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眉眼间扬眉吐气的得瑟劲,却是完全掩盖不住。
她家大侄子娶不上媳妇,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村里一直有人打赌,说孟家两小子会打一辈子光棍。
自从孟杨两家订亲的消息传出去,整个镇上,说两家闲话的人就没少过。
张雅和文蔷完全是憋着一口气,准备的这些聘礼。
务必打一打那些瞧不起他们孟家人的脸。
文蔷丝毫不在意嫂子喧宾夺主,全程跟在嫂子身后,直到此时才终于开口。
“我们夫妻两原只备了六抬,是我家良哥心疼五娘,拿出这些年攒的体己又加了两抬,我哥哥嫂子添了两抬,侄子们添了一抬,良哥他外祖家添了两抬,宋家添了两抬,二姨母又另外添了两抬。“
“能凑齐这么多嫁妆,嫂子一家是出了大力气的。”
她不是那等得了恩情不替人宣扬的,这些东西终归是杨家和杨五娘的,给了人好处,可不兴默默无闻。
杨家自然明白文蔷的意思,皆是一脸感激的看向宋家母子和张雅。
留孟舒一脸尴尬的坐在那,全都添了就她没添是吧?
搞得她多抠门似得,就她一个不是人呗!
孟舒眼珠子一转,便知道娘家还是信不过自己。+小,说§宅u? d?[更#^新1′·最ˉ@?全?+%
估计她今天能好好的来没捣乱,嫂子和弟妹就已经在心里烧高香了。
不过孟舒显然不可能放过这个适合修复关系的机会。
立马笑着开口:“你们婆家人势大,我不跟你们挤,我今天可是代表五娘娘家人来的。”
说着朝三个儿媳使了个眼神:
“把咱们给五娘准备的添妆拿出来,莫让这些个婆家人小瞧了咱们。”
赵书韵默默收好手中的簪子,将父亲送给儿子的两本手抄本摸了出来。
“这是家父亲手注解的论语和孟子,送给五娘添妆,日后生个状元郎出来,让咱们这些娘家人也沾沾喜气。”
这个朝代虽然印刷术发达,可对于平民而言,书本纸张依然是可望不可及的好东西。
特别是有名师注解的,更是不可多得。
杨家人原本还忧心自家拿不出像样的嫁妆,让女儿没脸。
没想到孟舒立马就搭了话茬解了围。
杨家老太太一脸感激的看向孟舒,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孟舒冲着嫂子得意挑眉,哼,想撇开她做梦!
有了赵书韵打头,林婉儿也立马反应过来,有了孟家拿出的那些东西,再加上宋家的添妆。幻想姬 首发
她们原本准备的东西,多少有点拿不出手了。
当即也是发了狠,从小臂褪下一只翠绿的玉镯。
“家里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这点小小心意,就当给五妹妹添添喜气。”
杨几个女婿齐齐一默,这也叫拿不出手,那他们准备的那些叫什么,垃圾吗?
李初月是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也没有随身带钱的习惯。
看着两个嫂子拿出来的东西,心里急的团团转。
她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给婆母丢人。
婆母要和娘家修复关系的态度,摆的明明白白。
她之前虽然也赞同,却也没有太过用心,毕竟婆母之前的为人她也知道。
想和孟家修复关系,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她也没那个插手的打算,可若是能搭上宋家就不一样了。
李初月自己并不势利,可三个孩子的前途,她总要顾虑。
猜到弟妹的情况,林婉儿正要将手里的银票塞过去,顾青青便起身解围。
“三嫂就让妹妹我先送吧,不然等下我要拿不出手了。”
说着便甜甜一笑,小心的捧起一方帕子递给杨五娘。
“这是我亲手绣的帕子,上面还绣了五姐姐和良表哥的名字,虽然不值什么钱,却是我的一片心意,还望五姐姐不要嫌弃。”
杨五娘立马伸手接过,打开一看,一对鸳鸯栩栩如生,杨五娘和孟良五个字被一个红色的小心连在一起,配色也喜庆,可见是用了心的。
杨五娘没什么朋友,今天这接连不断的贵重东西,也让她震惊的回不过神来。
正惶恐着呢,顾青青着一方手帕,直接安抚了她心里的慌乱,一下便喜欢上了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小表妹。
李初月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直到顾青青说完,这才掏出林婉儿递给她的银票。
“女儿家总是要有些体己傍身的,小小心意,妹妹别嫌弃。”
三个外甥媳妇送完,张雅突然戏谑勾唇,“这些是我三个外甥媳妇的,跟你可没关系。”
孟舒也是没想到,张雅这个素来稳重的性子,会在这时候戏弄她。 心里偷偷翻了个白眼,从怀里掏出一根金簪,冲杨五娘招了招手。
“婶子,你们已经帮了五娘很多了,这万万不可!”
杨五娘一脸惶恐,连带着赵书韵三人的东西一起推了回去。
杨家人自然也不是那等贪小便宜的,也是连声拒绝。
孟舒却笑道:“拿着吧,反正最后也是进了我亲侄子的口袋,又便宜不了外人,跟表姑客气什么。”
杨五娘回头看了老娘一眼,这才小心收下。
此时,顾青云也起身。
“既然娘和妹妹偏心杨姑娘,我们兄弟三人自然要为良弟尽一份力了。”
兄弟三人大大方方的奉上一份平常的礼,丝毫不见扭捏。
倒是让老太太和宋章明高看了一眼。
孟舒难得冲着三个儿子露出一个赞许的眼神,三个逆子终于懂事了。
客人都表现完了,杨家几个女婿自然也不能堕了自家的面子。
纷纷把准备好的嫁妆多添了几分,虽然没打肿脸充胖子,也算是攀比起来了。
毕竟人婆家都这么厚道了,没道理她们娘家人拖了后腿。
两家相谈甚欢,聘礼和嫁妆对完,接下来就是递庚帖,合八字。
有孟家请的官媒在,这些并不用杨家人操心。
杨家老太太给官媒递过喜钱,虽不识字,却还是认真的翻着聘礼单子。
此时老太太身后突然走出两道人影。
杨家人正惊讶,便见二人一个站到了自家母亲身后,另一个去了文蔷身边。
“仁宅莺迁鸾凤舞,欣逢吉日与良时。”
催喜嬷嬷清凌凌的嗓音响起,带着一股子大户人家的端庄和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