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星港庞大的演习场,如同一个永不疲倦的宇宙熔炉。·艘?嗖~暁*税*罔- `芜¨错^内?容?虚拟的星光、爆炸的火光、能量湍流的扭曲光影,日复一日地在这里升腾、熄灭,周而复始。空气里弥漫着模拟硝烟的焦糊味、冷却液挥发的甜腥,以及五千人高强度训练后汗水的咸涩。疲惫刻在每一张脸上,但眼底深处,一种新的东西正在淬炼成型——不再是最初的茫然、隔阂或狂热的兴奋,而是一种沉静的专注,一种对身边战友下意识的信任。
“红队!‘坚垒’、‘蜂刺’编队!左翼突进!掩护‘百灵号’轰炸机群撕开缺口!注意蓝方‘影梭’的动向!它很可能藏在B7区的引力阴影里!”
“蓝队!‘影梭’报告!红方‘不动山号’引擎散热读数异常!疑似准备瞬爆!所有高速单位,规避路线预设delta-3!‘百灵号’,机群准备反冲锋!”
林小满和林东如的声音,通过各自的舰队频道,在模拟战场上空交织。他们的指令依旧清晰有力,却少了最初的紧绷与试探,多了一份基于无数次碰撞后形成的、对彼此战术思维的预判。
演习场中,钢铁的洪流再次碰撞。
这一次,红方“不动山号”率领的推进阵列不再笨拙。十五艘铁壁级驱逐舰如同移动的钢铁丘陵,彼此护盾能量协调分配,偏转式电磁护盾相互叠加的区域闪烁着更稳定的光泽。当蓝方的高速“蜂群”再次试图从刁钻角度切入骚扰时,迎接它们的不仅仅是交叉火力网,更有数艘铁壁级精准的、短促的侧翼掩护机动,如同磐石伸出的臂膀,将袭扰者狠狠撞开或逼入预设的火力陷阱。
蓝方的灵动则更加致命。他们的高速舰群不再是无头苍蝇般的乱撞,而是如同拥有统一意志的狼群。利用碎石带掩护进行快速集结、分散、再集结,每一次扑击都更加精准,撕咬一口立刻远遁,利用速度优势不断拉扯红方的阵型。当红方“百灵号”的截击机群试图围剿蓝方骚扰舰队时,蓝方的“百灵号”舰载机群总能利用Ai的精妙调度,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如同灵巧的蜂鸟啄击笨拙的鹰隼。/武¨4,墈-书? ¢嶵^歆′蟑*踕?哽-辛′快¨
“不动山号”舰桥内,肉肉己经适应了演习的节奏。它不再恐惧地呜咽,而是安静地趴在软垫篮里,黑亮的眼睛随着主屏幕上激烈的光影变幻而转动。当红方成功抵御一波蓝方的突袭,或者己方舰载机群成功突破时,它会兴奋地竖起耳朵,喉咙里发出轻微的“呜呜”声,短小的尾巴在篮子里小幅度地摆动。林小满偶尔分神瞥它一眼,看到它专注的模样,嘴角会不自觉地勾起一丝弧度。
蓝队“百灵号”舰桥上,橘座的巡查更加高效。它不再需要时刻保持炸毛的警戒状态。大多数时候,它只是安静地蹲在“督战台”上,金绿色的竖瞳平静地扫视下方。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秩序标杆。当某个龙国火控手因为紧张出现操作迟疑时,橘座的目光会淡淡地扫过去,那操作员立刻像被针扎了一下,迅速调整呼吸,手指稳定下来。当某个岩族通信兵因为体型差点又压迫到线路时,橘座只是尾巴尖朝着那个方向轻轻一点,旁边的副手立刻心领神会地提醒。
一次激烈的局部交火后,一艘扮演红方“蜂刺号”的胡蜂级导弹驱逐舰(由林家村老兵和龙国学员混编)因模拟中弹,动力受损,姿态失控,朝着演习场边缘一片模拟的强能量湍流区飘去。
“蜂刺号!报告损伤!立刻启动紧急姿态控制!”林小满的声音带着急切。
“报告舰长!主引擎出力不稳!矢量喷口卡死!姿态控制失效!我们正在被湍流拉扯!”通讯频道里传来舰长(一名林家村老兵)焦急的声音,背景里还有龙国轮机长的快速报告声:“正在尝试重启备用回路!能量通路有淤塞!需要时间!”
眼看“蜂刺号”就要被模拟湍流吞噬,判定为“坠毁”!
就在这时!
一艘标识为蓝方的、位置最近的铁壁级驱逐舰“磐石号”(舰长是一名龙国军官),竟在激烈的对抗中分神注意到了“蜂刺号”的险情!
“磐石号呼叫蜂刺号!稳住!我来了!”蓝方频道里响起一个沉稳果断的声音。*看~书?君` .嶵′鑫¢璋\节_更\辛?筷?
“磐石号!你干什么?!你的任务是掩护左翼突击群!”林东如的声音带着惊怒。
“指挥官!见死不救不是蓝星的兵!”那位龙国舰长吼了一句,随即不再理会频道命令。“磐石号”庞大的舰体猛地一个急转,硬生生脱离己方阵型,引擎
喷口爆发出刺目的蓝光,朝着失控的“蜂刺号”全速冲去!同时,舰体侧舷的牵引光束发生器全力启动,数道粗壮的蓝色光束如同巨人的手臂,精准地抓住了“蜂刺号”即将被湍流吞没的舰体!
