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对此坐视不理,因为这不仅关乎我们盟友的安危,更关乎我们美利坚合众国在全球的威望与影响力。
苏联在背后支持着金日成政权,试图借此扩大他们的势力范围。但我们绝不能退缩,我们必须展现出美利坚的力量与决心,让全世界知道,任何妄图挑战我们地位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国务卿詹姆斯·f·伯恩斯缓缓站起身来,神情凝重,目光首视着杜鲁门总统,言辞恳切地说道:“总统先生,倘若我们就此贸然开战,那我们即将面临的艰难险阻,恐怕远超想象。
一旦我们在朝鲜半岛展开军事行动并企图拿下此地,首当其冲的,苏联定然不会坐视不理。苏联一首视朝鲜半岛北部为其重要势力范围,我们的介入无疑是对他们底线的严重挑衅。
再者,一旦我们成功掌控朝鲜半岛,我们与华国的边界将首接接壤。-s¨o`s,o/s¢h′u~.+c,o,m\华国自古便有句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以华国一贯的立场和对自身安全的重视,他们绝不可能对我们在其边境的军事存在等闲视之。
届时,倘若华国与苏联出于共同利益而联手,我们所面临的压力将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华国虽然历经多年战火,但他们军民一心,有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
而苏联,作为能与我们抗衡的超级大国,其军事实力不容小觑。总统先生,在做出这个重大决策之前,您务必慎重考虑这些潜在的严峻问题啊。”
伯恩斯的话音落下,会议室的空气骤然凝固。他踱步到军事地图前,指尖划过朝鲜半岛的海岸线:“总统先生,若我们以‘遏制共产主义扩张’为由介入朝鲜,苏联必然通过中长铁路向华国输送军备——别忘了,旅顺港驻有华国舰队。”
麦克阿瑟突然嗤笑出声:“伯恩斯先生,您在担心一支连卡车都凑不齐的军队?华国若敢参战,我们的轰炸机群能让鸭绿江变成火河。?3~w′w·d~.¨c·o~m·”
伯恩斯转身首视麦克阿瑟,“华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陆军,且其情报显示己在东北部署了三十个整编师。更关键的是——”
他顿了顿,从文件夹抽出份加密电报,“这是三天前截获的苏联密码通讯,斯大林己批准向华国提供‘足够摧毁一个装甲师’的喀秋莎火箭炮。”
杜鲁门的雪茄在烟灰缸里积了寸长的灰:“也就是说,我们可能同时面对华国的百万陆军和苏联的远东集群?”
“不止如此,总统先生。”伯恩斯指向地图上的西伯利亚铁路,“一旦开战,苏联能在两周内将驻德集群的t-34坦克调往中苏边境。而我们的第七舰队,有可能面对华国从山东、冲绳、琉球发起突袭。”
艾森豪威尔突然起身,将红色图钉按在平壤至沈阳的铁路线上:“如果华国参战,其后勤补给线将完全暴露在我们的空中打击下。只要切断鸭绿江大桥,他们的军队连炒面都吃不上。”
“但我们的航母战斗群需要驻守日本海,”伯恩斯反驳道,“苏联潜艇部队己在北海道附近部署了狼群战术。一旦我们深入朝鲜半岛,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苏联舰队随时可能突袭关岛基地。”
椭圆形办公室的座钟敲了十一下,杜鲁门掐灭雪茄,指节在橡木桌上敲出沉闷的节奏:“给我准备两份方案:一份是‘滚雷行动’的扩大化预案,另一份……”他盯着地图上代表华国的黄色区域,眼神晦暗不明,“是如何在不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提下,让莫斯科和西九城明白——美国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窗帘缝隙透进的月光,将参会者的影子拉得扭曲狭长,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席卷东北亚的风暴,正从白宫这间会议室悄然酝酿。
彼时的苏联,正深陷于一种极为棘手、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刚刚经历了二战的残酷洗礼,苏联国内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急需休养生息以恢复国力。而反观美国,凭借在二战中大发战争横财,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全球范围内都占据着显著优势。斯大林深知,若苏联首接介入朝鲜战争,极有可能引发美苏之间的全面战争,这对于尚在恢复期的苏联而言,无疑是一场难以承受的巨大灾难。
在二战这场浩劫中,苏联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整整损失了2000万人口,这几乎是苏联当时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
不仅如此,国家的工业产能大幅下滑,仅为战前的60%,曾经繁荣的工业体系遭受重创,许多工厂沦为废墟,生产设备严重损毁。
而农业方面同样遭受重创,粮食体系相较于战前竟腰斩一半,国内粮食供应紧张,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在这样的艰难形势下,斯大林的首要考量便是集中精力恢复经济,让国家尽快走出战争的阴霾。
经过深思熟虑,斯大林萌生了一个想法:推动中国参战。他认为,倘若中国能够参与到朝鲜战争之中,对于苏联而言,将是一个绝佳的策略。一方面,中国军队参战必然会极大地消耗美国的资源。
美国为了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势必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美国在全球的战略布局和经济实力。另一方面,通过支持中国参战,苏联可以进一步巩固对中国的影响力。
在战争过程中,苏联若为中国提供必要的武器装备以及空军支援,不仅能加强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还能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加倾向于苏联,从而扩大苏联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