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翠蓝柏的向帝 作品

第20章 培养手下

离开武馆的严振声不再考虑这边的事情,他骑着车来到了位于南城一处贫民窟的一进四合院。^墈?书`屋¨小^说^王¢ ¨首!发_

这是他在寻找王子龙的这半个月里顺手买下的,一共15间房间,里面已经住了10个人。

一对30多岁的中年夫妻,带着老父亲和儿女住正房,5个半大小子住厢房和倒座房。

就是到了新世纪,都还有因为各种原因活不下去的人,在民国这个时代就更别提了。

现在已经是冬天了,每天在街边冻饿而死的人,被市府组织的工作队一车车地往城外乱葬岗拉。

严振声也救不了所有人,他只能顺手稍微救下一些,再让这些被救的人为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靠一次救命之恩就让别人当牛做马,那会出问题的,以后很可能就恩人变仇人了。

他只是打算用救命之恩当纽带,用利益交换去驱使手下人做事,有来有往才能长久。

而救这些人花费的粮食和钱,对他来说几乎是零成本。

“老爷,您来了!”

在家里,另外3个人都能对严振声指指点点,但出了严家,他已经升级为老爷了!

“嗯,来了,叫上几个小子,去把外面的粮食搬进来。”

“是,老爷!”

李福贵是个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但还算孝顺。·w-e.n·x~u\e!t¨x?t-.*c`o\www.

为了给他爹治病借了高利贷,还不上的时候被债主找上门来,要把他的一对儿女拿去卖了。

因为拖了几个月房租,房东也准备把他家扫地出门了。

李福贵跪在地上求债主高抬贵手再宽限些日子,反而被打得鼻青脸肿。

严振声走街串巷时遇到这件事,替他还了那几十块大洋,还给他全家提供了住处。

现在他的工作是跟他老婆一起照顾那5个半大小子,每天给他们洗衣做饭,再监督他们看书习武。

5个人都是十一二岁的男孩,被严振声从街上捡回来的。

女孩子会被大户人家买去当丫鬟、童养媳,甚至被妓院买去当储备,但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没人要。

当儿子养怕养不熟,当苦力用性价比不如成年人,他们只能在街上做乞丐。

要么混入某些团伙里能混口饭吃保证活着,再慢慢往上爬,要么某个晚上在街边睡去早上就再也睁不开眼了。

现在被严振声捡回来,每天能吃饱穿暖,以后还能走正道,简直是天大的福分。

严振声每天都来给他们5个还有李福贵的儿女教书授课,增强他们能力的同时也观察他们的思想动态。+j.i_n?w-a!n`c~h/i+j/i?.^c?o!m!

经历了几个世界,他对人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些人是真的践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给他一碗饭吃他能把记你一辈子,给他一个饭辙(工作)他能把命卖给你。

这种人才是严振声最想要的手下,用金钱和一点感情就能换到忠心。

但这世上也确实有天生的坏种,文化教育是教不好的;也有人完全只看利益,感情和恩情屁都不是。

这两类人都是要及时剔除的,免得培养起来恶心自己。

既然开始培养手下了,这么几个当然是不够的,严振声还准备在东城、西城和北城都各设置一个据点,每处都安置10来个人。

培养几年之后给家里和沁芳居安排几个随时听用的,其他人都散到各行各业去,做自己的耳目和触手。

以前对这个时代没有切身体会,只想做个小财主,苟一苟也能过去,但时势所迫,目前看来还是要培养一点自己的势力才行。

“老爷,东西都搬进来了,您还有什么吩咐?”严振声在正堂喝茶,李福贵很恭敬地进来汇报。

“嗯,地窖开始挖了吗?”

“已经开始了,您要去看看吗?”

“不用,你们按我说的挖,挖好了我再去看。”

“是,老爷!”

这个院子是有地窖的,但在明面上,严振声是让李福贵他们在耳房里再挖一个隐蔽的。

接下来20多年局势混乱,有个隐蔽的地窖,不管藏粮食还是藏人,都能多点转圜余地。

“你爹的病好利索了吧?我刚才看气色不错。”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反正几颗磺胺下去药到

病除。

“谢谢老爷挂念,已经大好了,老爷大恩大德救了我们全家,我们全家的命以后都是老爷的!”李福贵说着已经说过好几遍的话,一边还想跪下去。

“行了,站好!我要你们的命干什么,你们办好我交代的事就是报答我了。”

“老爷您放心,我天天盯着这几个小的,谁敢偷懒我把棍子都打断!”

“行吧,你们两口子忙着,我去给他们讲课。”

严振声很坦然地受着老爷的称呼,没有搞人人平等那一套,现在还不适合。

他没时间去用人格魅力感染别人,有层级才能有威望。

也不阻止李福贵搞棍棒教育,在这个时代,摆脱了饿殍的命运,还不珍惜这种脱产学习的机会,那是真的讨打。

严振声的教学内容限定在数学、语文和历史,只是做一些通识教育,真要有脑袋灵光能脱颖而出的,送他们去上大学也未尝不可。

如果天资只是普通人,那么学点通识课程就足够用了。

上完两个小时的课,严振声转身回了沁芳居,没在这边吃午饭。

虽说是救了这一帮人,也准备培养成手下,但给他们的粮食可不是什么大米白面的,就是比市面上更细一点的玉米面而已。

因为几个小孩在长身体,每天还要锻炼,才额外每天供应2斤腊肉。

能吃饱,还能吃肉,对比别人家当然是顶好的伙食,严振声却不必在这里委屈自己的胃。

他也不是回沁芳居跟伙计一起吃饭,路上就拐进了八大楼之一的泰丰楼。

“auv,严爷,您来了,还是老规矩吗?”

“老规矩!”

“您先请上座!”堂头亲自把严振声引到一张桌子边,擦了桌椅之后才对着后厨高喊:“后边儿!贵客一位,茶水伺候!烩乌鱼蛋、葱烧海参、酱汁鱼、锅烧鸡啊~!”

“来了您嘞!”立刻就有小二端着茶水过来。

4个大菜都是泰丰楼的招牌,蔬菜都是有什么上什么,凑6个菜,都是正常份量,严振声一个人也吃得下。

这些老字号饭庄的堂头也算行业顶尖人才了,你只要来过一次,他就能记住你的名字和口味偏好。

一家饭庄要是没有这种级别的堂头,那都叫不上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