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前院中院后院的孩子大人都想来闻一闻味道,王大爷更是搞笑,拿了个马扎坐在不远处,手上是一个窝窝头,吃一口就吸一口气,好像在品尝什么美味一样。§?¢齐%?盛/小.x说¨.网¨¢2 ??+首|?发?
向甜洗漱之后也被这味道给吸引了,透过窗户看过去,跟景宇汌说,“韩大娘在那炸什么呢?这么香。”
“油条。”景宇汌比向甜起得早说道,“我和韩大娘说好了,等会儿换两根,她还准备炸麻花,吃吗?”
“吃。”
“行,你切半斤羊肉送去,看看能换几根麻花,等会儿拎着去咱妈那。”景宇汌熬着小米粥说道。
“好。”向甜也没藏着掖着,这院里谁都知道她家有肉,大摇大摆的走过去,“韩大娘,这是半斤羊肉,我想换两根油条和一些麻花。”
“行,怎么不行,麻花我还没炸出来,你等会儿。”韩大娘这叫一个高兴,羊肉可不好买,羊肉萝卜馅的饺子老韩最爱吃了,这半斤肉多加点萝卜包出来能五六十个饺子了。
“好,我不着急。”
赵茹给塞过来一个小马扎,“来这坐。”
向甜坐在那和赵茹聊着天,“韩大娘还有这手艺呢。~[a3>[,8?t?看>;书..\网?? *1@最a新°=-章%节?)更]1新}|;快?”
“你不知道,每年三十我妈都会炸好几锅,院里都会来换一些,这要是自己家用这么多油也白瞎了,不如一次性多炸一些。”赵茹也心疼的首抽抽,那是一瓶子油啊,都倒进去了,虽然用不完还能倒回来,可每年也得用上半瓶油。
向甜也理解,这换点东西都是允许的,尤其是大年三十这天,大杂院里的邻居都会互通有无,家里的餐桌上也能多一些不同的油水。
“中院周婶子烀了个大猪头,还有些下水,你要是想换也可以去换一些。”赵茹也知道向甜这是第一次在院里过年,也尽量和她说一些每年的习俗。
向甜摇头,“不用了,我们去我婆婆那过年,等会儿就走了。”
“哦,也是,你放心,下一锅就炸麻花,十分钟就完事。”
“嗯,不着急。”
赵茹也是憋不住,又凑得离向甜近了一些说,“马大娘家出了个笑话,你知道吗?”
向甜挑眉,“不知道啊。”
那油锅滋啦滋啦的声音,别人也完全听不到她俩的声音,赵茹也尽量小声的说,“马大娘寻思过年了,家里的油也得用完了,就想着去打瓶油回来,结果去厨房一看,本来半瓶子的油现在成一瓶子了,就是颜色不太对,她纳闷晃了晃,发现那瓶子里几乎都是水,上面飘着层油花。-|÷求§书¥*帮dd; /已:*o发¢?&布1_最)新@?章??节·±)”
说着赵茹还没忍住笑出了声,“一问龚翠芬,才知道她每次做饭不舍得放油,就拿油布沾一沾锅,锅里还有水,结果用着用着水比油都多了。”
向甜也是想笑,同时也觉得有些悲凉,龚翠芬也是穷怕了,这肚子里的孩子也跟着遭罪了,不过能在马大娘家住着也比之前要好一些。
尤其是现在徐钢柱也拿到工资了,他俩这节省的程度,手里也能存下来钱。
马大娘也是个五保户,要真是好好伺候着马大娘,没准这房子以后也是小两口得了。
向甜摇摇头,她想那么多也没用,油条也正好出锅,韩大娘放在盘子里一根递过来,“你先尝尝。”
向甜接过,“谢谢韩大娘。”
韩大娘炸的油条不如外面卖的大,但是属于外酥里嫩的,撕开两条吹了吹,递给赵茹一条,“给。”
“我不吃,你快尝尝。”
向甜也不客气,首接咬了一口,“好吃。”
可能因为是刚出锅的事,非常的酥脆,空心的一咬口感非常好。
“韩大娘,你这手艺太棒了。”
韩大娘笑呵呵的把麻花下锅了,“马上就好了,等会儿你再尝尝麻花。”
“嗯嗯,麻花也错不了。”
其他人也有看见向甜来换的,都好奇在那等着,看韩大娘能给向甜多少东西。
麻花出锅,韩大娘给装了十根麻花,两根油条。
一个大簸箕递过来,向甜嘴里还有一口油条呢。
“太多了,韩大娘。”
国营饭店油条和麻花都是五分钱一根,这加上她吃的那根都十三根了,要买的话得六毛五,羊肉过年这段时间比较值钱也就一块,那半斤也就五
毛。
哪怕韩大娘炸的比国营饭店的都小一点,可那也是又是油又是面的好东西。
“不多,拿着,这油条麻花你要想买去国营饭店就能买着,这羊肉我可没地方买。”韩大娘说的可是绝大多数人的心声,这要是不去黑市,还真没地方买羊肉。
她年前去了好几次副食品店,别说羊肉了,就连猪肉她只买到了一斤半,她可是带了一张大团结和三斤肉票去的,有种有钱有票花不出去的烦恼。
有邻居频频的往这看,向甜也不僵持,“谢谢韩大娘了,你炸的真好吃。”
韩大娘还得准备炸下一锅,也不和向甜多说,向甜端着簸箕和赵茹说,“赵姐,我先回家,簸箕等会儿给送来。”
“行,好嘞。”
回到家小米粥己经盛出来了,景宇汌看那簸箕里那么多也挺惊讶,他的预期就是十个,“换挺多啊。”
“嗯,韩大娘给了三根油条,十根麻花。”向甜去厨房把簸箕倒了出来,麻花拿出来两根,其他都放在油纸包里。
两人吃完早饭景宇汌去贴对联了,这对联是卢老写的,据卢老所说,他脑子一乱就爱写字,闻着那墨水的味道,他就觉得大脑清明。
久而久之,这一手毛笔字也被练得出神入化,每年都会给景宇汌写一副对联,以往都是贴家里头,今年就贴他们小家了。
他也早就跟景俊刚说了这事,景俊刚表示无所谓,巷子口就有摆个桌子写对联的,一把瓜子或者一把花生就能换一副。
两人贴对联用的是景宇汌熬的浆糊,少了不好熬,贴完他家的还剩大半碗,向甜首接连着簸箕给韩大娘家送去了。
“韩大娘,这簸箕还你,还有这浆糊我们也没有用完,我给你放这你贴对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