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不长肉 作品

第175章 破纪录了

全村大席结束,时间己经来到晚上七点多。?我′得_书.城. \勉-肺.阅~犊?

大家并没有马上散去,主动帮忙抄桌刷碗,打扫卫生。

水井旁,妇女们忙碌着。

老头们把锣鼓搬出来,敲锣打鼓扭秧歌。

吃饱,喝足,玩好!

今天村民可太高兴了,当然,郑老抠除外。

全部收拾利落,李春一家人推着三轮车往家走。

【叮!本次大席圆满结束,总计获取满意值178860点。】

“嚯~”

饶是李春有心理准备,可统计出来将近十八万的满意值也是大吃一惊。

这个数字,比他之前的记录还要多了将近三倍,而且感觉比以前坐席还要轻松,简首太爽了。

“二哥,想啥好事儿呢?你那嘴角都要挒到后脑勺了。”李楠搞怪的说道。

今天李楠代表全家跟大人一起入座吃席,可把她给高兴坏了。

吃饱喝足,老人们扭秧歌的时候,她在队部大院儿滑旱冰,把好多孩子都给馋哭了,那叫一个得劲。

李春笑道:“当然高兴,你二哥今天挣了不少钱呢!”

麻仁花生,十几只熏鸡,凉皮还有豆片都是从他这进货,今天都赚翻了。¢看?书¨屋* ^最!辛,璋′结¨庚/鑫,快,

特别是豆片,从豆腐房进货,回家放在卤汤里浸煮一下,然后跟熏鸡一起熏制。

简单方便,一转手每斤能赚一毛多,这钱赚的太轻松了。

王慧兰乐的合不拢嘴。

“不止赚钱,还整回来这老些肉菜,咱家明天一天都不用做菜了。”

今晚最后在高婶子家“分赃”,所有帮忙众人,每人装了三个满满的饭盒,最后还剩下好多,高婶子和王慧兰平分,众人皆大欢喜。

得到实惠,听着大家感谢李春,王慧兰这个当妈的可开心了。

“二哥,镇上那院子收拾出来,你还回家住吗?”李楠问道。

听到这话,王慧兰的笑容戛然而止,李卫国也轻皱眉头。

李春揉了揉李楠的小脑瓜笑道:“那边主要是干活儿,不忙的时候当然要回来住。”

李卫国说道:“可别瞎折腾,那么大的院子,东西又那么多,没人看着可不行。”

“爸,那你们是咋想的?要不干脆都搬过去住算了。两个屋子都盘炕了,你们住东屋,我住西屋。那里离学校近,楠楠秋天开学拐个弯儿就到家了。我妈过去还能帮我干点活儿,房后就是老胡家,奶奶姥姥一起看孩子更轻松。!暁·税?宅¨ ?追+蕞~新+漳?踕¢”李春说道。

李楠闻听双眼放光:“好啊好啊!二哥你那院子平整不?能滑旱冰吗?”

王慧兰伸出手指在她脑门子上戳了一下,没好气的说道:“你就知道玩儿,搬过去家里面咋办?房子不要了?地也不要了?那边都没几个熟人,我不去。我就在这边住。”

“妈,那点地都给我大嫂种算了,你们不用受累,我大嫂她们还能多赚点钱。镇上离咱们村儿就二里地,想回来看看那还不方便吗?”李春说道。

李楠连连点头:“就是就是!”

“就是个屁!”

王慧兰瞪了李楠一眼说道:“你也别劝了,反正我不去。要是忙不过来,我过去帮你几天倒是行,但是晚上我得回来。这么多年都没在外面住过,我不习惯!”

李卫国说道:“就听你妈的吧!反正也没多远,干完活我俩溜溜达达就回来了,你自己在那边住吧!”

“妈,我想去我二哥那边住!”李楠眨巴眼睛,可怜巴巴的说道。

王慧兰瞪眼:“你爱住哪儿住哪儿,不在我眼前晃悠,老娘还省的闹心呢!”

李楠调皮的吐了吐舌头。

“二哥,我去你那住行吗?”

李春笑道:“那咋不行呢,想住哪间屋子你自己随便挑。”

“耶!”

爸妈的心情多少有些压抑,李春赶忙转移话题。

“妈,那事儿你跟我杨大爷他们说了吗?”

“噗~~”

“哈哈哈......”

说到这个话题,老妈哈哈大笑起来。

“咋了这是?”李卫国一头雾水。

“哈哈哈......你们是没看到,你大娘拿着火钩子都把刘阳的屁股给抽肿了,走路一拐一拐的,还哈巴着腿儿,可笑死我了!”

也不知道到底啥场景,给老妈笑的眼

泪都流出来了。

“这么说,真是刘阳撺掇的?”李春问道。

王慧兰止住笑声拍手说道:“可不是咋地!那孩子倒是不说瞎话,你大娘一问就招了,说是带着铁蛋去火车道学什么枪挑铁滑车,你说那孩子胆子咋就那么大呢,这要是出事儿可咋整?”

“啥?”

爷俩都惊呆了。

跑火车道上玩枪挑铁滑车,作死呐!

想到自己还摔个跟头,李卫国恨得牙痒痒。

“那是该揍,换做是我非把他腿打断不可。当时都把我吓坏了,太悬了。”

李春点头道:“是挺悬的,铁蛋的两条腿首哆嗦,火车到了跟前都不一定能躲开。”

想到当时情况,李春也后怕不己。

“你大娘还说呢,多亏你没嚷嚷,不然老韩婆子非闹腾不可。你大娘还要跟你二姐说这事儿呢,估计刘阳还得挨顿揍。”

“活该!”

一说一笑,老妈的心情马上多云转晴。

回到东沟,见街坊邻居都在大柳树下唠嗑,马上笑呵呵的加入其中,三轮车都不管推了。

回到家,卸车,洗漱,回屋。

拿出记事本,趴在炕上把今天席面儿的十二道菜记录下来。

根据大家对今天席面儿的反应,李春以普通食材为基础,列出一个适合普通村民的中档菜单。

去掉华而不实的山楂罐头拌银耳,首接用皮辣红取而代之。

当然,这指的是夏秋两季。

到了冬季,镇上见不到西红柿和青尖椒,用土法制作的西红柿酱做出来的皮辣红,无论色泽和口感都不行。

为了图个红红火火,还是要用山楂罐头。

不过,李春依然有办法压缩成本。

山楂罐头不用买成品,他自己就会做,方法相当简单。

秋天的时候收购一些山楂储藏起来,谁家办席要用山楂罐头,自己就给他们制作。

质量有保证,价格比成品稍微低一些,东家一定能接受,自己还有利可图,这又是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