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厢房的会客厅布置比较简单,主要是家里人坐着聊天,或者主人休息喝茶之地。/咸·鱼¨看¢书^旺` *嶵!鑫^章_洁?更^新^筷*
中间靠墙处,一座木质屏风静静伫立,其上山水花鸟的画作栩栩如生,墨色浓淡相宜,勾勒出自然的灵动与生机。
屏风前,一对古朴的太师椅并向而置,椅背上精美的雕花诉说着岁月的沉淀。中间的几案上,香炉中青烟袅袅升腾,烛台提供着光亮。
太师椅前方是一张八角桌,搭配着小圆凳,是平时用餐的地方。
江屿坐在会客厅的主位上,福伯站立在江屿面前。
“坐吧,福伯,你也是看着我长大的,这些年我一首忙于读书,家里的事全靠你一个人在操劳,福伯你也是辛苦了。”江屿看着福伯温声说道。
福伯虽然是管家,但本质上还是一个下人,哪里听过主人家这般的贴心话,当时眼泪都快流下来了,激动的也是说不出话来。
江屿从身上掏出一袋子现代带来的精美的玻璃制品递给福伯,说道:“福伯,这里的东西,明天你拿到市场上卖了吧,卖掉得来的钱,记录后放入库房,然后你拿钱多去招些佣人,以后你也能享享福了。′咸,鱼+墈·书+ \毋^错.内!容?”
江屿来之前在网络上找过一些资料,如果能穿越到宋代,精美的现代玻璃制品在宋代可能会有一定市场。宋代手工业发达,人们对新奇精美的物品有一定的喜好和需求。
现代玻璃制品的精美程度、透明度和独特设计可能会吸引宋代的达官贵人、富商等群体,他们可能会将其作为珍稀的奢侈品收藏或用于装饰。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宋代有钱人是真多。
福伯颤抖的手小心翼翼的接过这些东西,说道:“少爷,你这是.......”
江屿抬手打断道:“福伯,什么都不要问,做好我交代的事就行。”
“是,少爷。”
“对了,福伯,你明天带着小顺一起去市场买些受小娘子欢迎的礼品,我明天要送人。”
“少爷,你可是......”
江屿又抬手制止。
福伯两次有话说不出,心里也是有点憋的慌,但还是退了出去,心想等会小顺回来,自己拿他出出气。
说曹操,曹操就到,小顺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看见江屿坐在主位上,如释重负的出来一口气,说道:“少爷,你可把我吓死了,下次你去哪还是把我带上的好。¨我¨地¨书/城* `芜·错·内¨容·”
小顺是江屿的书童兼小厮,平时江屿的衣食住行都是小顺伺候的。
宋朝时期,男主人都是由小厮照顾,女主人都是由丫鬟照顾,并且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调整,良贱制度瓦解,奴婢从贱口转为良民。
佣人被称为“女使”“人力”,他们与主家是基于契约的雇佣关系,契约写明雇佣期限、工钱。
法律规定雇佣奴婢限止十年,期满后关系解除。而且佣人拥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其生命权、身体权、人身自由权等都得到法律保护。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作为主家的身边人,小顺不出意外的话,基本上一生都会在江府度过,而江府也会养活他一辈子。
福伯瞪了一眼小顺,小顺顿时闭上了嘴,福伯这辈子无儿无女,小顺是福伯的子侄,看着小顺忠厚老实,把小顺推荐给江屿当书童也算是帮小顺谋了个好差事,同样给自己找了个养老送终的人。
“少爷,我看这礼品还是您带着小顺亲自去挑比较好,我这一把年纪了实在是不知道小娘子们喜欢什么。”福伯说道。
“那好,福伯,你先去休息吧,小顺你去烧水,我要准备沐浴更衣。”江屿指挥道。
那刚好明天可以去逛逛,领略下宋朝的风土人情。
“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当你听到清脆的铁板儿声响,便知道天快亮了,可以起床洗漱了,并且这些报晓的僧人还会报天气预报比如说“天色清明”“雨”等。
当然江屿的卧室离街道有些距离,又加上建筑重重隔离,声音还传不到这里。
但住在外院的佣人便起床准备干活了。贴身的小厮则会按照主家的生活习惯进行叫醒服务。
“少爷,天色己亮,可以起床啦。”小顺端着洗脸的水盆,轻手轻脚地走进房间,随后又拿来牙刷牙粉。
等江屿洗漱完毕,小顺又将前一晚用香薰熏好的衣物,整齐地挂在了卧室的衣物
架上。
今日,江屿的穿搭是一身青色的交领阔袖袍,衣袂飘飘,尽显文人风雅。头戴温公帽,更添几分儒雅气质。脚穿低帮的步履,舒适又不失格调。腰间系着一条皮革制成的腰带,上面精心挂着香囊和玉佩,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清脆的玉声悦耳动听。
“少爷,您真是我见过最好看的美男子。”小顺一边把早餐放在桌上,一边夸赞着江屿的容貌。
“哈哈哈,小顺说得好,等会逛市场,你挑一件自己想要的物品,少爷我送你的。”江屿心情大好,爽朗地笑道。
“谢谢少爷!”小顺满脸喜色,连忙道谢。
等江屿吃完早饭,便带着小顺出门买礼品去,车夫大力早己经租好马车在门外等候了。
车辆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贵重物品,在古代就更不用说了,一般家庭比较富裕的官宦人家才能配备自己的专属马车。
少爷。”大力声音洪亮地跟江屿问好。
大力膀大腰圆,孔武有力,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古代,要养成这样的身材着实不易。
大力不仅是车夫,还是家里的护院。他从小独自一人流浪,后来被江屿的父亲遇见,便带到了府上做事,多年来一首对江府忠心耿耿。
江屿微微点头,在大力的胳膊上拍了两下,便在小顺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大力感受到江屿的鼓舞,马鞭甩的比平时更用力了。
随着一声清脆的马鞭声响起,马车缓缓前行,朝着热闹的集市驶去,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轱辘轱辘”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