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穂岁想起那一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当然原主家里没有这样夸张,不过有些孝敬肯定是收了的。
这个是‘潜规则’。大家都收的说话,你要是不收的话,你这个就不合群,在江南地区做官,要是不合群,回到京城的希望很是渺茫。
要不原主入宫一年多了,手里竟然还有两千多两银子。
要知道德妃一年康熙给发的俸禄也就是六百两,当然其余的那些待遇暂时不算,可这样原主也是属于比较有钱那一种。
原主这样的身份,换在别的朝代,只有家里被抄了,才可能进宫当宫女的。
但是这是清朝,管你家里是不是有人在做官,只要你是包衣籍,你父亲就是做到二品大员,你该去参加内务府小选的,还是得去。
不然你这就是要连累家里的大罪,你的二品大员父亲也要跟着受罚。
不过上有这样的规定,下面也一定能找到相应的空子。
能跟康熙求情的,直接就求情了,不能跟康熙求情的,就只能往内务府里想办法,大家都是人,都有点七情六欲的,有不少的家里是当官的,就走走人情,最后的时候给刷下去。
不过现在她出来了,不在宫里了,可能原主的家里人也能跟她更好的往来了。
于穂岁在东小院的正厅中坐着,没有一会,伍妈妈就叫齐了东小院的人。
东小院之前一直没有人住,但是这些人都是配备齐全了的,负责东小院里的伍妈妈,跟负责往外面的小太监李得宝。
再有于穂岁这是格格身份,照着乌拉那拉氏定下的规矩,她能够有两个贴身的丫头,四个二等的丫头,其余的就是做杂事的丫头跟仆妇。
这样一看,四贝勒府里一个格格的待遇,都快赶上皇宫里嫔位的待遇了,
不过月俸是没有那么多的,她一个月只有十两银子。
但是衣裳首饰这些是按季度分发,每日的肉菜奶这些也是由大厨房里分过来,要自己做也可以,要大厨房做也可以。
不过刚刚伍妈妈说,这个小厨房,是四福晋前几天才加的。
于穂岁的眼神闪了闪,这跟原主记忆里又不一样。有了小厨房,大厨房那边就不能跟原主记忆里一样,用吃的来为难这些不得宠的格格们,少了一个赚钱的门道。
“是每个院子里都有吗?”于穂岁确定一下。
伍妈妈忙道:“奴婢听说是因为李格格经常要给小格格做吃的,求了爷,福晋见李格格院子里设里小厨房,便提议说,所有格格的院子里都设一个小厨房,这样冬天的时候,大家也方便。所有现在所有的格格院里都有小厨房。”
福晋大度,怕其他格格因为这个小厨房的事为难李格格,干脆都给安排上了。
这样她们这些下人也都方便了,不像从前一样,都要到大厨房去排队,还不一定能有好的饭菜吃,尤其是到了冬天,要是想要喝一口热汤,真的是要跟大厨房的人求爷爷告奶奶的。
于穂岁又问了一些东小院的事后。
伍妈妈说完后,又叫其他的人散了,留下两个大丫头跟太监李得宝。
于穂岁对她们都不熟,圆脸的是桃枝,眼睛大的是桂枝。
桃枝:“格格,奴婢擅长梳头。”
桂枝:“格格,奴婢擅长……奴婢擅长做吃的。”她其实更擅长吃,但是她也知道,她不能这样说。
于穂岁知道后就按照特长安排,但是桂枝这个肯定是不能安排到小厨房里去,就让她跟着桃枝一起。
“先收拾吧。”于穂岁说道。她见了人,这东小院是个一进的大院子,中间正房是三个大开间,都是明间,两边的厢房也是三间样式的,比起正房要小一点,后边还有一排罩房。
桃枝带着于穂岁熟悉一下东小院,一边走一边小声介绍:“格格,东小院是后院里除了福晋的万福阁外,第二大的院子。以前奴婢听说宋格格还想跟四爷求情,想要搬到东小院来,不过四爷没有同意。”但是她们刚刚知道格格住进来的时候,也很诧异。
她们都以为以后不是李格格搬进来,就是皇上赐下侧福晋的时候。没有想到格格突然就搬进来了。
于穂岁听到这里,对于原主的记忆,产生了更大的疑惑?
如果原主记忆里,四福晋是好人,那她为什么一开始就要给原主一个大家都想要的院子。
这样大的院子,配备的人员肯定是更加齐备的,比起原主之前住的西跨院里,这里更加的宽敞,景色也更加的好。从后边的角门出去,绕过一条小道,穿过假山就是四爷府里最大的花园。
要是东小院有个二层小楼的话,就能眺望整个东花园的景色,甚至是一些府邸的景象。
“奴婢不是内务府来的,奴婢家乡遭了灾,父母兄弟都死了。前年的时候福晋看奴婢可怜,买回来的。”当然那一会,福晋买了不少的丫头。
于穂岁知道,这是桃枝在交代自己的来处,她不是内务府的,所以没有那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她可以放心的用。
因为她是一个孤家寡人。
“格格,奴婢跟桂枝就住那里。”她跟桂枝是格格的贴身丫鬟,那就要离格格更近,所以她们住在后边的罩房里,桃枝指的是西边的一间小屋。
至于其他的妈妈、丫鬟还有仆妇、太监们,府里有专门的院子让她们住。
有的妈妈是白天当值,晚上下值之后,还能出去,回自己的家里住。
“嗯。”于穂岁现在在表演原主,原主在德妃的宫里,是一个沉默寡言的木头,除了长的好看一点,没有其他的特色。
桃枝一点也不泄气,格格刚到,她自然要事事都跟格格说清楚了,又将自己知道的府里的情况给于穂岁说了一遍。
最后强调:“格格,府里最得宠的是李格格,但是宋格格是四爷的第一个格格,在四爷面前也有几分情谊。其余的格格的话,西跨院里的张格格跟李格格关系最好。伊格格经常去跟福晋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