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在座的诸位首呼好家伙。¨零′点~看,书+ _首^发?
你竟然让乡绅们出收乡绅们田的钱,话绕口,但操作是真六。
有人担忧道:“张大人,桐油果每年的收益分成,我们能留多少都是朝廷说了算……”
话还没说完,白林夕打断道:“我们安置流民,朝廷不拨款就罢了,连桐油果的收益分成都不愿拿出来吗?若真如此,我带着流民们去布政使司讨说法!”
众官员们点点头,这话说的也对。
“平河的水一时半会退不了,清理平河两岸不着急,我们可以先组织流民们去开荒屯田。”
白林夕把平河府的地图展开,手指了三处地方。
“这些山丘地势平坦,土地还算有肥力,若全部开垦出来平河府将增加半成田地,虽然在深山里,但我己开凿出连接平河的水道,从府城出发,坐船一日或两日可至,交通便利。”
众人顺着白林夕的手指看去,那三条水道大家记忆犹新,当初白林夕开凿完后就放那不管了,当时大家都不知道三条水道开凿的意义何在,现在一瞧全明白了。
卧槽!
两年前就己经开始布局,你也太高瞻远瞩了吧!
对白林夕的能力,大家彻底心服口服了,就连刘怀本同样如此。^白,马`书.院/ ¢耕~歆·醉*全?
流民涌入,这对于任何一个县府来说都是大麻烦,但白林夕却能一石二鸟,等三处地方的田地开垦出来,再接收些流民,可以想象明年公务文书的数据得有多漂亮了,此乃一鸟。
至于二鸟嘛,那当然是安置流民咯,这也算大功一件的。
白林夕己经安排的妥妥当当了,大家分一分工作,开始忙碌起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首先是向乡绅们借贷咯。
今年是灾年,民间借贷利息高的吓人,什么九出十三归,什么利滚利,太稀松平常了。
白林夕给的利息是每月一分,一分是百分之一,换算成年利率是在百分之十二,这利率在后世都不算高,在这时代就更低了。
乡绅们愿意借吗?
那肯定是不愿意的。
但众所周知,读书人有许多优秀品格,比如心眼小,比如爱记仇,比如心脏手黑等等。
又众所周知,张大人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读书人有的优秀品格,他一样不缺。
前几日,众乡绅们在堤坝上骂的酣畅淋漓爽歪歪了,但当时有多爽,现在就有多怕。+j.i_n?w-a!n`c~h/i+j/i?.^c?o!m!
现在白林夕要借钱,借吗?
借!
必须借!
这时候不借钱,等着被张大人穿小鞋吗?
乡绅们很乐意看别人穿小鞋,也很喜欢给别人穿小鞋,但他们一点儿都不喜欢穿小鞋。
衙门的借贷十分顺利,轻轻松松就从乡绅手中借到了一大笔银子。
有了银子就该买粮了,老百姓们见识少,但并不代表蠢,每年大灾之后粮价飞涨,他们被割过好几次了。
暴雨过后,嗅觉灵敏的商贾就来村里收粮了,给的价格足足提了三成,提这么高了,卖粮的百姓却屈指可数,大家都在待价而沽,准备等着粮价涨涨再卖。
等衙门来收粮赈济流民时,给的价格要比粮商们低许多,村民们却排着队来卖粮。
百姓们心里都有杆秤,他们为啥子没成为流民,还不是因为这届衙门靠谱,是真替老百姓干实事,干好事。
现在衙门出钱收粮赈济流民,这是好事呀,若是贪图几文钱把粮食卖给粮商,岂不是心生蛆了?
粮草准备好后,衙门开始大肆招收流民去开荒垦田,刚开始报名的流民还不多,但看到一车车的粮食运上开荒船,流民们在报名点排成长龙。
尽管差役说了好多遍,报名不限名额,大家都能报上名,但流民们对差役的话根本不信,因为插队的事儿,好多流民大打出手,若不是有差役维持着秩序,怕是得闹出人命。
胡西背着奶奶也在排队,以他的能耐,晚上溜进城里,随便找一大户人家,不但能借到粮食,还能借到大笔的银子。
但奶奶不愿意他做坏事,虽然在他看来,去那些大户人家借点粮食银子算做好事,胡西是大孝孙,奶奶既然不愿他去,那就不去了。
奶奶说想让他用双手劳作,凭力气去吃饭,胡西其实更想凭本事去吃饭,但他是孝孙,奶奶说了他就听。
城里不好找活
计,恰巧衙门招人去开荒,胡西就背着奶奶来排队,排了好一会儿后轮到胡西了,差役见胡西背着个老奶奶并未多说什么,给两人报了名。
报完名,胡西跟着人群上了大船,上船没多久,差役们抬着几箩筐馍馍来了,见到吃的,流民骚动起来。
“别动,谁都不许动,都待在原地,谁再动都别想吃了!”
听见差役的呵斥,流民们停止了骚动,身体呆在原地眼睛却盯着箩筐,差役们抬着箩筐挨个发馍馍,半大小子和壮劳力两个馍馍,老人孩子一个馍馍。
“都吃自己的,谁都不许抢别人,敢抢的话给你扔进河里,听见没有!”
差役们一边发馍馍,一边大声威胁,几个起歪心思的人,听见差役的喝声后,没敢把歪心思付诸行动。
大船航行了一天半,胡西等人来到了几座山丘,差役们没让流民们立刻开荒,而是先让他们砍伐树木做木棚子和栅栏。
做木棚子干啥?
当然是给自己这些人住了。
因为木棚子是给自己住的,所以流民们干活很积极,干的也认真。
第一天,所有流民男女分开挤在一起睡的,随着木棚子越来越多,有家室的流民就分到了独立木棚子,没家室的三西个挤在一个木棚子里。
木棚子做的差不多后,让流民们惊喜的是,衙门竟还给他们每人分了一张草席和一条麻布毯子,能让他们晚上睡觉有铺的东西,也有盖的东西。
木棚子盖好后,开荒开始了,早上吃完两个馍馍,流民们拿着工具干着活,差役在时费把子力气,差役不在时就偷偷懒。
混到中午时,除了馍馍外还有粥喝,粟米粥意外的很黏稠,没有咯牙的沙子,喝着挺香哩。
晚上天黑后还管一顿饭,同样是两个馍馍加粟米粥,每人竟额外的还分到了一勺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