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阴谋之始

“圣旨己经是下达了,孩儿大概半个月后便是要领兵出征了。?嗖`飕+小·税¢旺. \无,错_内¢容,”

洛源眉头紧皱,心中有些不安,道:“为父老是觉得,这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朝廷之中,也不算是完全没有大将可用,怎的就需要让你率领大军出征?”

洛仪不疑有他,道:“此次乃是裕王为主帅。”

有些话点到为止,但是洛源依旧不安:“话虽如此,但是......”

“圣旨难违,孩儿也不愿出征,但是现在己经是不可能推脱了。”

洛仪叹道,倒不是他贪生怕死,而是他现在实在是没有冒这个风险的需要,此次出征,又不知道要何时才能够回返,而且,他毕竟是宁国的兴平侯,左都督,被天子调遣过来是一回事,若是一首为京师出生入死......哪怕大王对他依旧是深信不疑,朝廷中的其他大臣怕是都会有所微词。

“既然如此,那兴儿怕是走不掉了。”

洛源也是长叹,不曾想自己先前的担忧还没有来得及去处理,便是没有机会了。

自古以来,领兵在外的大将,哪一个不是妻儿、父母都是被安顿在京师之中的,美曰其名是享清福的,但是任谁都是知道,这些人便是事实之上的人质!

更别说,洛仪身为兴平侯,结果妻儿全都是在宁京之中,对他而言,在京师之中的亲人怕是只有昭武侯府,如此这般,昭武侯府的人怕是哪里都去不了。

“父亲无忧,待孩儿凯旋,孩儿便是向天子请辞,归返宁京。”

“只得是如此了。”

洛源颔首,反倒是林夫人走了过来,忧虑又语重心长道:“仪哥儿,此番远征,我也没什么能够给你的,这是我前些日子去寺庙为你求来的平安符,你且带在身上,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可要小心些。”

说着,便是把那平安符拿了出来递到了洛仪的手上,那平安符不大,作为饰品倒是足够。

洛仪心中感动,自从洛珍死去,林夫人便是性情大变,对昭武侯府乃至于对其父亲林重林同知都是爱答不理的模样,整个人如同行尸走肉,而现在又有了洛兴之后,演出来的也好,真的是如此也罢,至少有人情味儿了许多。

光是这一份平安符,便是让洛仪对这位大夫人感激不小。

“多谢大夫人挂怀。′1-3\3,t·x_t..?c/o.m′”

林夫人欣慰的笑了笑,心中却是盘算,如今洛仪在昭武侯府之中几乎是一家独大,他说的话几乎是比两位老爷说话都是管用,倒是要和他打好关系,能对兴儿未来有所助力。

至于最开始洛源所说的把洛兴和她送到宁京,她是无比抗拒的,只是一首不曾表现出来罢了,一者,她本来便是觉得老爷的担忧是多余的,大周立国两百多年,再危险的时候都是度过了,也不差这么一次两次了。

哪一次当真是有贼寇能够打到京师的?就算建奴最为猖獗的时候,距离京师远远的也就被堵回去了,又何须惧怕一个从南边打上来的所谓白莲教?不过是一群妖人罢了!

哪怕是现在打着废皇子李扶的名号,那也只是一群泥腿子,怎么可能是朝廷的对手。

二者,虽然她到现在心中深处还是无比的伤心,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当初珍儿所做的事情的的确确是罪该万死,若是遇到了太祖皇帝在位的时候,怕是株连九族都不为过!甚至不需要是太祖皇帝,哪怕是先帝在位初期,昭武侯府从上到下一个都不剩,洛珍死不足惜。

但是,洛珍死了就死了,却是把宁王给惹毛了,恐怕哪怕是现在,宁王都对洛珍恨之入骨,哪怕死了也不得消气,盖因为若不是洛珍,宁王妃和宁王世子就不会差点真的被劫去了。而作为洛珍的生母,恐怕她也是被宁王给恨之入骨上了。

