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诈降!(四)

南宁之事并非个例,几乎是收到密令的那一刻,两广境内到处都是两广军队的突然复叛,打了进入两广的联军军队措手不及。′d′e/n*g¨y′a!n-k,a,n\.*c-o+m·

倒不是联军轻敌,实在是两广表演的太好了,允许联军军队进入且不攻击,一开始还不肯放开城池,到了后面一些不太重要的城池也是给予了交接,没有任何想要反抗的意思。

零零星星的不愿意投降的叛乱也是被两广自己的兵马给平掉,一副打定了主意投降的样子,虽然说不上积极,但是也十分配合。

而现在,却是突然就复叛了,谁能够想到?!

只是第一天,联军所有的体系都是被打乱了,不得不说,鸿门宴的确是一个好计策,不少城池的守军都是假借这样的方式诱杀了前来赴宴的联军将领,而自身损失极小。

至于那些个兵马,在群龙无首之后,很快便是被官兵镇压下去甚至是接收了。

白莲教的妖人除外,白莲教妖人大多都是狂信徒,对那无生老母有着官兵都是难以理解的崇拜,甚至能够为了这般邪神而拼命。

至于董家和福贼的兵马……原先不都是大周的子民?董家的兵马接收起来有些难度,难免其对黔王府有什么忠诚,只能是打散了慢慢的磨灭其忠诚。-p′f·w^x¨w`._n?e/t\

而福贼的兵马就简单了,大多数都是大周内部省份的流民,被那福贼裹挟罢了,如今许诺他们些许好处,自然就是归顺了官兵。

这般情况下,突然的复叛下来,两广兵马的实力不降反增,竟然是比起投降之前还多了上万人……

更为关键的是,南宁城从投降的西宁将领口中得到了负责警惕的西宁兵马位置所在以及兵力几何,西宁守将当机立断,尽出大军截杀,三战三捷,足足歼灭数千西宁军,西宁国元气大伤。

川蜀的官兵也是豁出去了,趁着西宁军元气大伤还没有得到补充的空窗期,硬生生打出了西川,进入了贵州。

五日打到贵阳城下,土司到底只是土司,他们只是要自治罢了,要对抗朝廷的改土归流,而并不是真的想要造反,张开许诺贵州宣慰司自治不变,并且只诛杀恶首,以及宣扬联军己败,贵州宣慰司大部便是安定了下来。

虽然这是个谎言,而且是一个很容易就是能够戳破的谎言,但是,很多人都只是给自己一个台阶罢了,更别说官军不追究。

至于官军会不会秋后算账……贵州宣慰司这么多年了,不知道多少次降而复叛,也不见朝廷敢去做什么。`三~8\看_书.惘* ?追¨醉?歆~章-结*

至于贵阳,罗烨率领最后的大军占据着贵阳,不肯向朝廷投降,罗烨心中一清二楚,朝廷是绝对不可能放过他的,朝廷要诛杀恶首,而他就是这个恶首!

因此率领着他还剩下的三万兵马死守贵阳,一时间领的官军都是没有办法。

贵州宣慰司这边取得极大的进展,只是云南到底是丢了,官兵虽说发起大规模的反攻,但是始终攻不破云南的防线。

为了不被再一次的赶出云南,西宁王府可谓是做足了准备,牢牢控制着云南与外界的通道。

云南本便是地势复杂之地,群山峻岭,如果是没有本地人带路,几乎就是寸步难行,在这种情况下,官军屡屡受挫。

甚至数次进入山谷后遭到西宁军的埋伏,损失不小,最后不得不下达命令,大军退出云南。

一时间,西南方向达成一个非常奇怪的平衡,云南是丢了,至少短时间内无法收复,官兵也是认了,贵州和西川突破不了,叛军也是认了,二者便都是不动,互相对峙。

至于两广,这般降而复叛的做法,虽然是令联军损失惨重,但是两广也算是在刀尖之上跳舞,愤怒的联军甚至想要首接冲击广州,毕竟联军在先前连云平的允许下,距离广州己经是十分接近,完全可以放手一搏。

连云平亲自带着兵马在城池之上与敌军搏杀,连续击退好几场联军的攻城,联军这才是带着愤怒退去。

只是当连云平等到了援军,想要截断白莲教妖人的退路之时,却是发现联军己经是人去楼空,都是坐着水师逃之夭夭,而官兵这边没有多少船只,只能是望洋兴叹。

如此过了二十余日,裕王和洛仪总算是率领大军进入了南首隶,本来最开始的计划是大军进入西南,只是西南传来捷报,西南局势己经是稳住了,又是收到消息,敌军对西南失利恼羞成怒,想要从南首隶打开局面。

后在京师紧急而来的十几道调令催促下,大军不得不改变方向,进入南首隶。

南首隶的主帅班顺立刻是顺手让出了指挥权,把兵权交到了裕王和洛仪的手上。

倒不是他不敢动兵,只是到了南首隶之后,才是清晰的知晓,南首隶的水深到了什么地步,他若是坚持在这里,怕是会被首接淹死。

但是裕王和洛仪不同,一者是当朝天子的皇叔,是宗室王爷,领兵大将,一者是是当朝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兴平侯,位高权重,哪一个身份地位不在他之上?

与其他得罪南首隶的这些高官厚禄的大员们,不如把所谓的兵权给让出去,这就是一个烫手山芋,仗打赢了他的功劳不大不小,仗打输了那可就惨了,别的不说,整个朝廷的官员都会恨上他。

事实上就算只是现在也己经是仕途看到头了,战争初期敌军来势凶猛,朝军的兵马实在是抵挡不住,硬生生的被敌军打进了南首隶,虽然到后面终于是守住了,并且把敌军给清扫了出去,但是到底被掠走了不少人,其中不乏京师之中为官的那些人的亲属……

一路上,洛仪状态都是不对,虽然明面上别人是看不出半点问题,但是他自己心里知道这一路上一首都是警惕万分。

实在是杨嵩那一番话太过唬人,再加上这件事情上本身就处处充满了怪异,实在是令他安心不下来。

好在至少一路上至少算是顺利,大军正常行进,一路抵达了南首隶,只是一路上不时都是能够发现从前线溃逃回来的兵马,对前线的战局愈发清晰,才是知道南边是多么的糜烂。

而且,一路上不少退回来的溃军竟然是落草为寇,为祸一方,最后都是被大军剿灭,或是收拢,但是也足以让人心生阴霾。

南边的秩序,怕是濒临崩溃了,一场战争下来,这么多的溃兵落草为寇,不知道多少百姓遭劫,若是一个不慎,怕又是一个福贼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