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外 作品

第255章 林如海上演忠孝‘戏段’

“外孙女拜见外祖母,向您问安。”

看到林黛玉向自己行礼,贾母这才回过神来,笑呵呵地摆手道:

“玉儿有心了,听闻你爹已经到了?”

林黛玉回道:“爹爹今日刚到京城,此刻正在外头会见二位舅舅呢。”

贾母听后,轻轻点头,随即朝着她招手道:

“好,快到我身边来坐。”

林黛玉愣住了,她上次听到这话,还是去年从南边回京,再次来到荣国府之时。

那时,贾母对她虽说也颇为关心,可后来听闻她维护沈蕴,态度立马大变。

自那之后,贾母便再未有过让她坐于身边的示意。

没想到,眼下贾母竟又再次让她坐于身边。

迟疑片刻,林黛玉还是起身来到了贾母身边坐下。

贾母则拉起她的手,仔细端详着,又嘘寒问暖,就如回到了当初林黛玉初进荣国府时的情景。

林黛玉心思细腻敏锐,渐渐也明白了贾母为何会有这般转变,多半是因林如海到来的缘故。

尽管贾母对林如海的态度也有些微妙,但林如海今日再次来到荣国府,贾母表面上总归要装出一副慈祥和蔼的模样。

这也让林黛玉愈发觉得,有父亲的相伴,才是她不可或缺的靠山。

若非如此,贾母必然不会有此态度转变。

同时,也让林黛玉看清了贾母的待人之道,从中汲取了不少经验。

过了好一会儿,见有丫鬟进来通禀:

“老太太,林姑老爷派人来传话,说是要拜见您,向您请示。”

贾母笑呵呵地摆手道:“请他进来相见。”

“另外,让三位姑娘都出来,认一认她们的林家姑父。”

丫鬟听后,便立即去传话了。

林黛玉也从贾母口中得知,史湘云已经回忠靖侯府了,只在贾家住了不到五天。

很快,三春姐妹先到了,她们早听闻林黛玉、沈蕴登门的消息,正想着出来相见。

只是她们毕竟是闺阁小姐,没有贾母的准许,还真不敢随意出来会客。

这时得到贾母的准许,便都立马来到花厅。

三人先朝贾母请安,随后又和林黛玉欢快地交谈起来。

“林姐姐!”

林黛玉也是一一回应她们,先是嘘寒问暖,又说起自己父亲林如海登门拜访的事情。

这事三春姐妹早听林黛玉提及过,并不意外,不过对于林如海这个姑父倒是充满了好奇,期待着与他相见。

毕竟此前,她们都只是听闻过这位姑父,从未见过这位极为神秘的姑父。

正说笑间,林如海、沈蕴翁婿二人一起步入花厅内。

林黛玉、三春姐妹的目光瞬间投了过去。

半晌,林黛玉迎了上去,先和林如海打了声招呼,随后和沈蕴并排,跟在了林如海身后。

对于沈蕴,三春姐妹自然再熟悉不过,因此,她们便也立马明白,沈蕴前面的中年男子,便是传闻中的林姑父了。

一时间,三姐妹都好奇地打量了林如海一眼,却也不敢多看,立马移开了目光,毕竟她们都是晚辈。

不过,她们三人的目光又都聚焦在了沈蕴身上。

尽管就几天未见,可三人还是觉得,和沈蕴已经许久未见一般。

若非当着贾母的面,她们倒恨不得凑到沈蕴面前说话。

而沈蕴也感受到了她们的目光,逐一回以柔和的目光,这更让三姐妹内心泛起了波澜。

尤其是迎春,粉脸霎时微红,贾探春更为大方些,表面上并无明显反应,只是芳心轻跳,而惜春则只觉得高兴兴奋。

就在三春姐妹与沈蕴目光交织、反应各异之时,林如海已然来到贾母面前,弓腰深深告罪:

“不孝婿林如海,叩见岳母大人!愿岳母…万福金安!”

“整整十五载,光阴如白驹过隙,如海竟未能亲至岳母膝下承欢问安,此乃不孝之大罪!岳母在上,如海今日特来请罪!”

说话间,林如海弓腰行礼,不敢直视贾母,语气沉痛而满是惭愧。

贾母看到他,下意识便想起了贾敏,十多年前,她亲眼目送着贾敏嫁给林如海,又陪着林如海南下。

如今再见林如海,贾敏却已与她阴阳两隔,不免伤心悲痛,苍老的眼中已渗出泪花,手微微颤抖,哽咽着说道:

“免礼,你能康复,上京来拜见于我,便已是万幸,何来不孝之说。”

林如海则接着说道:

“遥想当年,夫人尚在之时,岳母慈恩浩荡,待婿如子,当年一别,竟成永诀!如海每每思及,痛彻心扉。”

“更痛者,是夫人她…她竟先我而去,未能侍奉岳母终老,亦未能…亲眼见玉儿长大成人。”

“此皆如海未能护她周全之过,亦是如海…未能尽半子之责于岳母身前之罪!”

提及贾敏,林如海声音哽咽难言,眼中泪水滚落,强忍着悲痛。

跟在他身后的林黛玉听后,霎时泪如雨下,哭成了一个泪人。

沈蕴见状,心疼不已,也顾不得什么礼数,忙上前搀住她,小声安抚着。

又听林如海接着哽咽道:

“岳母痛失爱女,此心如刀绞,如海感同身受,更添万分愧疚,扬州路远,政务缠身,兼之沉疴难愈,几度生死,实难脱身。”

“虽年年节礼不断,书信往来,然终是隔靴搔痒,难慰岳母思女之情,难报岳母待婿之恩于万一!”

“每每念及岳母年事已高,如海却远隔千里,未能奉汤药于床前,未能解忧烦于片刻,如海…如海实乃不忠不孝之人!”

说到此处,林如海已是泣不成声,以袖拭泪。

贾母闻言,也是老泪纵横,跟着直抹泪。

林如海抬眼看她一眼,又接着告罪:

“幸赖天恩祖德,神明庇佑,皇恩浩荡,得贤婿蕴儿救我,如海才侥幸从鬼门关挣回一条性命。”

“病体稍愈,第一桩事,便想着至岳母座前,叩首谢罪!”

“十五载疏于定省,累岳母挂念,未能护佑夫人周全,致岳母白发人送黑发人。”

“小女黛玉,承袭了夫人之弱质,更兼失恃之痛,孤苦伶仃,如海自知福薄,恐难长久庇佑。”

“幸遇贤婿沈蕴,不仅救我于鬼门关,且多次护玉儿周全,救她于水火之中,他二人情投意合,两厢情愿,故,如海便未及时请示岳母您,直接定下了他二人的婚事。”

“此三罪如山,如海百死莫赎!岳母若要责罚,如海甘愿领受,绝无怨言!”

一番姿态放得极低,句句不离告罪之意,将这个时代士大夫追崇的忠孝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沈蕴看来,林如海这是演技大爆发了,就看贾母是什么反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