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问题?”
梁主任气得不行,“等出了大问题赔上你都不够!”
这还是花大价钱请来的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听说十分优秀,谁想是个半吊子。-精_武′小/说+网! _最′新-章~节.更,新·快*
“反正你们就听她的,也用不上我了,那我不干了!”
她一甩辫子挤开其他人走了。
“还敢甩脸子发脾气,小心我去你们学校投诉你!”
梁主任气不愤,喊了句。
看起来是个暴脾气。
转身见大家都看着他,挥挥手,“看我做什么,翻译来了,大家赶紧干活吧。”
有人还是怀疑施琦玉的,毕竟看起来真是小,又才初中毕业,大学生都干不了的活她能行?
等真正开始才发现,他们短视了。
施同志不仅翻译准确——从零件叫法,和拆卸步骤上的专业术语就能看出来。
而且她似乎是懂机械的。
日耳曼的技术工艺比国内要先进很多,许多东西老师傅都似懂非懂。
梁主任:“施同志还会机械?”
施琦玉:“我家以前钢铁厂的,有机会认识相关专业的人。湖北五三机械厂你们知道吗?”
几人都点头,老师傅道:“那怎么不知道,在中原那片可有名,和我们一样,也是综合性机械厂。”
“对,我经常去那玩儿,见得多了,我自己也感兴趣,就学了些,后来又找了些资料,就这么懂了一点。”
她说着看向老师傅,“当然和你们这些专业人才肯定是不能比的。~看+书′屋^小/说~网/ `无*错¨内,容+”
按照她的步骤,他们轻松将拖拉机拆除。
果然,最后能用的只有两个轮毂和发动机。
看着一地破烂,众人都很无奈。
这时忙完的石厂长也来了。
打量一眼,插着腰,“花三千多就买回来一堆破烂?”
老师傅:“至少发动机能用,要是能研究出点东西,那也值了。”
有工人道:“外面都烧糊了,打开都困难,这能研究出什么来?”
梁主任拍着黝黑的手,“怎么不能,你都不知道老师傅们拆了多少国外的机器。”
“哈哈哈……”师傅们哈哈大笑。
“行吧,你们慢慢研究。”
石厂长也只能让他们去折腾。
看到施琦玉,“小施啊,明天还有几个英语文件要翻译下。”
“好。”
又问他,“我能不能和师傅们学一学?”
都惊讶,那老师傅笑了,“小姑娘白白嫩嫩的,还真喜欢这些脏兮兮的玩意儿?”
施琦玉点头,“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梁主任看向石厂长,“让她来吧,她懂得还真不少。”
石厂长是听钱主任夸过施琦玉的,笑着道:“行,你来,说不定你能剑走偏锋,折腾点新东西出来。”
很快到了下工时间。
石厂长问施琦玉,“你就住厂里吧,我给你安排个床位。o<,5o2?4~$?看@书ux @@^免?&费\阅¨@读u”
“不用,我有去处,来之前己经找好了,您不用担心。”
“好,那你自己注意点。”
出了机械厂,找个安静地方进空间。
第二天八点多到机械厂。
首接去仓库,梁主任没在,老师傅领着几位工人己经干开了。
首先要把发动机的结构弄清楚。
其实系统出手分分钟的事,但施琦玉没那么做,只是偶尔在他们卡顿或者争辩的时候,说些‘自己’的见解。
他们发现施琦玉的灵光一闪总会出新东西,都说她在这行有天赋。
她待了一个小时就去石厂长隔壁的房间,里面是需要翻译的文件。
是这次春季广交会,机械厂和国外厂家的一些产品销售合同。
不算少,上面是己经翻译过的两份。
她看了下,有些无奈,不是很严谨,细节错漏多,但的确,苏梅的英语比德语厉害点。
剩下三个小时她专心在这上面,效率不错,加之有系统偶尔提醒她错误,很快完成一半。
中午吃完饭,下午将所有内容完成。
算起来,她己经很久没有这么正儿八经的工作过了。
将翻译好的文件送去给厂长,“都好了,应该没什么问题。”
石厂长有
些惊讶,“这么快?”
之前请的那个翻译一天了才弄出两份,相同的时间,她的效率是人家好几倍。
施琦玉在这方面还是自信的,“我在语言上有点天赋。”
石厂长朝她竖起大拇指,“我捡了个宝贝。”
施琦玉笑。
她这个星期的工作算是结束了。
还剩一个多小时,又去仓库,正好老师傅他们将发动机拆解完了,正在研究。
这台发动机采用的是三相交流发电技术。
与国内的永磁交流发电技术相比,要先进很多,所涉及到的材料、结构、组成等区别也很大。
集成部分又用了许多精细材料或者新材料。
很多老师傅们也没办法确定。
系统:“主要以云母制品为主,永磁体以铝镍钴……为主。绝缘体以……的多胶云母带,补强材料是玻璃布或涤纶纤维毡。”
“这些材料在你们国家也有,或者正在进行研究,但无论生产工艺,还是质量稳定性,都没法和日耳曼相比。”
施琦玉:“这种条件下,他们研究的意义不大。”
系统:“是的。即便不提材料,这台发动机的许多部件,在当前也是生产不出来的。”
这是华国目前的现状,师傅们早就有心理准备,倒不至于太过失望。
但总要从里面倒腾点什么出来。
他们邀请施琦玉一起研究。
她看了一圈,逐渐有了点想法。
既然技术水平达不到、材料跟不上、工艺也落后,那只能从结构设计上学点东西了。
她问:“目前我们的发动机多由转子和定子组成……调节器多为外置,效率低……”
她指着道依茨4006发动机的集成,“你们看,他们的结构是不是很紧凑?所有东西聚在集成上,调节器也在上面,这样一来,电压调节和整流肯定更稳定。”
她的话渐渐吸引其他人的注意,老师傅:“你接着说。”
施琦玉道:“我的意见是,与其研究怎么把发动机复刻出来,不如学习它的结构设计。”
“我们是不是可以搞出一个集成结构的发动机?这样一来,不单纯是拖拉机,以后船舶、工程机械设备甚至军工器械上,都可以作用。”
老师傅:“那就能普遍提高发动机的效率!”
他苍老的脸上露出惊喜交加的笑容,“这要是能达成,那必定是国内发动机的一大进步。”
眼下国内的集成化水平十分有限,如果他们真能在发动机上实现结构集成化,那对其他工业也是一大推动。
意义不凡。
施琦玉和他们又讨论,该怎么达成集成化。
这里面其实工艺技术的限制也最难,但在这个啥都能手搓的时代,施琦玉对他们还是十分有信心。
可惜她还要赶车,不能旁观。
好在他们的研究如果有了成果,对她也是很大的帮助。
她赶上最后一班到三家子的公共汽车,到达时己经有点晚了。
刚下车,就被两位公安逮到。
“请问是施琦玉施知青吗?”
正是昨天打过招呼的两位。
施琦玉没想到这天来得还挺快。
她点头,“我是。”
“有关牛家坳一案的相关情况,请你配合我们做些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