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查账

五更鼓响,乾皇端坐在金銮殿上,目光如炬地扫过殿中文武百官。?5/2.m+i¨a*n?h?u^a+t^a+n_g·.\c¨o-m/那些"告病"的官员今日依旧没有上朝。

"看来很多爱卿的身子都还没好利索啊?"乾皇似笑非笑地问道。

殿中一片寂静,只有几道粗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既然都没好利索,但这朝廷上的事情总不能就这样空缺。"乾皇一挥手,王全立刻捧着一道圣旨上前,洋洋洒洒念了好一阵,大体意思就是病了的官员,对于手上的公务暂时交由新的官员来代替,其他的,等这帮人病好了再说。

起初朝堂上的官员还不以为意,这是很多人都能想到的,毕竟官员可以病,朝廷不能瘫痪,必须要保持运转,但念到后面,味道就越来越不对劲。

王全尖细的嗓音在金銮殿内回荡:"...着新任左督御史张良即刻核查各部近年账目,凡有亏空,限期补足;凡有贪墨,严惩不贷!"

话音未落,殿中己是一片哗然。御史中丞张谦第一个站出来:"陛下!此举恐会引起朝堂动荡..."

"张爱卿多虑了。"乾皇慢条斯理地打断,"朕只是例行查账,清者自清,何来动荡?"说着从龙案上拿起一本蓝皮册子,"这是户部新呈上来的查账法子,张良,好好办差,不要让朕失望。-我`地,书¨城_ ′耕+欣.蕞`哙+"

张良上前接过册子,恭敬的回应道:"臣一定竭尽全力,惩治贪腐,还我大乾官场一个海晏河清。"

不少官员此时脸色瞬间煞白,千算万算,着实没想到陛下会来这么一手,京都官场,谁禁得起查?哪个敢说自己是干净的,难道陛下就不怕这样做的后果嘛。

"陛下!"户部侍郎郑明突然出列,"臣以为此事..."

"朕作为一国之君,就是个简单的例行查账罢了,难道整顿吏治,诸位也要拦着?"乾皇似笑非笑,"还是说诸位有一些见不得的东西,不能然朕知道?"

郑明额头顿时渗出豆大汗珠,双腿一软跪倒在地:"臣...臣..."

此时很多臣子都把目光投向了宰相徐安,只见他不动声色的站在那里,面无表情,也看不出喜怒。

“徐相以为如何?”乾皇开口问道。

徐安躬身抱拳:“陛下整顿吏治,这本就无可厚非,只是眼下众多臣子都因病告假,是不是暂缓两日,等他们病好了再查?毕竟有的账,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若是贸然查账,怕是有些事说不太清楚。!0?0`暁_说~王* _最?鑫.蟑,踕¨更*芯?快.”

这意思再明白不过,希望乾皇能再给这些世家官员一个机会,不要把事情闹的太僵了,也是奉劝世家的官员见好就收,这次是真把陛下惹毛了,莫要不识好歹。

此时他心中也在感叹这李成安年纪轻轻,手段却如此老辣,谁都知道这些官员禁不起查,这一手查账查得恰到好处,就是不知道陛下会不会像往年那般就此妥协,但是他心中却多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陛下如今占了先机,他虽然贵为宰相,台阶他可以给,可插手太过,就有点触及君王的底线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大殿内不少臣子纷纷站出来附和徐安,徐相这是在给他们台阶下,他们哪儿有不下的道理,但是乾皇却没有打算将这件事就此揭过。

乾皇目光如电,缓缓扫过跪了一地的臣子,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殿中鸦雀无声,只听得那"笃笃"的敲击声,每一下都像敲在众臣心上。

"徐相此言差矣。"乾皇突然开口,声音不疾不徐,"账是死的,人是活的,查账有账本就行了,至于那些病了的爱卿,就不打扰他们了,让他们好好养病吧。"

在场的官员们当即傻了眼,徐安整个人也微微一滞,他也着实没想到陛下这次居然寸步不让,打算跟那些世家死磕到底,他作为宰相统领六部,大乾有多少储备官员,心里非常清楚。

虽然京都的空缺可以补,可地方上若是再有空缺,到时候又该怎么办?李成安去国子监的消息他也知道,但地方上官员的空缺,可不是国子监那些人就能够补上的,人数需求量非常大,而且范静山也不可能把人全部把人派出去,让国子监成为一个空壳子。

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那位名不见经传的世子到底又还有什么后手,这是官员可不会凭空变出来,人好找,一个成熟的

官员可就很难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一个狗屁不通的官员,只会让地方大乱。

显然陛下不会那么昏庸,那只有一个解释,那位世子给了这位陛下底气,难道那位王爷在蜀州培养了不少官吏?乾皇的这个做法,让这位徐相脑子里不断猜测。

跪伏在地的那些官员,后背的官袍己被冷汗浸透。他知道,陛下这次是铁了心不会放过这些人了,心中也开始埋怨王家的馊主意,把战场摆在民间不就行了,非要放到官场上来,这下让他们如此被动。

朝会散去,徐安快步穿过宫道,在宫门前拦住了正要上马车的范静山。

"范大人留步。"徐安拱手一礼,紫袍玉带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范静山转身,白发在风中轻扬:"徐相有何指教?"

徐安环顾西周,压低声音道:"请范大人喝杯茶,不知道范大人可否赏脸?"

“徐相言重了,徐相有请,范某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二人来到宫墙外一处僻静的茶肆。徐安亲自为范静山斟茶,茶香氤氲中,他开门见山:"范大人是读书人,本相也不拐弯抹角了,我知道李成安找过你,只是你多年以来从来不掺和朝堂上的纷争,为何要在这个时候下场卷入这场风波?"

范静山轻啜一口茶:"徐相倒是消息灵通,那徐相也应该知道,李成安是我那师兄的关门弟子,作为师叔,那孩子第一次来求老夫,老夫总不能视而不见,自家后辈,力所能及,总是要照拂一些的。"

"就这么简单?"徐安轻笑,"你可曾想过,你这一句照拂后辈,会让你范家卷入这场皇权和世家的争斗,你难道就没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