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其实就是遗书

之后进入紧张的训练。?8\8`d,u^s_h*u+w+a`n\g~._c,o.m!

除了体能训练外,又加入战术训练,例如模拟巷战、城市环境、室内搜索、人质解救等城市作战能力。

还有山地、丛林、沙漠等地形环境训练。

后期技能训练也逐步加强。

射击训练涵盖手枪、步枪、冲锋枪等多种武器,在不同距离、姿势和环境下进行实弹射击,命中率必须达到90%以上。

还有爆破训练——炸药的学习,炸弹的安装和拆除等。

像施琦玉和陶懿这样的火力支援手,以上两项的要求更严格。

心理素质训练更是到了快要命的程度。

感官剥夺时间持续到2天、让他们在挂着动物内脏的铁丝网间爬行、在实弹射击下匍匐前进、5天不准睡觉等等……

其他人大多进行过相应训练,但施琦玉是半路出家,身体素质强悍,这些训练真是头一次接触。

她挺能忍耐的人,好几次都差点暴走。

真的太折磨人了。

但好在最后都坚持下来。

一晃到十二月底。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

十大队一组的副组长隋虹,被查出严重违规违纪,撤除副组长职务,并三年内不再升职。?)?兰[!兰*=?文?x&学/ ?首·&^发+

施琦玉还等着她来找自己麻烦,现在估计短时间等不到了。

有点遗憾,但也难免幸灾乐祸。

接着就是过年。

他们也终于有了两天假期。

特战部与外面隔绝,不允许通信,但这个时候也会例外。

允许大家和亲人通信、寄东西,当然,信件一定会检查。

施琦玉用芦荟、白及、甘草、当归等几味收敛止血、消肿生机、软化角质的药材,熬制三瓶药水,里面加入灵水,请人送去给王湛。

让他多泡手。

叮嘱他,药水只要不变质,可以重复使用。

也给姚艳菊去一封信,问问她现状,也想知道大队又有什么八卦发生。

过年前林琢君和梅盛邀请她和小组成员一起过年,就当提前熟悉。

施琦玉拒绝了,年后他们就要分散到各个小队进行团队训练,有的是时间。

而且她对另外几人好感一般,不觉得有必要提前熟悉。

依旧和陶懿等新队员一起,由几位教官组织包饺子、吃饺子。/天′禧·小-说!网- -更*新¢最`全\之后和大部队一起看老成员们表演节目。

这个新年也就过了。

时间进入1974年。

首到新队员被各自组长带回去,认识组员,加入团队训练,她才收到钟家堡那边的信。

王湛说他很好,大队的人现在对他们和善许多。去年年底,彭泽鹏也平反,回了京市。

剩下的人有了期待,人都精神了许多。

又说他一定会保存好她给的药,也会经常泡手,让她保重自己。

最后他强调,他不会离开钟家堡,即便有平反的一天,也会等她回去,见她一面再离开。

让她一定要记得和他的约定。

施琦玉无奈摇头。

姚艳菊己经搬去小院,和蔡芬芬一起住。

她们都觉得清静不少。

但吃饭还是和大家一起,这么多年情分在,都不想分的太彻底。

她也说了彭泽鹏的事,说上面来通知的时候,吕子英痛哭了一回。

钟家堡的社员也才知道她和彭泽鹏的关系。

因为这件事,金丹丽再也不敢在吕子英面前放肆,甚至隐隐有点想要和好的信号。

但吕子英不搭理她。

还有黄先忠,年底依然西处奔走演讲,势必要游说更多有志青年上山下乡,建设国家。

信里着重提到一件事。

“朱炜的妹妹又不好了,他过年又要去他父母那儿。但很不巧,他出发前一天,今年轮到我们大队出人修河堤,知青正好排到他。”

“芬芬知道后,竟然要代替他去修堤坝,被蔡鑫杰狠狠骂了一顿。他这回首接找上朱炜,让他如果对他姐姐没意思,就说清楚,不要这么不清不楚吊着人。”

“朱炜没说话,蔡鑫杰就说既然不表态,就是不喜欢他姐姐,那就把他姐姐这几年私下补贴他的钱还了。”

写到这里,她语气激动起来。

“结果你知道

吗?芬芬竟然维护朱炜,对蔡鑫杰说那些钱是她自愿给的,给的也是她的那部分,和他没有关系!”

“他们姐弟就这么闹僵了,首到我给你写信的这一刻,还没和好。我觉得蔡鑫杰是真被她姐姐伤到了。”

“但芬芬觉得就是姐弟间的几句口角,他们迟早会好。又给朱炜借了一笔钱,让他寄给父母,去给他妹妹看病。”

“她觉得朱炜去修堤坝很辛苦,在他出发前,还给他准备了不少吃的用的。”

“似乎因为吵了这一架,她索性不装了!”

“琦玉!你说她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施琦玉不知道蔡芬芬想什么,但她性格柔弱,优柔寡断,有时候糊里糊涂,分不清重点是真的。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她和蔡芬芬之间关系渐渐变淡,反而和姚艳菊好起来。

不过她没法寄信回去和她探讨,只能当故事看看。

随信还有20块钱,是小院后面几年的租金。

在深山老林里憋闷几个月,看看这些老朋友的来信让她放松不少。

等到山林染上层层叠叠的绿,施琦玉和小组的团队训练也完成了。

他们又放了一天假。

次日再来,领导让他们写一封信。

施琦玉有些不解,林琢君告诉她:“我们应该要出任务,每次出任务之前,都会让我们给家人写一封信。”

梅盛笑嘻嘻伸头过来,“其实就是遗书啦。”

施琦玉恍然大悟。

不过她没人可以写,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写了一封,并且做了些准备。

1974年三月初七。

施琦玉十八岁生日的前一天,他们接到出任务通知。

任务目的地:蓉城

任务内容: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