱籍,世世代代都是贱民,子子孙孙都是奴隶,当真是那句永世不得超生!

这是一种严重的黑暗的压迫与剥削!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清朝雍正时期,雍正帝才下令全国取消贱籍,编入良民之中,,从法律上废除了贱籍!

当然,实际上社会上还是存在对这些人的歧视的现象,以及部分原贱籍出身的人想要参加科举,对身份的审核限制也比一般人要严厉很多。

但不可否认,雍正帝在这件事上是做得很好的,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最终,一直到了咱们新华夏,才真正实现了人人平等,再无贵贱之分。

虽然,现在也有势利眼,也还是有人自觉高贵,瞧不上穷人,或者瞧不上一些职业,但是他们只要敢说出来,表现出高低贵贱的意思,那肯定立马会遭到官方和百姓的共同批判!

总的来说,就是在现代,你可以说我穷,但不能说我低贱!这是严重违背了我们新华夏的立国宗旨!】

...

天幕画面上,出现了一个人,被很多人围着,他主动的走上前,和一个面善老实的人亲切的握手。

“你掏粪我做领导,都是一样的在为百姓服务!”

...

这一刻,历代时空,无数被划分为贱籍的百姓都哭了!

天幕上明明白白的写着那个人的身份,看了这么久的天幕,很多人也知道,这个职位代表着什么,要放在他们古代,那就相当于正一品大员还要往上了。

即便是不识字的人,看到那人被好多人簇拥着,也知道身份一定不简单。

而掏粪,在古代,那是绝对的贱业。

前者不仅亲切和后者握手,还将两人的工作并列,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啊!

...

历朝历代,很多的皇帝,他们同样被震撼到了。

...

春秋时空,孔子朝着天幕深深一拜道:“这才是真正的圣人啊!”

...

【那么清朝雍正帝为什么要废除贱籍呢?

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江南奴变!

话说,在明朝中后期,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无数的百姓生活穷困,无以为继,再加上江南地区的商业发达,很多士绅豪商越来越有钱,就开始大量的蓄奴。

少的几十数百,多的一千数千,甚至有的能上万!

这些奴仆往往受到了十分严重的压迫,生活毫无希望可言。

随着明末北方农民起义的爆发,明朝的行政体系逐渐的崩溃,官府对地方逐渐失去了管理能力。

虽然江南地区虽然因为一直比较富庶,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天灾影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但是,这些无数受到了压迫的奴仆,也开始不甘心就这样世代沉沦下去,他们也想要为了自已,为了子孙而抗争。

于是,无数的奴仆站了起来,开始反抗所谓的主人。

刚开始,很多人的反抗还相对比较温和,比如聚集起来罢工,或者静坐,要求主人将卖身契或者地契还给他们,又或者要求增加薪水,增加待遇等等。

比较激进一些的,则是提出了“铲主仆,贵贱,贫富...”等口号。

但显然,这样的抗争方式,根本不会让这些主人退步,甚至是想要镇压他们。

于是,事情就开始变得越发激烈,既然这样不行,那很多人就拿起了武器,开始从肉体上消灭这些所谓的主人!

这就是所谓的“江南奴变”!

其爆发高潮期,就是在李自成攻破京城到清军南下彻底在江南坐稳这段时间之内。

就比如太仓乌龙会起义,就是由奴仆顾慎卿发动的。

当1644年三月,闯王李自成攻破京城的消息传到江南,顾慎卿联系了许多奴仆,说:“既然闯王能杀皇帝,我们为什么不能杀主人!”

于是,乌龙会成立,开始吸纳各种出身贱籍的百姓。

原本,他们决定在1645年的八月, 仿造陈胜吴广发动起义,但在五月时,清军南下,江南陷入混乱和恐慌之中。

乌龙会趁机发动起义,聚集数百人冲击那些士绅富豪,向他们索要钱财,但有不给者,就强行物理抄家。

不少的富豪畏惧,都给了钱,但也有十分吝啬的,就比如有个叫龚诚宇的,不给,就直接给抄家抄得一毛不剩,他们还曾将一个县令抓起来给绑在树上剐了。

而后,当乌龙会听说了清军一路的暴行之后,首领陈瑶甫便成立帅府,誓师抗清,率一千多人向苏州进军,攻打清军。

但双方势力差距太大,有没有什么作战经验,乌龙会义军很快就被冲散。

与此同时,太仓的那些士绅,不顾民族大义,却也在背后密谋围剿乌龙会,但他们组织的人手战斗力更差,被乌龙会一冲就崩溃了。

七月时,乌龙会遭到了汉奸刽子手李成栋的攻击,惨遭失败,首领吕茂被残忍杀害。

陈瑶甫则领导着幸存的乌龙会成员继续坚持抗清。

九月,清军进驻太仓,乌龙会起义彻底失败!

...

潘茂、钱国华起义,同样是这个类型的起义。

首领潘茂、潘珍、钱国华、杨麻子等人都是佃农出身,他们不堪忍受压迫,组织起了削鼻班,珐琅党等团体,到处打击地主豪绅。

等到清军南下之后,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往往也是最爱国的,他们也毅然的举起了抗清大旗,并且多次击败过清军。

但最终在1645年,清军占领南京之后,开始系统的围剿这些组织之后,很快就失败了。

很多人被抓住之后,被清军残忍的割掉了鼻子,说既然你们叫削鼻班,那就削掉你们的鼻子。

(削鼻班:因为在吴语中的奴和鼻同音,削鼻就削除奴籍的意思。

珐琅党:没查到什么意思,我猜可能是一些从事手工业者集合在一起产生的称呼吧。)

另外,像湖北麻城的“里人会”,也是属于江南奴变这个范畴之内的。

这一场席卷了江南多省的暴动影响很大。

很多的地主士绅豪商家都遭到了严重的冲击,许多这些“主人”都被杀死,灭门等等。

如明末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家族,就几乎被灭门,只有徐霞客的小妾带着他的幼子从狗洞里逃走了。

还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家族也被灭门,他是靠化妆成乞丐,才躲过了一劫。

...

只不过,因为这是一场针对士绅的暴动,因此在南明政权,这些反抗不公的活动被称为暴动,暴乱,乱民等等,遭到了残酷的镇压,就算是在后面的史书之中,对这场运动也较少提及,导致史料相对稀少。

难道是因为怕后人看到是这些“主人”的无限制压榨才导致的,影响士绅阶级的光辉形象吗?

而满清刚开始则是一种隔岸观火的态度,因为一开始这些江南奴仆主要是针对士绅豪商,对清军来说,反而是在削弱江南的抵抗力量。

只是,他们没想到,很多的奴仆起义之后,居然开始抗清了,以及他们在占领江南之后,称为了统治者之后,自然也要去消除这些团体。

总的来说,南明抗清形势艰难,也跟这场运动有一定的关系,这场运动,让很多士绅阶级都自保不暇,自然对抗清运动有一定的影响。

就比如乌龙会起义期间,也是江阴阎应元在抗清的时间。

但这说实话,怪不了这些起义的奴仆,毕竟这事的出现,纯属这些江南士绅自找的。

即使如徐霞客,顾炎武这样的家族对奴仆相对还不错,但阶级革命,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另外,这场运动虽然波及面非常广,涉及多个省份,无数奴仆,无数士绅家族,但是因为很多都是各家奴仆反各家主人,互相之间的配合很少,力量十分分散,所以最终在清朝占领江南之后,很快就被基本镇压了下去。

不过,自此以后,江南士大夫家族基本上再也不敢蓄奴了!】

...

“可恶,混账!这些江南士绅,一个个的还要点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