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简在帝心

桐油树明年就能收获了。\暁.税`C!m`s¨ !芜¨错·内′容^

自古财帛动人心,以乡绅阶级的贪婪,他们看到桐油树大规模种植带来的利益,绝对会一口吞下,连朝廷、百姓的利益也嚼碎吃净。

自己辛辛苦苦制定的利国利民的政策,就是为了喂饱一群豺狼?

自己肯定不可能同意呀!

那时见了肥肉,乡绅们一定会拼命攻击自己,与其明年被动防御,不如现在主动出击。

白林夕开展扫黑行动的目的有二,一是打击帮派,治理治安,二就是把他与乡绅阶层的矛盾主动化,提前化。

导员那句话说的好啊,以战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只有这次交锋胜利,明年他们才愿意和自己谈。

府衙内,白林夕离开后,一个老人走进客厅,看着独自饮茶的张天沢,他皱皱眉道:“你是他老师,还是知府,这样他都不肯听你的话?”

张天沢叹息道:“儿大不由爹娘,况且我只是他的老师呢。”

“张知府,弟子不能一首宠着,该打戒尺的时候就得打,你既然下不了手,那我们就帮帮你吧。”

张天沢没有说话,只是举起了茶杯,老人见状拱手道:“老朽告辞。”

看着老人离去的背影,张天沢再次摇摇头,“既然你觉得翅膀硬了,那就独自面对这场风雨吧。*兰,兰·闻·血! ?追,蕞,薪?蟑,洁_”

最终,张天沢决定了两不相帮,他想看看自己这弟子,是否真能独当一面。

虞都,大虞宫。

“臣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霍启和谨奏:

鞑子纠合万余骑,乘秋高马肥南犯我境。臣等奉圣谕“整饬火器,以奇制胜”,于虏寇必经之处预设地雷阵。

虏骑踏发地雷,霎时烟焰蔽日,人马俱碎,虏阵大乱,自相践踏,残寇大溃。我军斩首三千西百级,生擒虏将三人,获战马一千八百匹、弓矢甲胄无算。雷火焚虏,斩获大捷!

此役新式地雷威震虏胆,实赖陛下圣明!”

龙椅上,听到边关捷报,隆德帝不禁哈哈大笑。

“好!打得好!霍爱卿听旨,审核战功,赏赐全军!”

“谢陛下!”

见兵部得赏,工部侍郎也出列道:“陛下,边关大捷地雷功不可没,臣叩请陛下赏赐地雷研制之功臣。”

隆德帝点头道:“理应如此,工部拿出章程来。”

“谢陛下!”

隆德帝想了想道:“研制地雷的工匠当记首功。”

“呃,是,陛下。¨捖\本′鰰,戦/ \追*罪_芯_蟑^洁?”

边关大捷,一扫去年今年之辱,隆德帝心情别提多爽了,而官员拍马屁的本领,那绝对是杠杠滴,听着朝臣们一个接一个的马屁,隆德帝心情更爽了。

听完马屁,隆德帝正准备退朝时,一个言官突然站出来。

“启禀陛下,臣郭琅有本上奏,臣要弹劾平河府知州张轩渎职殃民、乱法祸国!

罪状一:大兴牢狱,罗织冤狱。

张轩任平河府知州以来,假借缉盗之名,纵容胥吏滥捕良民……狱中囚徒较前任激增十倍,囹圄充塞,啼号彻夜……全家系狱,产业尽没。

罪状二:欺压百姓,民不聊生。

纵酷吏占民田,百姓诉于府衙,反遭刑杖……乡民聚而请命,其悍然调卫所兵弹压,伤者数十,致妇孺投缳者三户。

罪状三:败坏法度,府治崩坏?。

张轩擅改律例……讼狱黑白颠倒……农户惧其苛敛,弃田流亡。今平河府白日闭户,路绝行人!

其罪证凿然,天理难容,昔太祖立法:“官吏害民者,罪无赦!”今张轩之恶,上干天和,下激民变,岂容姑息!

臣请陛下即刻革职锁拿,昭雪冤狱,释无辜、惩真凶,抚疮痍之民,乞圣断严惩以正纲纪、安黎庶事!”

“臣附议!”

“臣附议!”

郭琅说完,又有两个言官出列附议。

朝臣们一看,心里暗暗摇摇头,给白林夕判了‘死刑’,朝中大臣被言官们盯上都不好受,他区区一个简府的小知州,岂有逃脱之能?

本来满是笑意的隆德帝,听到郭琅的弹劾后,脸上立刻生出寒霜,朝臣们一见,心里又摇了摇头,那张轩或被罢官都是轻的,怕要有牢狱之灾咯。

“郭琅,朕记得你是真定府人士吧?”

“呃,是。”

“徐光

耀担任真定府府同知后,你郭家短短三年内,从一个小康富裕之家,成为了坐拥数千亩良田的大富豪绅。”

听到这话,郭琅脸顿时变了,额头冒出一层冷汗。

“你可知张轩为何能抓住徐光耀之子吗?是密探司的密探传递给他的消息。”

郭琅惊骇的抬头看向隆德帝,哆嗦道:“臣,臣只是风闻奏事……”

“噗通!”

“噗通!”

跟着出列的两个言官膝盖一软,求饶道:“陛下,臣是受了郭琅蛊惑才附议的啊!”

“臣也一样,郭琅信誓旦旦的痛诉张轩恶行,臣被其蒙惑才义愤附议,求陛下明查!”

隆德帝没理会两人,看着郭琅道:“郭琅,你上奏中说了颠倒黑白西个字吧?你也是读书人,腹中满是圣人之言,怎么有脸说那西个字的啊!”

郭琅腿一软,求饶道:“陛下,臣是被徐光耀蒙骗,不是有意污蔑张大人,还请陛下开恩啊!”

隆德帝懒得听他们狗咬狗,挥挥手道:“把三人押下去,彻查!”

朝堂上的百官无动于衷的听着三人的求饶,没一人替他们说情,同时他们记住了一个名字——张轩。

在官场上,官大官小重要,但能让皇上知道你,记住你,关注你,更重要!

啥叫简在帝心?

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了。

朝堂上的一件小事,到了地方上都是一件大事,况且三名言官被彻查,这在朝堂上也不算小事。

平河府,白林夕正与乡绅们斗智斗勇斗的不亦乐乎时,对面突然举白旗投降了,就在他纳闷之际,徐光耀入狱的消息传来了。

徐光耀一入狱,徐府的天顿时塌了。

官场的斗争是残酷的,白林夕立刻抓住机会彻查徐府的不法之事,他秉公执法,没有冤枉一个好人,但也没放过一个坏人。

昔日养尊处优的老爷少爷们,如今一个个穿上了囚服,押送到山里修路去了。

办了徐府之后,白林夕立刻停止了对乡绅们的逼迫,他拿着抄没的赃款,也跑进山里修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