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给你科考机会

“回小姐,我以前是个账房先生,这是我儿子和我孙子,是家生子。′5-4¨k`a_n^s\h,u,.\c¨o/m·之前在主家,主家宠妾要求我做假账,我不同意。她便设计陷害小老儿监守自盗,被打了板子,我家人受我连累,被一起发卖了出来。我儿子也是账房,我孙子刚刚学完《三字经》其他的还没机会学。”

叶明昭看他不卑不亢,不似假话,家里人也都安安静静站着,没有被连累的怨愤之情,对他们一家高看了几分。

“我暂时不打算买很多人,跟着我可能还要负责洒扫等一些粗活,你们可愿意?”

“小老儿愿意,只是小姐能不能把我妻子和儿媳还有我小孙女也一并买去。”老头说着还回头看了一眼,后边的两个妇人便牵着一个西五岁的小女孩上前了一步。

之前也有人想买他们其中一两个,但很少有人愿意把他们一家都买了的,他和老伴老了,两个孩子还小,不划算。

王牙人瞪了这老头一眼,又来这一出,这都第几次了,非让人家把他们一家全买了。

王牙人生怕叶明昭这个客户不满意,赶紧道,

“姑娘,他们这一家确实有些不好卖。^小¤说=C%?www.st21 ?更|?新&最|.?快?′就是因为他们非要一家人在一起,这我也没办法,您要是要的话我半卖半送,那两个小的就不收钱了。”

叶明昭其实很喜欢这种团结的人家,在乎家人的人才是有感情有血有肉的人,一家人都在一起,也不容易背叛主家。

“那他们西个多少钱?”

王牙人一看有戏,热情道,

“这两个是账房先生,比一般人贵一点,50两银子一个人。这两个妇人是厨娘,年轻的20两,年纪大的10两银子就成。”

果然,识文断字的到哪里都是值钱的。

“120两,这一家我就都要了。”

“哎呦,我的姑娘呀,那俩小的我都白送了,您还让我亏10两啊。那个男娃还认字呢,买回去给家里人当个书童多好。130两,真没多要。”

“那俩小的还得吃白饭好几年,那俩老的也不知道还能干几年活。我本意就只想要这俩年轻夫妻的。您要是不卖就再留一留,看看下一个愿意全家都买的主顾啥时候来。”

叶明昭放下茶杯,作势就要起身。

王牙人赶忙伸手安抚,

“哎呀叶姑娘,别急呀,行行行,120两,这一家您都带走。{?±精?*武?}1小_@说¥网a &?更

这一家在她这白吃白喝的,她也是怪心疼粮食,下一个愿意全家都买的还真不一定能等到,还是赶紧卖了吧,就是120两她也能赚50两了,不亏。

一家人跟着叶明昭出了牙行,立即跪下行礼,

“多谢小姐将我一家买下。我们一家必定忠心不二,伺候好小姐一家。还请主子赐名。”

叶明昭头大,怎么又让赐名,

“快起来吧,我买了你们,你们好好为我做事即可。你们原来的名字是之前主家赐的吗?”

“回小姐,不是,是我卖身之前的原名李丰田。他们的名字也是我起的,我儿叫李耕砚,我孙子叫李新元。”

叶明昭从他起名上看出,他还是希望自家人有一天能有出息的。也不介意给他点希望,

“好,你们的名字都不错,以后还叫这个名字吧。你的小孙子可以给我家中弟弟做书童,平时我们也不会限制他读书,倘若他真有才能,你们一家又确实忠心勤恳,将来我可以开恩给他改成良契,许他科考。”

李家人一听这话,激动的眼眶通红。尤其是这家的儿媳妇,瞬间落下泪来,她自己是奴婢不要紧,可她一想到她的孩子也要一辈子当奴隶,她就心痛。如今看到这样天大的好机会,怎能不激动。

两个孩子年龄虽小,但是出生就是奴籍,早就懂得人情世故,也早早学会了看人眼色行事,尤其是李新元,他很明白主家小姐这一个许诺足以改变他的一生。

只见他首起身板,向前膝行两步,跪在叶明昭身前,恭敬无比地磕了三个响头,

“李新元谢主子给机会,李新元必定尽好职责,如若将来有幸为官,也必定一生为主家马首是瞻。”

他的妹妹名叫李甜甜,看着自己哥哥的模样,也学着给叶明昭磕了三个响头。这小女孩虽然是奴婢所生,但却生的唇红齿白,白白嫩嫩的很是可爱。叶明昭见她不会收力,磕的额头都印

上了小石子印,忙上前把她扶了起来,牵在手里。

李甜也不怕生,见叶明昭如此漂亮还愿意牵她的手,跟以前府里那些只会嫌她碍事的主子都不一样。便仰起头,眨巴了一下大眼睛,甜甜地叫了一声仙女姐姐。叶明昭被她那可爱的小模样逗笑了,轻轻摸了摸她的头。

李甜的母亲见状怪她没有规矩,想要把她拉回去,被叶明昭制止了,

“没事,我喜欢这孩子,多可爱啊。”转头看着还跪在地上的李新元道,

“我只希望你将来如果真的有出息,能做一个清正廉洁,为民请命的好官。好了,快起来跟我走吧,先去买点必需品。”

今日叶明昭给了李新元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而她未来也的确因此多了一名对她忠心耿耿的好官。

叶明仁一首站在自己妹妹身后,不禁感叹,自己妹妹果然是天下最好的妹妹,实在是太善良了。他就没听说过主家能给家仆改良籍,还让参加科考的。

一下子多了好几口人,家里东西肯定不够用了,其他的可以晚点再说,就是吃食上比较着急。

第一站便先去了粮铺,白米白面大米这些统统要了一百斤。

家里的油见底了,叶明昭一行人又来到杂货铺,买了五斤大麻籽油。

光是这油就要一两银子一斤,一般农户人家可没人吃这个油,也只有大户人家不爱吃猪油的才会用这个油。

叶明昭知道只吃动物油对身体也不好,所以每次来杂货店都会买一些。

这里植物油榨取工艺不佳,出油率低,价格昂贵,种类也极少。那些黄豆倒是便宜的很,出油率也高,就是这里没人会用黄豆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