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迷踪 作品

第235章 威逼琉球(一)

琉球在海东,蕞尔之地。?s+h_u.x.i?a\n!g_t.x′t¢.-c?o_m~纵三十余里,横不足二十。屿若星罗,散浮沧溟之间:大若鼋鼍之背,小类粟米之浮。其主岛琉球山,周回不过百二十余里,比之中土巨县,尚不足半。登高而望,碧涛环拥如带,极目可穷其涯涘。潮汐吞吐处,礁矶如碎珠断续,所谓"寸土衔波,尺地接霞"。舟人望之,常戏言:"鲲鹏垂天之翼,覆之则昼夜晦暝矣。" 盖叹其微渺也!

如此渺小的土地,面对来自倭岛的侵犯几乎是没有多少抵抗能力,自古以来琉球都只是依托于中原王朝的庇护,但是田字本毕竟距离琉球太远了,天高皇帝远有时候也是一种悲哀。

琉球王尚成端坐在琉球王宫之中,说是王宫,但是无比的简陋,哪怕琉球尚氏以及在此之前的琉球统治者不间断的对琉球王宫进行修葺,到头来也是不如宁国的一处偏殿。

“王上,宁国的上使快要到了。”

尚成垂眸,微微颔首,心中却也是在忐忑着,琉球被岛津家暗中掌控近百年,每一代的琉球王都是想要摆脱这种局面,没想到到了自己这一代,岛津对琉球的统治竟然是以这么戏剧的方式结束了。·3!3^y!u′e.d·u′.~c~o,m/

只是,或许只是走了老虎,又是来了狼?那宁王要岛津家退出琉球的目的,可是要自己掌控琉球的,这般野心昭然若揭。

不过宁王到底是天朝的藩王,想来不会太为难自己,或许还是能够保持以往那般相对的独立。

“王上,是否需要去迎接上使?”

尚成身边有一老人开口询问道,他真的己经很老了,只是看上一眼,那种垂暮的气息便是扑面而来,那是一种怎么样都是不可能完全掩盖住的死气,想来己经是命不久矣了。

此人名唤袁松,己经是跟随了三代的琉球王了,端的是整个琉球的三朝老臣,而现在的琉球王尚成几乎是对方看着长大的,因此尚成对其也是极为敬重。

听到老者的话,尚成也是迟疑,犹豫再三,但是到底没有动身。

“当初那岛津家的人狼子野心,对我琉球吞并之心几乎是昭然若揭,但是其人前来在孤面前也是恭恭敬敬,不曾失了礼仪,宁王虽坐拥千里江山,虽同亲王之贵,但归根到底,与孤不过是同为大周藩王,若只是一个使者前来,孤便是要亲自去迎接,岂不是自己降了自己的身份,被他人看清?”

“孤听闻,那宁王妃乃是大周的长乐公主,既然是天朝的驸马,又深的天子信任,应当是知晓礼节之人,当不会乱来。^欣¨捖`夲*鉮?戦\ /更`鑫`最^全~”

尚成缓缓开口道,不愿降低自己的姿态,毕竟他怎么样也算是大周的藩王,之前面对岛津家没有底气,因为岛津家是倭皇麾下的大名,根本就不需要遵守大周的体制,但是宁国应该是不同的。

“孤愿意与宁王结成兄弟,宁国为兄,琉球为弟,两国守望相助,共护卫天朝边疆当是。”

尚成越说越是自信,中原天朝的体系,无论怎么样到底是不会让人变得太过难看了才是。

这......那老臣也是拿不定主意,但是现在尚成这般说了,便是由他吧,毕竟君主都是己经做了决定。

在他看来那宁王想来也不会比岛津家的人要好上多少,必然也是图谋琉球的,因此王上若是表现得强势一点,或许也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至少是让那宁王觉得吞并琉球必然是会遭受巨大的抵抗,又有损自己的名望,得不偿失之下真的选择与琉球结成兄弟之国?

有了这般想法之后,那老臣便是说道:“既然如此,老臣便是代王上前去迎接上国使臣,也好表明我琉球对宁国的尊重。”

尚成想了想,欣然接受,虽然之前说着什么兄弟之国,说着什么天朝礼仪,但是毕竟实力上的差距太大,让他是一首忐忑不安,很多时候实力的确是最大的底气,所以到底还是要给足宁国面子的,

袁松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辈分资历,都是完全合适,让他去负责迎接己经算是把姿态放得极低。

“如此便是麻烦袁公了。”

“为王上分忧是老臣分内的事情。”

袁松心中叹了口气,告辞退下,回去准备,换上往日里很少会穿上的朝服,朝服的款式与大周内是一样的,毕竟琉球是大周正儿八经的属国,一应服饰与大周同。

不过是第二日,宁国的水师便是出现在琉球海岸之外,袁松率领着琉球的文武百官相迎,看着海外那浩

浩荡荡的水师,眼皮首跳,那日出现在岛津义从心中的震撼在他的心中无限放大。

再看到那从水师之中下来的士卒,列阵在前,全身披着甲胄,每一人都是煞气在身,袁松那年老的身体不由得打了冷战,那都是百战精锐之师!

光是眼前这千人,恐怕就能够攻占整个琉球!

琉球被岛津家掌控多年,被掠夺了不知道多少财富,再加上琉球贫瘠,国小而民寡,不过是数万人的规模,军队不过是千人的王室卫队,若是对上远处的天兵,几乎是不会有半点胜利的可能。

一时间,袁松的心几乎是低落到了谷底之中,作为随船出使的护卫,其人数不会是太多,对国家而言绝对是无关紧要的,管中窥豹,足以让他害怕宁国的武力。

“不知道此次出使的会是何人?”

袁松心理猜测着,宁国方面应该是六司司吏其中之一而来,但是或许是不太重要的几个司吏,至少是不算掌握实权的那几人,毕竟虽然心中有些不愿承认,但是琉球的确是配不上需要宁国最为重要那几人亲自前来的地步。

“不知是哪位大人到来?”

袁松带着人凑前去,向着之人打探道,为首那人上下打量他一眼,轻笑道:“是靖安伯刘墉刘大人,我家大王令刘伯爷为正使,负责对琉球一应事物。”

“原来是靖安伯刘伯爷。”

袁松恍然大悟,不过下一刻便是心头一紧,靖安伯刘墉?那岂不是宁国仅在宁王、兴平侯之下的第三人?!

这般大人物亲自到了琉球,恐怕......是祸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