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生产生活

在离春耕大概只剩一个来月时间的时候,大司农许老召集学生们,开了个农业短期培训班。

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扩大神种的种植面积,根据钦天监的推测,今年的天气依旧会偏冷,有可能会像去年那样,出现在灾害情况。

那么,推广神种的任务迫在眉睫。

第二,是促进皇历在民间的推广。皇历的编写过程中,加入了很多农业生产种植知识,例如二十四节气等等。

如果皇历得到民间的认可,能够极大地减轻农学生们的工作量。

第三,则是对上一年的各种数据和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及时更新信息。

许老精神奕奕,一点也不像个年近六十的老人家。

他意气风发,事业如节竹,步步高。

“陛下,下官有个不情之请。”许老恭恭敬敬道。

“许老,不必多礼。”顾南夕连忙扶住许老,不让他跪拜。

这可是专业人才,大宝贝!

许老的请求很简单,就是想成立一家独立的农学院,不是挂靠在太学名下的农学,而是单独的农学。

“招揽天下农学之士,教天下之农人。”

在许老的规划中,农学院里要包含种子培育,动物饲养,气象研究等等,产研一体,一方面向各个州郡输送农官,一方面自主研究,尤其是在杂交这一块。

许老还记得,陛下曾经提过杂交水稻。

这个想法一直在许老脑海里晃荡。也许,他这辈子都摸不到杂交水稻的边,但他可以为后来人提供研究的环境!

听完许老的规划,顾南夕二话不说,不仅批准他的奏折,还大手一挥,划出500亩农田,交给农学院。

200亩上等农田,100亩中等,100亩下等,100亩山地湖泊。

这些,足以让农学院进行对比实验。

“多谢陛下。”许老喜出望外,脚下生风,离开皇宫。

与此同时,方隐年一家坐着马车,慢悠悠地来到京都。

方大娘掀开车帘子,探出头去,左顾右盼,脸上写满了惊诧:“这里就是京都啊,人可真多!”

方大郎和方二郎不如方大娘那般自在,束手束脚的,总觉得自己像个乡下人:“阿弟,咱们以后,就要住在京都了吗?”

说句实话,他们不想来京都,想继续在云州呆着,那里有他们熟悉的规矩,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

京都虽然好,但不属于他们。

方隐年是来汇报工作的,但更多的是打着汇报的幌子,来看看在历史上几经破坏的京都。

京东果然如实书上记载的那样,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

“我们在京都过完冬,再回去。反正冬天,没有什么活干。大哥,你们倒是可以把盘火炕的生意做到京都来。”

方大郎和方二郎对视一眼,脸上具是无奈。

除夕已过,转眼就快要到立春,哪里是冬天?

罢了,权当是来京都见见世面,长长见识。

没想到,这见识,也太吓人了。

顾南夕得知方隐年带着家人来了,便让宋知州去帮忙招待。

宋知州半个月后,就要去相州赴任,担任相州刺史一职。

这半个月时间,属于休假。

他便带着方隐年一家人去京都酒肆之甲的樊楼。

“樊楼集吃喝玩乐,休闲,购物于一体,是京都最受欢迎的商圈。”

樊楼位置紧临皇宫,五座三层楼高的建筑,楼栋之间,用空中走廊链接。

站在樊楼上,可俯瞰京都,遥望皇宫。

宋知州等着方家人的惊呼,确实等来了,不过惊呼的是:“哇撒,这么多人!如果我们怀朔镇的商业中心,也有这么多客人,恐怕,第三期工程都已经建起来了。”

嗯?

这反应,不大对头。

隔壁路过的客人,好奇道:“你们自云州来?”

方大娘挺起胸脯,骄傲道:“没错。”

“云州可有酒楼可媲美樊楼?”

方大娘哼哼:“当然有,往来客商皆爱去商业中心,不比你们樊楼差呢。”

客人不信:“也有这么多三层楼?”

“这算什么?我们云州早就掌握了三层楼技术,不少人家都在建三层楼呢。”

有吹的成分,但确实有人家建三层楼了,耿大娘就是这个时髦者。

耿大娘不想回京都,决定定居云州。

用她的话说,京都虽大,且繁华,但太过吵闹,不自在。

在云州呆久的人,总是不愿意挪窝。即便陛下已经定都京都,但他们打心眼里认为,陛下总会回云州的。

就算生前回不来,死后也会回来。

他们总不能等陛下回来的时候,发现云州已经人走楼空。

他们要叫陛下看着,云州依旧繁华,那些年的汗水没白流,乡亲们的牺牲没白费。

他们要在云州那片土地扎根,好好活着,开开心心地活着。

客人又问了许多,脸色越来越惊讶,嘴巴就没合拢过。

在京都还在为登基大典忙碌不休,在为礼制争吵不断的时候,云州已经撩蹄子狂奔,发展得叫人看不懂了!

……

方隐年带来了云州发展规划图,画红线的部分是已经完成的。

“马车轨道已经铺通朔州全部城池。物流速度提速度吗2.5倍。”

“纺织局除了制作棉花制品,还发展了洗毛,防毛技术。”

以前的羊毛大多用来做垫子,毛线衣,毛线袜。

现在羊毛制品就多了很多,羊绒衣,呢子大衣等等。

尤其是染色技术的改进,让原本灰扑扑的羊毛,变得鲜艳靓丽,颇受草原牧民,西域商人的喜爱。

“各地区矿山,都在高炉炼铁中,加入石炭,取代木炭,大幅提升了产量和炉温。”

“兵工坊研制出灌钢法,生产出来的钢铁质量上乘,已经应用于兵器,铠甲,农具刃口。”

“扁鹊安成功提取青霉素,正在初步实验阶段,据他说,目前效果良好。”

“医学院经实战研究,配置出一款止血效果极好的粉剂。他们称其为云州白药。”

顾南夕和诸位官员认真听着这一条条好消息。

这是顾南夕在云州多年的栽树浇水,终于结出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