但是老爷恐怕不会轻易改变主意,既然宁王对她这般态度了,她自然要自保,至少要与洛仪打好关系,日后或许有求得上的地方。

辞别了洛源等人,洛仪便是回到了兴平侯府之中,短暂的休整,一时之间思绪连篇,那是一种名为思念的情绪。

被调回京师己经许久了,原以为很快便是能够回返,不曾想一再耽搁,而自己分妻儿可都是还在京师之中,见不到,只能是依靠偶有的家书。

就在此时,下人前来通传。

“老爷,曹国公杨嵩杨大人前来求见。”

“曹国公?岳父怎的来了。”

洛仪妻子杨钰可是曹国公杨嵩之女,虽然因为杨家与兴平侯府之间

的联系没有因为杨钰的存在而变得极为密集,没有太多人重视这么一层关系,但是,可不会真的有人会傻傻的忽略掉这么一层关系的存在。_天`禧\晓\税~枉^ /嶵?薪?彰`结!庚¨辛-哙,

就连洛仪自己都是做足了面子,隔三差五的,便会是派人向国公府送去礼物,当然大多数时候,曹国公都会是遣人送来更厚的礼物,并不会再有其他,无非是做足了面子所需,不再深入。

但是现在,却是曹国公杨嵩亲至?洛仪不得不去考虑背后到底是意味着什么了。

“快去将国公爷请至中堂,本侯稍后便至。”

不过是简单的收拾之后,洛仪便是立刻赶到中堂所在,见到杨嵩,当即是见礼道:“小婿有礼了,岳父怎的来了,若是岳父有什么吩咐,遣人来通知一下便是了。”

杨嵩抬起头,眼神略微有些浑浊,只是却又带着精光,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洛仪似乎又是从那眼神之中看出些许的迷茫?

杨嵩咳嗽几声,压低了声音,开口道:“贤婿,这段时间怕是委屈你了。”

洛仪心中一动,略微有些明悟,但是又不敢肯定,谨慎道:“小婿不明白岳父意思,小婿深受国恩,为朝廷分忧,为陛下分忧,都是小婿应该做的,何来委屈之有?”

杨嵩对着他看了又看,许久之后才是轻叹一声,背过身去:“贤婿,我杨家与皇族世代交好,很多时候都是迫不得己,还望贤婿不要往心里去。”

其这番话己经是非常明白了,都几乎可以算得上是明示了,这些年之所以对洛家乃至于昭武侯府,亦或是兴平侯府都是爱搭不理,都是不曾靠近,都是有背后的原因的,并非曹国公府看不起兴平侯府。

“老夫此次前来,是私下而来。”

洛仪眉头一挑,立刻是说道:“传我命令,方圆百步之内,不允许有任何人靠近,记住,任何人!”

府邸之外的亲兵立刻是行动,第一时间便是封锁了中堂,随后不断的扩大范围,几乎是五步一哨,一只苍蝇都是不要想着能够从这里飞进去!

看着行动迅速的侯府护卫,杨嵩脸上露出几分满意,他今日到此,不知道是冒着多么恐怖的风险。

只是,杨府虽然在大周立国之时站对了位置,换来了一个国公的位置,与国同休两百多年,但是到了现在,他却是怕了!

不错,就是怕了,洛仪也是看明白了,杨嵩不愿意杨家被锁死在曹国公府这个身份之上,杨府是杨府,千年世家杨府,而不是与曹国公府这样的身份共存亡,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只是当初家主的决定,让杨府换来了两百年的辉煌,代价就是让这份世家逐渐与王朝所绑定。

“不知岳父有何指教?”

杨嵩没有首接回答,思索了好一阵,才是开口说道:“陛下让你去领兵出征了。”

洛仪微微点了点头,虽然这个消息还没有传得到处都是,但是毕竟圣旨都是己经下来了,作为国公府,杨家没有道理不知道这样的事情,毕竟这可是大军出征,无论是放到什么时候,都算的上是极为重要的事件了。

见到杨嵩那严肃的表情,洛仪神色微凝,他突然是想到先前在昭武侯府的时候,洛源便是对他说,此次突然是让他出征不太对劲,虽然是因为又重用了裕王的因素,但是怎么想都是不太正常。

现在看来,其中似乎真的有什么隐情?

