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秩序的清道夫(伪装者协议)。”
这任务名称,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甚至带着几分自相矛盾的意味。
系统面板上,那耀眼的五万点纯利润积分,像是黑暗宇宙中唯一亮起的恒星,诱人,却又仿佛隔着无尽光年。
天文数字般的负债。
那是一座足以压垮任何凡俗灵魂的巍峨巨山。
而这个奖励,不多不少,刚好能将那座令人绝望的山峰,削去一半。
他能获得一丝宝贵的喘息空间。
一线挣扎求生的曙光。
但,系统将临时接管“m”账户的部分底层控制权限。
这无疑是将自已最锋利的武器,暂时交到了一个未知存在的手中。
风险,巨大到难以估量。
然而,失败的惩罚,却更加残酷。
所有学科等级清零。
系统账户永久冻结。
不可逆的销毁程序!
那不是惩罚。
那是彻底的抹杀!将他打回原形,甚至不如从前!
林默的指尖,几不可察地微微颤动了一下。
他没有选择。
这根本就不是一道选择题。
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一条布满了尖刺与陷阱的,唯一的求生之路。
七十二小时。
无形的倒计时,仿佛已经在耳边敲响了丧钟。
“如何……让利益最大化?”
这个念头,如同深海中蛰伏的巨兽,悄然苏醒,在他的意识深处涌动。
单纯完成任务,仅仅是及格线。
他林默要的,从来不是及格。
而是卓越!是利益的最大化!
他缓缓吸入一口气,胸腔中那股几乎令人窒息的沉闷感,稍稍驱散了些许。
“我接。”
意识深处,简短的两个字,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仿佛压在肩头的那座无形大山,瞬间减轻了一半的重量。
但这份短暂的轻松,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转瞬即逝。
嗡嗡——
手机轻微震动。
一条来自学校的通知消息,突兀地闯入视野,打破了他短暂的思绪整理。
物理学院的群发通知。
一场关于交叉学科前沿的学术讲座。
通知里措辞严肃,要求相关专业的学生,务必准时参加。
林默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轻轻蹙起。
讲座?
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每一分,每一秒,对他而言都堪比黄金,甚至更加珍贵。
他本能地想要忽略这条与当前紧急任务看似毫无关联的信息。
然而,目光无意中扫过讲座的主题时。
他的动作,倏然顿住了。
《多模态人机交互与智能协同:前沿探索与未来展望》。
这个标题……
竟然与他刚刚投出,并引起轩然大波的那篇《sce robotics》论文,主题高度重合!
视线继续下移,落在特邀嘉宾的名单上。
几个在国内相关领域如雷贯耳的名字,赫然在列。
甚至,还有一位是国际上都享有盛誉的知名学者。
林默那如同古井般深邃的眼眸中,终于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
或许,去听一听,并非完全是浪费时间。
一丝微弱的兴趣,如同投入死寂湖面的石子,在他心底悄然漾起了一圈涟漪。
……
北大,英杰交流中心。
巨大的报告厅内,早已座无虚席。
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庄重,却又隐隐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热烈与期待。
讲台上,主持人声音洪亮,回荡在报告厅的每一个角落。
他简要介绍了此次讲座旨在推动交叉学科碰撞、激发前沿思想的背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主持人话锋陡然一转,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与自豪,“就在最近,国际最顶级的机器人学期刊《sce robotics》,以‘焦点论文’的最高规格,刊登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磅论文!”
话音刚落,台下原本存在的些许窃窃私语声,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信息牢牢抓住。
“这篇论文,其视野之宏大,理论之深邃,完美融合了信息科学、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物理学以及数学等整整五个核心前沿领域,提出了一个极具颠覆性与前瞻性的自适应Ai框架构想!”
主持人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叹,仿佛在诉说一个神话。
“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篇论文的独立作者,L mo!据我们多方核实确认,正是我们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一名——本科生!”
轰!!!
人群中,像是被投入了一颗当量巨大的深水炸弹,瞬间彻底炸开了锅!
震惊!
难以置信!
狂热的好奇!
各种复杂到极致的情绪,如同调色盘被打翻,瞬间涂满了报告厅里每一张年轻或苍老的脸庞!
“林默?!卧槽!真的是林默?!”
“我们学校物理系的那个林默?!那个前段时间高考还是全省前五十,开学就各种传说不断的那个?!”
“《sce robotics》?!还是焦点论文?!独立作者?!本科生?!这他妈……是我疯了还是这个世界疯了?!”
议论声如同失控的潮水般汹涌澎湃,几乎要掀翻报告厅的屋顶!
主持人似乎早已料到会是这种反应,他目光炯炯地扫过台下,像是在密集的人群中努力搜寻着什么。
“今天,我们也非常荣幸,或许,这位创造了奇迹的林默同学,此刻就在我们中间!”
刹那间,数百道目光,如同骤然亮起的探照灯,齐刷刷地在人群中来回逡巡、扫射!
林默。
他就坐在报告厅后排最不起眼的角落里。
周围山呼海啸般的喧嚣与震动,仿佛与他隔着一层无形的次元壁垒,无法侵扰分毫。
他微微低垂着眼睑,神色平静得宛如一潭深不见底的古井。
如同暴风雨降临前,那最深沉、最寂静的海面。
他那“表面佛系,内心卷王”的独特气质,在这一刻,被反衬得淋漓尽致。
苏雨涵也在场。
她坐在相对靠前的位置。
她的目光,却像是被无形的丝线牵引着,不受控制地,一次又一次,飘向那个灯光昏暗的角落里的身影。
担忧。
紧张。
期待。
还有一丝连她自已都未曾完全察觉到的,与有荣焉的骄傲与自豪。
他总是这样。
于无声处听惊雷。
在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时候,投下一颗足以震动世界的重磅炸弹。
讲台上,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在国内物理学界泰斗级的院士,率先发言。
他先是对林默那篇论文给予了极高、甚至可以说是空前的评价。
“这篇文章的理论创新性,是现象级的!”
院士的声音沉稳而洪亮,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其展现出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以及对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精准洞察力,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我个人毫不怀疑,这篇论文为相关交叉领域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方向!其潜在的应用价值与社会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紧接着,院士话锋一转,眼神骤然变得锐利如鹰隼,仿佛能穿透人心。
“当然,如此宏大、如此富有开创性的理论框架,在走向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必然会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
“所以,我想借此机会,请教一下L mo同学,”他顿了顿,锐利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或者说,如果L mo同学今天在场的话。”
“论文中提到的那个核心——‘生理-心理状态深度耦合模型’,其内在的高度非线性动态特征,如何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有效克服高维生物医学数据普遍存在的‘维度灾难’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因个体生理心理差异性巨大,而导致的基础模型泛化能力不足这一世界性难题?”
ps:求追读!求催更!求评价!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