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我会一直等着她

姚艳菊诧异的接过信,“她人呢?什么时候回来?怎么突然给我写信?”

军人只道:“你看信就知道了,我明天才离开,如果有信和东西带给她可以找我。′w¨o!d^e?b~o-o!k/s_._c_o/m*”

说完转身离开。

姚艳菊觉得很奇怪,拿着信回去,边走边打开。

“艳菊:

我是琦玉。你也知道我一向有点小聪明,这次在机械厂做了点贡献,被上面收编了。

情况有些复杂,也不能为外人道,只能告诉你,我暂时回不去,也不知归期,也可能我们这辈子很难再见。”

姚艳菊捂住嘴,眼泪大颗大颗滚落。

“你现在肯定哭了对不对?没必要觉得伤心。

人生是一场旅途,我们总是会在这里或者那里遇到不同的人,这些人或许会一起同行,也或许擦肩而过。我们能成为朋友,己经是难得的缘分。

对了,我的小院给你住,随信有当初和大队签的合同,要是你觉得孤单,就叫上芬芬,只是不确定她舍不舍得她弟弟。

院子里的东西麻烦你帮我收拾下,除了我的个人物品和随身衣物,其他所有能用的东西都送去给牛棚。

如果你觉得不方便或者不敢去,可以交给吕子英,她应该可以找到人帮忙送。

最后,我的朋友,请保持学习,虽然今年的高考一塌糊涂,但说不定明年、后年,或者哪一年,它真就恢复了。

毕竟国家建设不能缺人才,于我们就是改变命运的机会。)x如′·′文?网¨ ?已?1%发~:布?最.ot新u>章¨?节?ut

好了,就说到这儿,我的朋友,人生路漫漫,或许哪一天我们会再次相遇。

还有请原谅我的突然离开。

愿你一切安好。

也请转告芬芬,希望她一切安好。

你们的朋友,施琦玉。”

“艳菊,外面那么冷,你怎么还不进来?”

蔡芬芬出来找姚艳菊,看见她泪流满面站在那里。

心里咯噔一下,以为和杨庭辉之间出了问题,忙拉着她往屋里去。

“外面多冷啊,有什么事进去再说。”

进到堂屋,其他人也关切地看着她。

黄先忠:“艳菊,你还好吗?”

姚艳菊忍了半天,此时看着在座的人,她的爱人和朋友一个个离开,突然哇的一声哭出来。

“琦玉、琦玉也走了……哇哇……”

“什么?琦玉走了?她去哪儿了?”蔡芬芬着急的问。

姚艳菊把信递给她,“呜呜……她真的走了,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想到这儿她就伤心的不行,她那么好的朋友,她发誓要一辈子做朋友的人就这么离开了。

毫无征兆,突然离开了。

她心里好难受啊!

姚艳菊趴在那里哭得不行。

其他人面面相觑。

很快哭的人又增加一个,蔡芬芬边抹眼泪边咕哝,“她怎么可以这样,怎么连回来和我们道别都没有……呜呜……”

黄先忠愣了一下后,忙把信拿过去,很快看完,整个人都有些懵。-d~i?n\g~x¨s,w?.·c_o′m`

她还在等她回来一较高下,结果她却己经达到她此生或许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那封信所有人看过,最后回到姚艳菊手里。

大家的心情不一而足,但都十分惆怅。

施琦玉真不算一个很好相处的人,脾气不好,手段也狠。

可只有她,敢打嚣张的混子、恶心的男人、凶猛的野猪,甚至独闯人贩子窝,救出那么多可怜的女人。

钟家堡每一个人都受过她的恩惠,可她从不拿这些事招摇,甚至从不放在心上。

她从来都只朝着她想走的路去走。

其实很多人在背地里羡慕,嫉妒。

可施琦玉就是施琦玉,这世间独此一个。

姚艳菊深知她的好,所以,杨庭辉离开的时候她笑着,施琦玉离开,她哭得不能自己。

和她一样想法的人不少。

人在的时候不觉得,人突然离开,突然冒出来很多遗憾。

那位军人到大队部给施琦玉办理户籍转移手续,大队长和老支书好半天没反应过来。

“啥?你说啥?施知青被、被有关部门特招了?”大队长慌忙站起来问。

军人颔首,“是的。”

大队长踉跄着坐下,久久不能言语。

再看老支书,耷拉着眼皮沉默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但纵使有千言万语,也不能让人家军人同志等着。

大队长忙找出知青档案,很快翻到施琦玉的,拿出来的时候手都在抖。

他写好转移材料,强笑着递给军人。

“今天时间不早,同志你明天再走吧?”

军人接过,点头,“烦请您帮我找一个住处,还有些事要帮施同志处理,我明天早上离开。”

这时老支书咳了声,开口,“同志,你要是不介意,就去我家,我小儿子一个人睡一屋,宽敞。”

说话的声音有些沙哑,有气无力。

军人敬了个礼,“多谢您,我先去办事,等会儿再过来。”

“诶诶,好。”大队长忙答应。

军人正要离开,老支书忽然想起一个事。

忙问:“同志,施知青是不是在岫县机械厂做出了啥巨大的贡献?”

之前施琦玉隐约和他提了句,过了这么久,他应该早就忘记了,但刚刚就是突然想起来了。

军人一笑,“您这几天注意听广播,可能会听到,其他的我不能多说。”

“好好,这就够了,多谢你。”

军人离开了,两人依旧久久无言。

许久,大队长掏出叶子烟,点燃,深深的吸了一口,吐出一口浓浓的烟雾。

雾气遮掩他的神情,不知道是感叹、遗憾还是羡慕。

他说:“水浅养不了大鱼。”

他们这里终究留不下她。

老支书还是没说话,心底的遗憾和憋屈,无法用语言表达。

军人问到何有子姐妹的屋子,从背包掏出一沓高考复习资料,和一个信封递给何有子。

“这是施同志给你的,她让我转告你们,‘希望你们能一首保持,天上下刀子也会坚持学习的决心,你的努力一定不会辜负你,有缘我会再来见你’。”

目送军人离开的背影,何有子紧紧抱着书本,眼含热泪,目光坚决。

何继子早己满脸眼泪。

军人又将一包药送去给钟臻。

最后他去了牛棚,掏出许多东西,各类药物、精细的吃食、还有一些钱票。

“施同志说,希望各位保重。”

又看向失魂落魄的王湛,“王同志,施同志让你保重,有机会她一定会再来看你。”

王湛沉默点头,“请你、告诉她,我会、等她,一首、等着她。”

军人点头。

老罗将所有稿子给他,还有一个手写的本子,“麻烦你转交给她,替我多谢她对我们的照顾。”

军人接过,“放心,我会如实转达。”

很快,所有人都知道施琦玉离开了钟家堡。

感恩她的人祝福,也觉的可惜,害怕她的人暗地里高兴,恨不得放炮庆祝。

*

1973年11月11日。

华国向全世界宣告,华国初代小型人形机器人,“岫县机械厂1号”也叫“华施一号”诞生。

“华施一号”暂无功能性技能,但它的出现彻底打破华国现代机器人历史的空白,标志着华国科技、机械、工业等多方面将进入大踏步时代。

它的制造者没有曝光,但在广播前守了好几天的人却知道了,也彻底明白,施琦玉的道路,从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