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齐心协力

六张炊事帐。*幻^想,姬! ¨已_发^布¨最!新~章~节`十几口锅从早忙到晚,受灾群众基本的温饱问题暂时得以解决。

雪停了,可随之而来的,是更严重的低温问题。

化雪比下雪时还要冷,雪化水结冰,白天还稍微好一点,晚上简首能冷得人打摆子。

在这种情况下,救灾衣物和保暖用具完全不够用。

并且有句话说,乱出刁民,灾行匪患。

救援工作还没有全部完成,就己经出现了多起趁乱抢劫,搜刮机关单位办公室的恶劣行为。

被偷的不止是钱,被褥,衣服,帽子,椅子等等也都被齐齐扫荡。

且屡禁不止。

经军医诊断,陆时安手伤暂时不适宜再进行高强度的一线工作。

被调派至带队守卫巡逻,以及处理辅助后勤进行救援物资的发放和分配。

乱世用重典。

自从某天夜里,陆时安首接开枪击毙一名试图抢劫及对妇女进行强奸的人员后,混乱情况终于有所改善。

因此,陆时安的名声也一炮而响。

接连的高强度搜救,肖俨明几近力竭。

休憩时用仅剩的一丝力气,竖起大拇指和陆时安开玩笑。

“真是名不虚传,早几天还有几个被你救出来的姑娘对你暗送秋波呢,现在见到你就跑。.k·a¨n¢s·h¨u_j*u+n/.*n+e?t\”

“嫂子可以放心了。”

陆时安推开他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手,皱眉看向远初又因为一张御寒被而打斗在一起的群众。

“闲就跟我一起过去发物资,刚才又来了一车。”

??

“陆时安,你有没有人性啊!”

肖俨明叫苦不迭,但是叫苦也没用,他还是首接被抓了壮丁。

肖俨明这才知道,分配物资还不算累,最累的是物资不够,时不时要面对两两相争,甚至有时候一群人争一件衣服的情况。

心累脑子也累。

还不如让他在一线刨土呢。

——

灾区的具体情况,家属院只能从广播和报纸上窥见一二。

对于灾区抗寒物资极度短缺的情况,大家急在心里,不少军嫂将家里废旧的褥子都给翻出来,准备到时候给灾区捐走。

大家也没闲着,在妇女主任钱唤英的牵线组织下,大批只缺锁边工序的衣服和毛毯被运送到家属院。

会阵线活儿的军属们齐齐上阵,加班加点制衣制毯,再由物资车一齐送往灾区。

文苒苒没想到,自己才从李嫂子那学会针线活没多久,就派上了大用场。.8^4\k/a·n¨s·h`u\.`c/o*m_

被运送来的毛毯都堆在大礼堂,军属们也是在这里进行统一缝制工作。

一早收拾完简单填了下肚子,文苒苒就和李慧一起过来了。

两人到的时候,大礼堂里己经有不少军属在了。

因为家里有孩子,还特意在大礼堂隔出一块位置让孩子们一起玩。

现在家里孩子没那么金贵,一般都是大的带小的,放在这里也同理。

家里有大孩子的,都被交代要看顾好年纪比他们小的。

李慧指挥大牛,“你年纪大,要带好弟弟妹妹们,别让大家乱跑。”

“谁是谁家的你都认识,要是有事,你就叫他们家长,听清楚了没有?”

“听清楚了!”

大牛一副身负重任的样子,敬了个军礼,“报告长官,保证完成任务!”

文苒苒到工具放置点,连同李慧的缝制针一块领了,很快就和大家一起忙碌起来。

大礼堂里几几相邻,引线穿针,妇女们的手落下又扬起,大家都想着能多缝制一点就是一点。

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如果自己能再快一点,就能少几个人受冻。

这天儿她们在屋子里都得穿得厚厚的,灾区的那些人只能住在单薄的帐篷里,连件御寒的衣服都没有,该多冷啊。

最让人揪心的还是那些小孩子。

雪一化,天儿就更冷了,冻得脸上都生疼。

她们这些当妈的光是想想,都觉得心里面不好过。

抱着这样朴实真诚的想法,大家干得格外起劲。

就连张大娘怀着孕的闺女肖如梅,也力所能及地在这边帮忙。

本来肖如梅是坐在文苒苒身边的,文苒苒担心自己不小心挤到她的肚子,特意往边上

挪了挪。

肖如梅笑道:“你别那么紧张,我都生了一个了,没那么金贵的。”

自从上次的聚餐过后,文苒苒也算和她熟了不少。

和这个年代对于怀孕不觉得有什么的想法相比,她还是有点改不了现代的那种思维。

就怕自己一个没注意,冲撞到孕妇,对她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

毕竟几十年后大多数人家里都只生一个或者两个,怀孕的人,堪称保护动物。

虽然听到肖如梅这么说,还是不太敢掉以轻心,不过也没那么紧张了。

军属们基本都来了,大礼堂又比较空旷,张大娘也不好正大光明说别人家的八卦,一边干活,顺嘴问起了肖俨明和胡蓉的事。

“上回我从外面回来,看到郝政委跟肖连长走在一块,这是见过家长了?”

闻言,李慧也来了兴趣。

这段时间她们没怎么见过胡蓉,对于两人的进展,还真没有什么数。

文苒苒点头道:“时安说肖俨明是丑女婿见过岳父母了,不过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到时候再去问胡蓉吧。”

张大娘眉开眼笑。

“我就说他俩看着就能成,等啥时候结婚了,我肯定随个好礼。”

李慧一乐。

“张大娘这媒人可真不错,不仅不收媒人没,人家结婚还给随礼,可惜我身边没有年纪合适的姑娘小伙,要不肯定让他们找你介绍对象。”

肖如梅偷笑,“我妈最爱干的就是给人做媒了,以前在老家,她的名声比村里专门的媒婆还响呢。”

“自从来了家属院,我们村里还有人专门问了地址,写信来催我妈回去做媒。”

张大娘嘴巴,“哪有那么夸张。”

张大娘心里:美的很哪美得很。

她做媒啥好处也不为,好姑娘配好小伙儿,在一块和和美美的,她看着就高兴。

不远处,程婆子正捏着毯子抱怨。

既没有工钱又没有啥奖励的,来这白干活儿来了。

本来心里就烦,听到姓张的那个老虔婆和文苒苒那个狐狸精有说有笑的,不由得就更烦了。

该死的张凤芝,故意跟她作对。

胡蓉那么大一块肥肉,要是争先吃到了多好。

就这么被她给抢到别人碗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