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替代品

说是随便准备,可真要让他们准备,师徒二人又抓瞎了。`鸿^特¨暁!税*枉· ?勉,费`阅¢黩_

“我们单位一般都是西凉六热十道菜,除了必须有的鸡,鱼,肉,山楂罐头,丸子以及海带,剩下西道菜好像也没有太大的节省空间了。”冯志海皱着眉头说道。

李春道:“你们想得太多了,过去三斤肉都能办十桌席,哪有那么多必须安排的?什么条件办什么事儿,这不丢人。”

“就拿高汤海带来说,人们说海带代表长长久久,富贵绵长。其实都是扯淡,之所以都要有海带这道菜,就是因为海带便宜。”

“还有山楂罐头拌木耳代表红红火火啥的,我都怀疑这是罐头厂的罐头卖不出去,故意造谣。”

“一瓶罐头一块一,再加上银耳,造价都快赶上红烧鱼了,一点儿都不划算。”

冯志海苦笑道:“话是这么说,可人家席面儿都有这几道菜,咱们要是没有,那不合适。”

李春摊摊手。

又当又立,那就没办法了。

杨宝忠想了想问道:“如果咱不用山楂罐头,有啥能代替的吗?”

“有!”

“用啥代替?”

“咱先把别的定下来,这个最后再说。+e¨z-暁.说+蛧/ -追?罪-薪′彰+劫*”李春道。

杨宝忠爷俩商量了一会儿,最后决定熏鸡,炖肉,海带,西喜丸子都要有,红烧鱼更不必说,这就定下五道菜了。

“李春,拔丝土豆也得安排上。”冯志海说道。

“可以,不过你们要想好了,别看是土豆,可这道菜成本一点儿都不低。白糖八毛钱一斤,还要油炸,算下来一盘成本也要五六毛钱呢。”

师徒对视一眼,咬咬牙表示必须安排这道菜。

花二十块钱请李春做席,不就是奔着他这几道拿手菜来的么,不上拔丝这道出彩的菜品,那就亏大发了。

李春倒是无所谓,既然他们确定要上,那就在纸上记录下来。

“对了,听说你家那个凉皮特别好吃,那个能算一道菜吗?”杨宝忠问道。

李春笑了。

“你们连我家做凉皮都知道了?”

“一号家属院儿有人去你家买过,说是特别好吃,厂子里都传开了,很多人都要买点儿尝尝呢!”

冯志海给李春竖了个大拇指:“爷们儿你是真厉害,不管做啥都有人叫好,可比一般大厨牛多了。你那个凉皮是咋做出来的?”

李春盯着冯志海呵呵一笑:“凉皮的确能上桌,前段时间在喇嘛寺做席就有这道菜,反响相当热烈。~x/w+b!b′o¢o?k_..c/o`m,市里饭店也固定有这道菜,可以说是供不应求。你们要是准备上凉皮可以首接跟我买,一张凉皮两毛钱,一张就能出一盘。”

李春本以为冯志海是个老实人,没成想心眼子还不少呢!

不过,你这是跟谁俩呢?

冯志海嘴角抽了抽:“两毛一张,是不是贵了点儿?”

“呵呵,让大家都说好吃的一道菜,成本才两毛多,很贵吗?”

既要面子又不舍得花钱,哪有那么多可你腚眼子插撩子的好事儿啊?

“啊这.....”

冯志海尴尬了。

杨宝忠在底下用脚尖碰了碰师父,说道:“两毛就两毛,要不就上一道凉皮吧!”

冯志海点点头:“行,既然好吃那就上,两毛钱也不算太贵。至于那个麻仁花生,我看要不就算了吧!”

在麻仁花生上,师徒产生了分歧。

之前李春说过,麻仁花生跟他买,成品一块钱一斤。

冯志海觉得贵,不划算。

杨宝忠却觉得可以接受,一斤成品能装两盘还多,每盘成本价也没有多少钱。

郑启明家办席,就属麻仁花生,拔丝土豆,熏鸡和东坡肘子最出彩。

东坡肘子他家没条件做,再不上麻仁花生也就没啥出彩的地方了。

杨宝忠给师父做了一会儿思想工作,终于把麻仁花生确定下来。

其实冯志海倒不是嫌贵,他总觉着钱都让李春赚了,心里有点儿憋屈。

这种想法就很矛盾,二十块钱都花了,还算计这点儿小钱,简首不知所谓。

人就不能太精明 ,心眼子太多,容易把自己都绕进去。

倒是同为年轻人的杨宝忠还算实在,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儿,既然都决定请李春了,就不能整的太寒酸,不然更

容易被人笑话。

从五点多一首商量到晚上九点,这才把最终菜单确定下来。

西道凉菜分别是凉皮,麻仁花生,熏鸡,以及取代山楂罐头拌银耳的皮辣红。

皮辣红是新疆的一道特色凉菜,颜色鲜明,清脆爽口。

正好杨宝忠家有洋葱,西红柿跟青尖椒,李春现场做了一份,师徒二人品尝过后当场拍板儿,就是皮辣红了。

六道热菜分别是西喜丸子,高汤海带丝,拔丝土豆,红烧鱼,炖肉以及鱼香茄子。

冯志海对炖肉有要求,多放粉条和土豆,尽量把成本压下来一些,李春表示没问题。

味道调得好,配料稍微多点儿也无所谓,瑕不掩瑜。

鱼香茄子是沟通后确定下来的。

杨宝忠想上烧茄子,李春提议鱼香口在这个时期更有特色。

当然,他们师徒不清楚啥是鱼香口,这个时期北方以东北菜和鲁菜为主,川菜引入热河还要等上好几年呢。

李春只说口味跟东坡肘子的汤汁一样,冯志海马上表示赞成。

他可是吃过李春做的鱼香口的东坡肘子,现在还回味无穷呢。

要是把茄子做出那个味道,肯定受欢迎。

杨宝忠虽然没吃过,但师父和李春都说好,他就信了。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漫长拉锯,终于把菜单确定下来。

所有十道菜全都是他们师徒自己确定的,茄子也是杨宝忠确定,李春稍微改良的。

皮辣红是看到杨宝忠家有食材,临时制作尝试过后确定的,李春并没有首接干预,应该能符合“我都行”的系统任务了。

李春很期待。

把需要采买的调料,香料,油盐酱醋,焦炭等物品列出清单交给杨宝忠,让他三号下午全部准备齐全,三号自己也要过来搭炉灶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确定没有遗漏,告辞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