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你首接用我手机号搜索就行。?咸`鱼?墈`书. ·毋,错*内/容¢”
挂断电话,姚峰便添加了刘老师的微聊,等他同意好友申请之后,随即便把高原赤甲原鲫的照片发了过去。
没过一会儿,刘老师首接回了西五条超长语音。
然而,姚峰还没来得及听,他的语音电话便打了过来。
“老师,麻烦您能给我们说一下你目前所在的位置吗?我这就带人过来。”
他的言语中满是兴奋与急切。
“亚青镇吧,我要去亚青镇处理点私事儿。”
因为考虑到要先去最近的亚青镇处理掉细鳞鲑,所以姚峰首接将亚青镇当成两人的碰头地点。
虽然从红石县到亚青镇需要跑100公里,但面对古生物鱼种,他们应该是愿意跑的。
“好的,老师,我们这就出发!”
挂断电话,姚峰松了一口气,他现在要赶紧赶到亚青镇先把细鳞鲑处理掉。
花了些时间,姚峰便赶到了亚青镇,好在现在是秋天,洲内的天气也不热。
不过,等姚峰打开后舱门查看鱼仓里的细鳞鲑时,还是死了两条。
毕竟这玩意儿太容易应激了。
姚峰顾不上心疼,赶紧联系了亚青镇里收购鱼的二道贩子。
因为上次卖鱼的时候,姚峰专门留了几个人的电话。/二+叭¨墈′书?枉* /首¢发^
像他们这种二道贩子都是有组织的,毕竟收野生鱼,一个是资源问题,另外一个则是出售问题。
单个地方的酒店是吃不下这么多鱼的,所以他们会通过在不同地方收鱼,然后集中起来根据情况卖给各个地方的酒店。
姚峰拨通电话后,在这边的二道贩子很快就来了。
对方看到细鳞鲑,眼睛都亮了,一番检查后,给出了一个还算不错的价格。
1515元一斤,多出来的15元是因为姚峰的量比较大,所以他们往上加了点儿。
毕竟卓莫州里的二道贩子可不止他们,若是谈不拢可就要便宜其他家伙了。
听到这价格,姚峰也没多讨价还价,首接就成交了。
谈好价格,众人则迅速开始称重算价,往他们车上转移这细鳞鲑。
主要是这细鳞鲑的价格太贵,需要快速转移到他们建造的天然鱼池之中。
否则死掉的话,至少要亏一半的钱。
“老板,你这鱼仓里居然还有高原赤甲原鲫?!”
听到二道贩子的话,姚峰顿时有些惊讶,没想到他们居然还知道这个鱼。
“你们认识这鱼?”
“认识,大概十三年前,我爸曾经收过一条。\j*i?a,n`g\l?i¨y`i*b¨a\.·c`o¨m¢”
姚峰眼睛一亮,忙问道。
“那后来呢,那条鱼你爸怎么处理的?”
二道贩子挠挠头。
“后来我爸把鱼卖给了一个大老板,那老板出了很高的价钱。”
“多高?”
姚峰现在就是不知道这赤甲原鲫的价值,市面上也没有什么参考。
苏小北钓的不少,就算是卖给科研机构当做研究样本,他们也要不了30多斤……
“好像当时卖了一万块一条吧。”
听到这话,姚峰点了点头,十三年前的一万块,按照现在的购买力来说,大概在一万三左右。
根据市场上的收购规则,大产量的淡水养殖鱼,收购价一般在市场价的百分之50到70左右。
主要是产量大,所以收购商压价就比较狠。
野生鱼的产量不高,所以利润空间会小一点,通常是按照市场价的百分之80-90来算。
而且野生鱼更受消费者的欢迎,收购商是没办法把价格压的太狠的。
毕竟有的是人要收这野生鱼。
当然,值钱的野生鱼,其实利润空间还是很大的。
就比如这些细鳞鲑,收购价在1515元一斤,但实际售卖,他们可以达到1800-1900元的样子。
至于能不能以这个价格卖不卖的出去,就要靠这些家伙的三寸不烂之舌了。
“这鱼你们要收吗?”
听闻这话,二道贩子面露难色。
“老板,这鱼太稀罕了,我们收了也不好出手。不过看在您这细鳞鲑的份上,我们可以帮您问问其他人。”
“行,那你帮我问问吧。”
姚峰
心中一动,觉得这也是个办法,便点头同意了。
二道贩子当即开始打电话联系其他的朋友。
不过,显然这玩意儿的稀罕程度太高他们吃不下。
只见二道贩子皱着眉挂断电话,对姚峰说道。
“老板,我问了一圈,大家都不太敢收这鱼,毕竟太稀罕,怕砸手里。”
“不过我有个朋友说,他认识一个专门做珍稀鱼类生意的老板,或许有兴趣,这是他的联系方式,您记一下。”
“行,麻烦你了,这次要是能成,以后有啥好鱼我都联系你们。”
二道贩子一听,连连点头。
“这样吧,那我让我朋友帮您搭个桥联系一下,首接见面聊。”
听完这话,姚峰才明白,刚刚这小子是在糊弄自己。
要是他不说最后这一句话,估摸着这电话就算打通了也不会有人接的。
不过,姚峰也不生气。
做生意嘛,渠道这玩意儿才是最重要的,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无偿为你提供渠道。
“那就谢了。”
“客气了,老板。”
只见那名二道贩子再次拿出手机给他朋友打了个电话。
背着姚峰也不知道叽里咕噜说了些什么,没过多久这事儿便谈妥了。
“老板,我朋友联系好了,不过那位老板有些忙,大概要7点左右才会来亚青镇。”
“没事,我等等他。”
姚峰点点头,谈生意嘛,最不怕的就是等人。
“行,那我先把账给你结了,有什么其他的问题都可以联系我。”
“好。”
伴随着钱款到账,姚峰清点一番,确认无误之后便找了家餐馆,简单吃了点东西。
距离刘老师他们过来亚青镇还有些时间,所以姚峰又去附近的市场和超市补充了一些物资,主要是食材和蔬菜。
两只藏獒的消耗量还是比较大的,毕竟正在快速发育阶段,可不能让它们缺失营养。
等购买完物资之后,姚峰将这些东西全部装上车,便找了个地方等着刘老师他们过来。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姚峰时不时看看手机。
终于,在快要接近六点左右,研究所的刘老师打来电话说他们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