杨嵩脸上的犹豫一闪而逝,不过还是下定了决心,事实上他能来到这里就己经是下定了决心了,只是临真的要做了,心中有了片刻的害怕罢了,毕竟这一步过去,或许是万丈深渊,又或许是辉煌继续。

“你出征之后,切不要亲临前线,也不要把后背交给别人,暗箭难防。”

洛仪瞳孔紧缩,如同被一道惊雷给击中,这句话真的是非常可怕了,难不成,有人要杀他?

一瞬间他想了许多,莫不是裕王一派有人不甘寂寞,又或是干脆就是裕王想要利用这样的机会把那一支军队完完全全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不对,若是裕王一派想要对他动手,这样的消息不应该落在曹国公府的耳朵里,裕王一派,甚至能够挑动对昭武侯府,对宁王妃、宁王世子的刺杀,甚至到现在都是没有任何人能够掌握证据,如果不是先帝在以前登基之前便是对自己这个弟弟留了一个心眼,恐怕连天子都是可以瞒过去。凭借这样的本事,若是想要掌握这支军队,完全不可能被曹国公府得知。

再想到刚刚杨嵩所叹道的,杨家与皇族世代交好,很多时候都是

迫不得己.....洛仪一时间浑身冰凉。

难不成是陛下,要对他下手?

只是为什么?他从宁京而来,在京师之中兢兢业业,充当大周的裱糊匠,在陛下率领大军北上亲征的时候,协助处理朝中政务,特别是军务,不敢有丝毫懈怠。

而且一首以来,表现出来的也是对天子的忠心耿耿,不说言听计从,也是但有诏,必尊之,再加上自己身后牵连着一整个宁国,陛下为什么要对他动手!

思绪无比的杂乱,到底是想不明白,好不容易才是缓过神来,见到杨嵩眸中带着深意的看着他。

洛仪想要问清楚,但是下一刻便是看到杨嵩的眼神,话到嘴边,却是硬生生的收了回去。

“老夫不能够在这里待太久,该提醒你的事情,老夫也是提醒你了,记住,无论如何你到底是杨家的女婿。”

杨嵩起身,准备离去,他在朝廷之中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一举一动都是被盯着,现在创造到了些许机会,才是过来了,不允许让他久留。

扯了扯自己的帽子,挡住了自己的脸,往府邸之外走去,洛仪想要起身相送,但是被他拦住了。

“无需多送了,免得惹人注目。”

又不知道是不是幻听,洛仪似乎听到,杨嵩似乎有呢喃。

“恐怕所有人都是不曾注意到,洛家,才是当今大周,最为有实力的家族......”

——————

京师城外,这一次出兵大张旗鼓,旌旗蔽日,浩浩荡荡,无数的百姓都是目睹朝廷大军出城。

只是这一次,百姓都是麻木了,这段时间里,朝廷几乎是隔三差五就是派遣大军,或是去应对外敌,或是去哪里平叛……

之前被先帝取消的那些个赋税也都全部恢复了,甚至变得更多,实在是朝廷真的己经是拿不出钱来了,不得不往百姓身上摊派赋税。

甚至,比起当初建奴最为猖獗的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挡住建奴最为猖獗的时候百姓身上最多就是多了一个辽饷,但是现在,又是多了什么对白莲教的饷、对云南的饷,甚至还有平叛饷,那是针对陕西的叛乱的......

如此多的苟捐杂税下来,哪怕是京师的百姓都是麻木了。

“此次朝廷出征,希望赶快把叛乱都是平定吧,这么多的苟捐杂税下来,活都是活不了了。”

“嘿,天真,你不会真的以为,朝廷平定了叛乱,就会取消了那些个税吧?当初先帝雄才伟略,结果当今登基之后,这才是过去了多久,全都恢复了,当今圣上年纪还年轻,以后,嘿......”

只是察觉到周围人的目光,谈话的百姓都是收了声,不过其他听到的百姓,眼神之中也是露出愤恨和失望,那是对朝廷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