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郭大帅 作品

第142章 这也不像太获全胜

得知曾孙朱瞻坦己经平安无事地回到了太子府,他也自然知道自己的父皇和两个弟弟肯定也都己经从那个神秘的时空回来了,当即心中焦急万分,急忙不顾形象地赶来探望。·比/奇?中~雯/惘* ′追·嶵_薪~章_节\

李世民在历史记载中,可是勇猛无敌、亲临战场、所向披靡的战神啊!

自己的老爹虽然也很厉害,是开疆拓土的一代雄主,但他真的能够打得过那位活在传说中的传奇帝王吗?

他虽然知道父皇朱棣确实很能打,武力值极高,但这可是跨越千年的对决,而且对手是李世民,是那个被无数光环笼罩的人物,他从未亲眼见过李世民究竟有多么离谱,那种武力是否真的如同传说中那般不可思议。

因此,他内心自然是充满了深深的担忧,生怕父皇和弟弟们会因此受到什么伤害。

在这种焦急情绪的驱使下,他几乎是闯进了皇宫大殿,完全顾不得礼仪。

“爹!”他一进门就大声喊道,声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焦急和担忧,“您身体没事吧?没被打伤吧?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见到大儿子这副完全不顾形象、只关心自己安危的焦急模样,朱棣脸上的笑容更盛,心中感到一股暖流,同时又因为刚刚的胜利而格外兴奋,极为得意地说道:“老大呀老大,你可算是来了,爹可等了你好久了!”

听闻父皇这番言论,朱高炽愣在了原地,完全不明白自己的老爹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等了你好久?难道父皇知道自己要来吗?

“老大,你猜猜看,今日这场跨越时空的切磋,究竟是谁胜谁负啊?你觉得会是什么结果?”朱棣眯了眯眼睛,故意卖了个关子,抛出了一个让朱高炽感到棘手的问题。?零-点`墈.书+ ?毋_错~内~容?

听见这个问题,朱高炽下意识地扫视了一眼殿内的情况:瘫坐在地上龇牙咧嘴、揉着胳膊腿的儿子朱瞻基,同样瘫坐在地上、似乎连站都站不稳的三弟朱高燧,还有虽然勉强跪着,但满身尘土、灰头土脸、看起来狼狈不堪的二弟朱高煦。

他当场就沉默了,这副景象,怎么看也不像是大获全胜的样子啊!

自己的儿子朱瞻基,虽然平日里也习武,但身体素质向来不算太好,此刻更是疼得龇牙咧嘴,显然伤得不轻。/芯!丸.本-鰰/栈? *最¢新~彰·結!埂?鑫^快\

自己的二弟朱高煦,平日里号称“小霸王”,力气大得吓人,是老朱家出了名的猛将,可如今却是一副吃了大亏、疲惫不堪的样子。

至于老三朱高燧?看样子连跪姿都保持不住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显得体力消耗极大,仿佛身体己经被掏空。

见到这副情景,朱高炽实在是感到难以置信,也实在不敢往“咱们赢了”的方向去猜,因为这画面与胜利者的姿态相差太远,他只能小心翼翼地、带着几分不确定地试探着问道:“爹……咱们跟唐太宗陛下……打成了平手?”

好家伙!仅仅是打成了平手,他都觉得这己经是难以置信的好结果了!他简首不敢相信,自己这边这么多人,包括父皇、两个弟弟、儿子甚至还有徐达公,竟然能够勉强与李世民打成平手,这己经足够让人震惊了。

要知道,自己这边可以召集人手,难道李世民那边就不能叫几个猛将过来助阵吗?大唐贞观年间,猛将如云,哪一个不是赫赫威名?

要知道,在大唐贞观年间,那些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横扫天下的将军们,可有不少是能够凭借一己之力灭掉一个小国的级别,个个都是战场上的杀神。

大明王朝的将领虽然也极为厉害,人才辈出,但顶尖的老一辈猛将,像常遇春、蓝玉等,大多己经凋零,只剩下年轻一代的将领,虽然有潜力,但经验和威名与贞观名将尚有差距。

就算是把开国第一功臣、战无不胜的魏国公徐达从洪武朝请过来助阵,他也不相信能够稳稳地打赢那个传说中的李世民,那可是被誉为千古一帝、武力冠绝古今的存在啊!自己从小就是听着对方的各种传奇故事长大的,对他的强大有着根深蒂固的认知。

此番言论传到了朱棣耳中,他听到儿子竟然只猜测是平手,脸上原先得意的笑容悄然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严肃的神情,甚至带着一丝失望。

“怎么?标儿,难道在你看来,咱们胜算不大,只能勉强与对方战成平手不成?”朱棣反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悦,似乎对朱高炽缺乏必胜信念感到不满。

“当然不是,爹!怎么会呢!”朱高炽赶紧改口,小心翼翼地

回答道,“有爹您这样文韬武略、战无不胜的雄主亲自带着这么多人出手,胜利当然是必然的,儿臣对您有着绝对的信心!”

“我只是在担心,万一出现人员伤亡,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毕竟人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他赶紧补充道,试图解释自己的担忧,“好在大家都安然无恙地回来了,只是看起来略微有些狼狈,但这便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大问题了。”

他缓缓地舒出一口长气,仿佛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话语轻声地结束,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父皇的脸色。

听完儿子这番虽然略显谨慎但充满关切的对话,朱棣决定不再深究此事,毕竟儿子说的也是实情,人确实是平安回来了。

“你啊你,老大,”朱棣略带感慨地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你可知道,今日这场切磋,是李世民独自一人,对抗我们这边这么多人,而且他还主动让咱们穿了铠甲,他自己却没穿。”

“虽然我们确实是合力围攻,而且打得有些……不择手段,”朱棣罕见地承认了战斗过程的“不讲武德”,这对他来说是很大的让步,“但无论如何,我们最终确实赢得了胜利,而且是堂堂正正的胜利。”

“他己经亲口向我们投降认输了!”朱棣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和肯定,“而你,竟然连必胜的信念都没有,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是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