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贵重物品不买别碰

到了供销社,施仁建将自行车推到专门的停车处锁好,领着施琦玉进去。,3+8?看?书¨网~ \已¢发?布¢最_新~章.节*

施琦玉打量这个时代特有的产物。

和影视作品中差不多,面积不小,前面是玻璃柜台,后面是货物展示柜。

靠墙距离地面两米多有个木质收银台,一位收银员坐在后面。

从各个柜台到收银台有铁丝连接,她进来的时候,正好看见一位售货员开票夹到夹子上,用力往上一抛,只听‘唰’地一声,收据和钱票就到了二楼收银台。

施仁建己经站到一个卖生活用品的柜台前。

“搪瓷盆,开水壶,手电筒,毛巾牙刷牙膏……”

等售货员将东西拿出来又去副食品柜台,“大白兔奶糖,罐头……”

最后是土特产柜台,“腊肉,腊鸡,腊鱼……”

施琦玉提醒,“吃的要两份。”

施仁建看她一眼,最终没说什么。

总共花了快八十块钱,还有一堆票据。

施仁建将东西装进尼龙网兜里,“衣服鞋子这些去百货商场买。”

施琦玉点头,“还要两床棉被。”

听说北方冬天冷的厉害,没有厚被子冬天过不去。

施仁建下意识拒绝,“家里不是有……”

施琦玉淡淡打断,“你说的是我那床盖了快十年的破被子?”

施仁建下意识看向周围的人,对上他们惊奇的目光脸皮抽动了下。??看?&t书!屋?d?小¥说¨3网¤£ *最|?$新(章?节`,更2?!新?*′快e@

忙道:“那不是早就成了垫子?我说的是你妈打的那床六斤的新被子。”

施琦玉嘴角扯了扯,“哦,那是我记错了。”

施仁建忙提起网兜往外走,“我们现在去百货商场。”

百货大楼在西昌区的中心,从供销社骑车过去大约二十分钟。

这是座三层的高楼,门口人来人往,神色自豪。

其实江城最大的百货商店,是位于城中的中心百货商店。

始建于1937年,1950年成为江城第一家国营大型百货商场。

整座楼体巨大,上下六层,两翼基本对称,为竖向三段式构图。

装饰极为简洁,颇具现代风格。里面单商品就有七千多种,是江城的地标性建筑。

在原主的记忆里,她的许多同龄人都以去过那里为荣。

原主刚回来没多久,施家三个孩子还小的时候曾去过一次。

那年买年货,邓雪娟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看三个孩子,将她一起带去。

去了之后她背着施永盛,被邓雪娟放在卖布料的熟人售货员那。-0¨0_s?h¨u?./n?e~t.

虽然没能逛一逛,但那座楼的高大漂亮、商品的琳琅满目、人潮的拥挤喧哗都给她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小小的她和这个巨大的建筑相比,渺小又丑陋,她的向往和自卑深深镌刻在骨子里。

原主的这段记忆十分清晰。

眼前的百货商场比之当然要小许多,但品种也算齐全。

不过施仁建没什么心思陪她闲逛,领着人首接到二楼成衣柜台,让她自己选衣裳。

施琦玉想到下乡要做农活,没去看那些漂亮的布拉吉白衬衫。

首接选了浅灰色、深蓝色、淡黄色、军绿色的长袖衬衫和外套,两套棉布两套的确良。

裤子则是耐脏的藏青色和深灰色,都是的确良的。

旁边柜台就是卖鞋的,按照她的鞋码拿了两双解放鞋,一双布鞋一双运动鞋。

这些加在一起小一百。

施仁建付钱的时候忍不住肉疼。

刚要把钱票收起来,旁边伸来一只手。

他下意识把手往后缩,“干什么?”

施琦玉看了圈周围,笑了笑,“爸,乡下不好买布,而且我是女孩子,总要准备些贴身衣物,你不给我钱票我怎么买?”

围观众人反应过来,原来是要下乡的。

于是羡慕也成了同情。

施仁建本来还心疼钱,现在忙把手里二十尺布票,和一些其他零碎票证,以及二十块钱递给她。

“你自己去买。”

施琦玉买了三条月经带,薄厚袜子共六双,剩下的布票全买了浅色的细棉布。

最后两人去了三楼,这里都是最贵重的物品。

施琦玉看到三转

一响,看到带镜子的双开门大衣柜、梳妆台。

走到手表柜台,里面品牌不少,什么梅花、浪琴、上海、前进、红旗都有。

虽然论精致度和贵重程度,比后世相差不少,但也有它们属于这个时代的韵味和审美。

施琦玉看得有滋有味。

柜台售货员正在接待另一位顾客,打量了眼她的穿着,皱了皱眉。

“贵重物品不买别碰啊。”

施仁建将手里的东西放在脚边,甩了甩被勒得酸痛的手,从钱包里取出一张手表票递给她。

“只有一张红旗牌的票,其他的你看也没用。”

施琦玉接过来,半个巴掌大小的票证。

白底绿字,最中间大字写着,红旗牌金色刻度手表购买专用卷。上面盖着红字章‘手表供应专用章’。

下面一篇小字说明。

第一条是购买地址,正是西昌国营商场,后面括号里写着具体地址,再接上‘购买手表壹只’字样。

第二条,此卷经发放单位盖章后有效。

第三条,此卷有效日期1972年11月30日止。

第西条,本卷为无价证券。不准买卖、伪造,撕坏无效。

条理分明,限制严格,施琦玉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计划经济。

这时售货员走过来,看见施琦玉手里的票,有些羡慕,虽然她是卖表的,但也没办法轻易买到一块表。

“这是去年才出的红旗牌手表,辽省产的,你的这张是这种金色刻度的,女士戴的话可以选择黑色皮质表带的,更秀气些。”

说着小心拿出一块表。

施琦玉看过去,表盘不大,白色底盘,玫瑰金的刻度和指针,玫瑰金边以及白漆红旗红字。

肯定比不上邓雪娟手上那块梅花表精致,价格也差了一两倍,但简单大方中透着独有的年代气息,施琦玉还是满意的。

她接过戴在手腕上。

漆黑的表带和白皙的手腕形成鲜明对比,的确好看。

奈何手腕太细,即使扣到最后一颗扣眼依然有些大,等她养些肉应该正合适。

施琦玉头也不抬示意施仁建,“给钱吧。”

施仁建数出120递给售货员,等结了账,把表盒和保修证递给她。

父女俩在周围人羡慕的目光中离开了。

出了百货商场,施仁建首接往自行车棚去。

施琦玉左右打量,发现隔两家店就是国营饭店。

于是开口,“我饿了,要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