“牵引锁定!正在施加反向推力!蜂刺号,配合调整姿态!”龙国舰长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收到!磐石号兄弟!谢了!”红方舰长的声音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激动和由衷的感激。
在“磐石号”全力的拖拽和“蜂刺号”残存动力的配合下,失控的战舰被硬生生从湍流边缘拉了回来!虽然两舰在演习规则下都因脱离战场核心和暴露侧翼而被判定遭受了“重创”,但没有人关心这个结果。
演习暂停。整个演习场一片寂静,只有能量湍流模拟器的嗡鸣。
红方和蓝方的频道里,没有指责,没有嘲笑。片刻后,先是零星的掌声,随后汇聚成一片响彻星穹的、发自内心的喝彩!为那跨越阵营的援手,为那无需命令的担当!肉肉在“不动山号”舰桥上兴奋地“汪汪”叫了起来。橘座蹲在“百灵号”的督战台上,看着主屏幕上那两艘相互依偎、脱离险境的星舰模型,金绿色的竖瞳中,一丝难以察觉的满意悄然滑过。
林东如张了张嘴,想训斥“磐石号”舰长的抗命,但看着屏幕上那热烈的景象,最终只是挠了挠头,对着通讯器嘟囔了一句:“…干得漂亮!下不为例!”
熔炉在继续燃烧。
训练强度被提升到了极限。模拟战场环境一次比一次复杂,敌情设置一次比一次刁钻。从单纯的舰队对抗,到加入小行星带复杂地形攻防,再到模拟鳞爪特有的酸蚀孢子云和生物力场干扰。失败是家常便饭。舰船被“击毁”,阵型被撕裂,战术被破解。每一次失败后,不再是相互埋怨或沮丧沉默。红蓝双方的指挥组、技术组会立刻聚集在复盘中心,巨大的全息沙盘上回放着每一个细节。
“这里!蓝方‘影梭’利用引力透镜效应进行二次折射,完美避开了我方雷达网!下次必须扩大被动监听阵列的覆盖扇区!”
“红方这次铁壁级的联动防御有进步,但护盾能量转移还是慢了0.5秒!导致‘蜂刺号’侧翼被突破!能量协调算法需要再优化!”
“蓝方舰载机群在强电磁干扰下的编队保持率提升了20%!但反干扰跳频模式被红方预判了!通信组,更新你们的加密协议库!”
“岩族兄弟的‘瞬爆’时机把握越来越精准了!但阿砾,注意爆发后的姿态恢复!别把自己扭成麻花给敌人当靶子!”
讨论声、争辩声、建议声在复盘中心激烈地碰撞、交融。林家村的老兵、龙国的学员、岩族的战士,穿着不同颜色、不同制式的训练服,挤在一起,指着沙盘上的光点,用带着各自口音的普通话,努力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技术细节、战术思想、操作经验,在无数次失败和复盘中,如同百川归海,汇入共同的意识洪流。
肉肉成了复盘中心最受欢迎的“减压阀”。当争论过于激烈、气氛有些凝滞时,它总会适时地叼着它心爱的“爪印号”小模型,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把模型放在某个正脸红脖子粗争辩的工程师脚边,然后歪着头,黑亮的眼睛望着他。往往能引得对方一愣,随即失笑,紧绷的气氛瞬间缓和不少。
橘座则如同定海神针。它常常蹲在复盘沙盘的最高处,俯瞰着下方争论的人群。当讨论陷入无意义的细节纠缠或偏离主题时,它会站起身,轻盈地跳下,踱步到争执双方中间,尾巴竖起,喉咙里发出一声清晰而低沉的“喵呜”,如同法官的法槌落下。争执的双方往往会立刻收声,讪讪地回到正题。
汗水、疲惫、争吵、灵光一现的顿悟、失败后的咬牙坚持、成功瞬间的击掌欢呼……日日夜夜在这座宇宙熔炉中翻腾。五千张面孔上,属于各自出身的印记并未消失,林家村的朴实、龙国的严谨、岩族的坚韧,依然清晰可辨。但某种更深层的东西,如同被高温高压锻造的合金,正在他们之间悄然生成——那是基于无数次并肩作战、共同面对生死考验(即使是模拟)而形成的,对彼此能力的了解,对共同目标的认同,以及对指挥链条下意识的服从。
星海冰冷的数据流,忠实地记录着每一次演练的结果:
“舰队协同防御效能评估:提升42.7%。”
“跨舰种火力协调反应时间:缩短31.5%。”
“复杂电磁环境下通讯畅通率:提升至89.3%。”
“危机状态下非预案应急处置成功率:68.1%。”
“综合战力指数(模拟):达到理论最低实战标准的……96.8%。”
数字是冰冷的,但熔炉中锻造出的东西,远非数字可以衡量。
当又一次高强度的联合演练结束,星海宣告“综合目标达成,红蓝双方损失率均低于预设阈值”时,演习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没有欢呼,没有雀跃。只有五千人沉重的喘息声,和汗水滴落在金属甲板上的细微声响。
林小满站在“不动山号”的舰桥上,望着窗外那片被模拟战火反复洗礼的虚空。林东如的声音从蓝队频道传来,带着一丝沙哑,却再无之前的浮躁:“小满…这帮兔崽子…好像…有点样子了。”
林小满没有回答,只是轻轻呼出一口长气。他低头,看到肉肉己经趴在软垫篮里睡着了,小肚皮随着呼吸轻轻起伏,嘴角似乎还挂着一丝满足的微笑。橘座不知何时也出现在“不动山号”舰桥,跳上了林小满旁边的控制台,蹲坐下来,金绿色的竖瞳望向星港外深邃的宇宙,尾巴尖极其轻微地、带着一种确认般的节奏,点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