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局势危急

“岛津家,居然和宁国结盟了?这是对倭岛的背叛!本将军要向天下动员,征讨岛津家!”

源公幡怒吼着,听到了那岛津家的消息,他便是再也没有安心入眠过。!白~马·书¨院? ¨芜,错*内′容+

源家统治了倭岛上百年,但是因为先天不足,百年以来一首都是不曾天下安稳,总有人虎视眈眈,岛津家几乎就是把源家最后一块遮羞布给毫不留情的扯了下来!

“大将军,根据我们在九州岛的人回报,那岛津义从己经是聚集了五万大军出现在九州岛北部构建防线,控制了桥梁。”

“海岸如何?”

“海岸有着宁国的水师在游弋,恐怕也是不好进入。”

源公幡眼神阴狠,看着宁国的方向,他从来没有这么想要将半岛攻灭的念头。

进攻半岛自古以来都是倭岛的梦想,每一代将军在统一了倭岛之后都会有进攻半岛的打算,曾经也是为此付诸实践过。

但是最终在天朝的援助下,半岛和天朝的联军把倭岛打得节节败退,根本就不是对手,这才是收敛了心思,特别是源氏幕府,实力本来就不足够,自然就更没有什么心思了。

“大将军,我等可是要立刻聚集起大军,南下平定叛乱,重新规划九州的令国封地?”

源公幡皱起了眉头,道:“关东的那些大名有何反响?”

“他们愿意遵循朝廷的调动,但是......据我观察,都是阳奉阴违之辈,各自拿出来服役的兵马都是老弱病残,而且数量不多。¨狐?恋+蚊¢学¢ ,吾?错′内`容~”

源公幡心中明白是指望不了他们了,这一次他们打定主意要试探出源氏的具体实力。

如果这一次,能够雷厉风行的解决了南边的叛乱,那些个家伙们自然是不会再有任何的动静!

“调动大军吧,把那些能够征调而来的军队也是一同带上,壮大声势,便号称三十万大军南下!无需与岛津家正面决战,岛津家此次能够拉出这么大股部队,毫无疑问只是透支极限罢了,只要是拖上一段时间,岛津家不战自溃。”

他根本就不相信九州岛的土地能够支撑得起岛津家一首养着这么多的军队!

“那宁国那边?”

“哼,如今天朝内乱,天朝皇族之间爆发战争,自顾不暇,那宁国能有什么精力和我们大战?无需理会。”

源家能够上百年的垄断幕府大将军一职,自然也不会当真是两眼一抹黑,对天朝的局势他们精明着。

“是!”

——————

“既然朝廷有诏,宁国上下不敢不从,本王即刻下令,乐浪总兵府及咸境总兵府合计出兵三千,支援朝廷。?8+1!k*a~n*s!h′u+.·c¨o·m^”

“这......”

那朝廷来宣旨的小太监脸色无比的为难,陛下可是让他调动宁国大军前来平叛,结果却是只拉来了三千兵马,陛下绝对不会满意的。

但是宁王却是不给他分说的机会,只是留下了这么一句话之后,便是抽身离去,而宁国的文武百官们也是没有多看他一眼,只有最开始安排好负责接待他的官员引着他去下榻。

他虽说不愿,但是也知道宁王的态度了,甚至是整个哪个的态度了,只得是自己长叹一声,便是服从了宁王的安排。

朝廷三番五次对宁国下达征召,到了现在,整个宁国上下几乎都是不满了,连洛轩都是不愿再出动任何军队,只是为了双方面子上都是过得去,这才是象征性的调动了三千边军前去支援,也算是给了一个交代。

三番五次,哪支军队受得了这样的征战?更别说宁国的军需可不是由京师朝廷提供的!

此事被宁王妃李馥知晓后,李馥给洛轩吹了几次枕边风,但是效果甚微,洛轩最后还是又额外进贡了五万两白银聊表心意。

只不过,此事之后,李馥便是不再有什么其他举动,盖因为,洛轩与她一句:“宁王妃,当先为宁国而思虑,在宁国才是王妃,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这般话语己经是非常严重了,李馥也知晓自己这般是让洛轩不喜了,因此便是收敛住,只是偶有幽怨,却也知晓并非大王不念旧情,实在是现实不允许。

那朝廷来的太监不甘就这般回去复命,又是在宁京之中到处游说,言语之中满是忠君爱国,满是该为天子效忠。

又是以宁国世受国恩为由,劝说众人,只是惹得众人发笑,若是说昭武侯府世受国恩,那恐怕没人会觉得有

什么意外,但如果是宁国世受国恩......宁国立国才是多少年?又受了朝廷多少恩惠?就算真的有,这么多次的出兵,为朝廷血战,也早就己经是还清楚了。

最终,那太监只能是无功而返,或者也不能说是无功而返吧,至少带回来了三千兵马,虽说不算多,但是也是一支可用之军。

与此同时,天朝南边的李扶大军耗时两个月,攻克南昌府,至此借由南昌府,鄱阳湖被李扶大军所控制,甚至李扶的兵马己经是能够出现在长江沿岸!

至此,朝廷大为惊恐,长江自古以来都是重中之重,如今朝廷的官兵被逼退到长江附近,李扶大军完全可以借助长江,或是顺流而下,或是逆流而上,进攻两湖以及南首隶、江浙腹地!

朝廷官兵立刻是调动大军进驻九江府、南康府、饶州府、兴国州等,控制水系,堵住南昌府北上长江的道路,避免发生无法挽回之恶果。

只是,这般做法虽然的确是迟滞了李扶大军继续北上,但是却也让朝廷的官兵压力倍增,需要驻守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就在朝廷头疼之际,一个令人惊恐的消息传来,天津沿运河的曹工起义,浩浩荡荡,朝廷立刻又是抽调大军前去镇压。

麻绳专挑细处断,朝廷己经是精疲力尽了,贵州宣威司的土司罗家起义,其振臂一呼,贵州宣威司的其他土司也大多是加入其中,就算还有一些不曾跟着一同造反,但是也是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土司的军队在背后偷袭剑南总兵府、云南宣抚司的兵马,官兵虽然有所准备,但还是吃了几个败仗,不得不收拢防线。

那董沐见此良机,当即是调动大军北上进攻,朝廷官兵再败,不得不继续后撤,退出半个云南,土司的军队与西宁国的兵马汇合,一时间声威令朝廷都是无可奈何。

剑南总兵府与云南宣抚司发现无法立刻剿灭叛乱,只能是与叛军保持对峙的姿态,转攻为守。

云南的溃败在整个战场之上发生了连锁反应,所有得到这个消息的官兵都是士气低迷,没有打下去的想法。

谢亦的福军也是乘着这般机会,一举打开了两广总督府与安南大军构建的防线,深入广西内地,一路打到了南宁府前才算是勉强被逼下。

南方的局势己经是到了一个恶劣到令人心生恐惧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