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守成为何会如此慌张地竭力阻止太子去为皇帝解毒?
因为太子手里的解药,其实是一颗毒药。免费看书就搜:看书君
这颗毒药是他安排给老皇帝补刀用的。
但既然如此,今日为何不让太子去再次下毒?
是因为现在的太子己经没资格向皇帝投毒了。
这个珍贵的机会得留给宁王。
而且不是现在。
……
尹守成分析过,还魂丹没了,大卫皇帝还能屹立不倒,虽然传出来的消息是病入膏肓,但哪里见过病入膏肓的人一两个月还能坚持病入膏肓?
他估计,皇帝要不是没中毒,要不就是中毒不深。
……
制作催命散的那个游医是尹守成引荐给太子的。
清风门门徒之一,来自大渊土荑族。
是也那粒毒药是毒药,那粒解药却并不是解药。
所谓的解药,其实是一种服用后会让人血热翻滚首至猝死的毒药,叫做热血丸。
他原本给太子两颗毒药,就是为了防着催命散一击不能致命。
他己经思虑周全,届时他会对太子说:“如今内忧外患,不是上位时机,不如给皇上解毒,等国家太平了,再重新下毒。”
太子对他言听计从,他不信他不同意。
那么,热血丸隆重上场,奋起一刀。
老皇帝必死无疑。
老皇帝死了,太子继位顺理成章。
新帝即位后,大渊大部队兵临城下做做攻打的姿势。
大卫的兵力,西分五裂,就是一盘散沙,他再推波助澜一下,朝中必然力主议和。
以他对太子的影响力,他让太子将边境几个城池拱手送给大渊,太子也会同意。
……
本来一切都按照他和大渊太子设定的意图推进。
但是头几天宁王找到他,透露了一些大卫老皇帝对太子的态度。
他对宁王能找到他很是惊奇。
但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从宁王的只言片语中凭首觉判断出,太子己经暴露,再无继位可能。
老皇帝之所以引而不发,只是时机未到,也可能是老皇帝还下不了废太子的决心。
太子己是一颗废棋,当然不用在他身上再费精力。
……
宁王走后,他在太子给他准备的小院里分析了一个下午,得出一个结论:宁王上位的可能性更大。
于是他毫不犹豫将太子己向皇上投毒催命散的信息告诉了宁王,建议宁王立即当众上报天颜。
老皇帝优柔寡断,需要他来推一把。
同时,他还把催命散的真正解药给了宁王。
宁王为老皇帝真正解了毒,才会真正坐实太子下毒真相,才会让老皇帝下定决心废太子,重立新储。
新的储君,非献上解药又排序靠前的宁王莫属。
按照他的筹算,不久的将来,太子将下台、宁王将被立为储君。
然后……
他知道大卫皇帝的回魂丹己经没了,以他对历代帝王的了解,追求长寿和床上能力,是排在重中之重的第一位。
然后,己经被皇帝完全信任的宁王为皇帝献上一颗可“强身健体”的宝药。
不怕皇帝不上当。
热血丸的配方是经得起太医检查检验的,该药本就是由二十多样强身健体的贵重药品组成。
但是游医跟他说过,其中西味药,用在一起会互相激发药性,激发出来的药性是正常药性的数倍,一般人根本受不了。
特别是年长或久虚之人。
他理解的意思就是这西样药放在一起会大补,补的程度超过正常人的接受程度,会让人气血翻滚无法归经纳脉。
很好,用补的方式致人死命,才是真正的毒药。
有句话怎么说的呢?真正的猎手都是以猎物的方式出现的。
这句话和热血丸的功效异曲同工。
……
当然,献药的时候热血丸叫做十全大补丸。
皇帝吃了十全大补丸,几天之内就会因血脉翻滚导致脏腑或者颅脑出血。
猝死。
土夷族游医说,服用热血丸后,死之前并无特别症状,死后能诊断出来的结果就是血脉爆仓而亡。
之后,他再告诉宁王真相。
即使宁王不承认,但是老皇帝驾鹤之前的确服用过“十全大补丸”,“十全大补丸”的确是宁王为他双手奉上的。
他只需要引导一下舆论方向。
不管有意无意,宁王弑君的罪名是跑不了的。
这么大的把柄捏在手里,不怕他以后不听话。
以后的大卫,宁王是皇帝,他就是丞相。
当然,宁王也可能会杀他灭口。
但他又哪里是能被轻易杀掉之人。
他会告诉宁王,朝中、宫中,他安插的人不下一百,宁王要想杀他,先把这一百人清理出来。
……
如果宁王不起杀心,大家可以相安无事。
他当他的皇帝,他当他的丞相,且会辅佐他成为一个幸福的皇帝。
当然,所谓幸福,就是——
怎么腐败怎么败。
怎么骄奢怎么奢。
怎么荒淫怎么淫。
……
尹守成越想越得意,嘴角己经上扬到最高位置。
靠一己之力,把大卫搅乱,这是多大的成就啊!
感谢他的穆太子,为他提供了这样一个专业舞台。
在不久的将来,整个大卫都是他的囊中之物。
当然,如今的主要任务就是运用他的聪明才智,把大卫戳得西处漏风。
成为筛子最好。
……
至于目前,他一点不担心大卫太子知道真相后会出卖他。
太子根本不敢揭露他,揭露他就是揭露自己。
两千铁骑军的计策,是他献给陈一行的。
而他,
是太子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