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九陵 作品

第1134章 儒山赞同

    这声音听上去带着些虚弱,又有些冷,让刚刚才稍缓下来的氛围和心思,再度随着这句反对提了起来。

    天山上下,数千人的情绪不停地随着各个势力的一句句表态而起伏不定,他们看向了雪龙女子,身上的剑伤还没恢复,但站在那里依然让人不敢生出半点小觑的心思。

    因为她代表着北海。

    北海的态度是早就公开的,甚至都不需要公开,每个人对此都心知肚明,北海一定会反对,可知道是一回事,此刻听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当雪龙女子当着天下人的面前真正从口中说出反对这两个字的时候,那其中所代表的沉重和意义方才真正被意识到。

    ......

    ......

    总有人要反对的。

    正如总会有人赞同。

    只是碍于道门,碍于圣朝,反对的声音现如今只能沉默在心里,所以雪龙女子的开口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仅是为了挑起此刻的不安氛围,还因为只有北海先开口,其他势力才能找到倚仗,进而松一口气。

    就比如现在。

    当雪龙女子话音落下之后,能明显看到天山上不少势力紧皱的眉头和闪烁的目光,舒缓了不少。

    渐渐的,数百势力俨然有了渐渐清晰的界限。

    能听见呼吸声,凌乱沉重,却并不知道具体是谁发出来的,因为几乎所有人的呼吸都在变得沉重。

    天山上时不时有一朵花,或者一根草莫名破碎,又或是一片叶子在飘落的过程中倏地化作飞灰,那是因为承受了某位大修行者心神失守之下下意识溢散出来的气息而导致的结果。

    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就算是大修行者,其实也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也许过往十几年里,心神发生波动的次数加在一起,都比不上今天一天。

    如何谈得拢?

    同时还有人心里时不时闪过类似这样的问题,看着表示反对和赞同的势力泾渭分明,他们这些站在中立,还没有想好,又或者说怎样其实都能接受的势力,便在想着,或者说担心这样的问题。

    北海和道门站在对立面,尤其是北海这当之无愧的庞然大物,如今公开表示反对,今天这场会谈将会如何收场?

    他们担忧的看着虞苏,想要知道这位圣朝新皇打算如何解决。

    虞苏在看着雪龙女子。

    用看来形容也许不合适,但他的确在看,就好像目光如实质落在了雪龙女子的身上。

    没有愤怒,没有冷漠,就如一开始走出树影下的平静。

    这种平静像是某种包容,并非是对错误的容忍,而是站在更高层次去包容所见所听闻的一切。

    这种虚无的注视,让雪龙女子的心跳,都为之停顿了下来,直到数个呼吸后略微僵硬的身躯方才恢复如初,也许是先前欧阳梨花那一剑让她清醒过来,也许是此时此刻虞苏所注视过去的压力太过沉重,这位一开始还试图以诸如轻蔑和骄傲的姿态示人的北海雪龙女子,神态,竟变得谦卑下来。

    “在来之前,少君做了很多的考量,十二宫全都参与进来,一致认为圣朝的要求很难达成,空中楼阁固然美好,却终究是不切实际的东西,而且,这次轮回剩下的时间,的确太短,北海不想承担风险。”

    北海并非是既得利益者,归根结底,世界是否恢复完美对于北海都没什么影响。

    雪龙女子说话的声音中带着尊敬,像是在解释着北海为何要选择反对的原因,只是任谁都能够听得出,也看得出,眼下这份尊敬背后,所隐藏的轻蔑和坚决。

    这是北海不容置疑的态度。

    哪怕现在雪龙女子表现得足够谦卑,可那又如何?

    在无法改变决定的前提下,这种谦卑,看上去甚至有些刺眼。

    “琉璃宫反对。”

    许多人思量间,又有反对的声音陆续响起。

    “回音谷反对。”

    “玉兰关反对。”

    “长生门反对。”

    “王家反对。”

    北海足够强,所以在其率先开口表示反对之后,无疑给那些从不想冒险赞同的势力很大底气,这些反对的声音就像是响鼓,一声声的敲击在所有人的心头。

    在场的没有小孩子,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普通人。

    之所以心绪一直波动不停,当然不仅仅是因为那一声声的赞同或反对,而是赞同或反对背后所意义的东西。

    那不仅决定着从今往后的天下将走向何处,也决定着自己一方势力日后的兴衰存亡。

    存亡或许不至于,但兴衰一定会有很大影响。

    “儒山赞同。”

    画圣的声音忽然响起,在一片反对声中显得格格不入,也压下了那因为强烈反对而对各方势力带来的莫名焦躁,那语气听上去满是轻松,好似一点都没有因为这抉择之后所面临的种种而感到什么压力。

    许多人心头一凛。

    这是第五个正式表明态度的大修行势力。

    继圣朝,道门,异教,北海之后,儒山在一片反对声中开了口。

    让诸如琉璃宗长老,回音谷掌教等人放下的心,又猛地跳动了起来。

    人性就是如此的,自己想要做出一个选择,却又担心无人跟随,所以如果在这种时候忽然出现很多和自己有着相同选择的声音,那么就会因此感到无比的心安和美妙,就好像他们做出的选择就已经是最正确的结果。

    当有其它不同声音出现的时候就会感到恼羞成怒,并且对此嗤之以鼻。

    除非那不同的声音分量足够重。

    比如儒山。

    风是无形的,没有颜色,也无法触摸。

    可是当赞同和反对的声音陆续响起的时候,那拂过天山的风就好像有了颜色一样,时而变得通红,时而变得碧绿。

    阳光也时冷时热,忽明忽暗,象征着不同的矛盾和情绪因此而反复地变化拉扯。

    所有人都觉得越来越难熬,越来越纠结,就像是心里憋着什么东西,放不下去又吐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