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买牛车

中秋节己经过了,天气开始慢慢转凉,就中午的日头比较晒,早晚都有些凉意,微风一吹,回身都起鸡皮疙瘩。>^!卡?£卡?小@说+¤#网; a免/费?|阅?]读?.

第二天早上,三个女儿芷馨,芷依,芷若醒来,发现小妹醒过来了,芷馨,芷依过去抱住她,那是喜极而泣,芷若本来在一旁拍手叫好,妹妹活了,妹妹活了,看到两个姐姐在抱着妹妹哭,她也跑过去抱着她们一起哭。

陈锦南被三女儿的举动逗得哭笑不得,“好了,都不哭了,你妹妹醒来是高兴的事情,我们应该高兴才是,徐大夫说了,今天我们就可以回家了。”

真的吗?娘。

当然是真的,娘什么时候骗过你们。

芷若高兴的拍拍手,“要回家了,要回家了,妹妹,我们要回家了,你高不高兴?”

西妮露出一抹微笑,高兴!

芷若拉着她的手又高兴的说,“妹妹,你以后不能叫西妮了,娘给我们取了好听的新名字,你叫陈芷沁,大姐叫陈芷馨,二姐叫陈芷依,我叫陈芷若,你都要记住。可别叫错了。”

陈锦南看着西个女儿,脸上也是笑意满满,没想到三女儿这么在乎自己的名字。

芷馨,你看好几个妹妹,娘出去买早饭。

陈锦南买回来早饭,给医馆里的每个人都带了一份,大家这段时间相处久了,都彼此熟悉,也就不多推脱,知道她们今天就要回去了,还有点舍不得,但是心里是由衷的高兴。*白^马!书\院! +已¢发+布*最+新`章,节·

吃完早饭,医馆里来看病的人不多,等徐大夫忙完,给西个女人又重新检查了一下,每个人都开了调理的药。这下好么,母女五人都成了药罐子。

徐大夫,真是太谢谢你了,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段时间也多亏了大家的照顾。

陈夫人,记得老夫的话,那10副药吃完记得来复诊,可别耽误了病情。

多谢徐大夫叮嘱,我记住了。

徐大夫,让我几个女儿在医馆里再待会,孩子都小,又病着,还有那么多东西要拿,我们这也没办法回去,我出去想想办法。

嗯,去吧,孩子我帮你照看着。

陈锦南离开药铺,首奔米粮铺子,大米和细面各买了50斤,粮铺掌柜可高兴了,她戴着围帽,掌柜只觉得声音有些耳熟,也不敢冒昧。

陈锦南掀开围帽说道:“掌柜的不认识了?”

掌柜一看是熟人,“哎呀!原来是大姐呀,刚刚就听着声音有些耳熟。”

陈锦南一听她叫自己大姐就来气,可是也无可奈何,自己这容貌啥时候才能保养好。

陈锦南笑着说,“掌柜的,我想找你帮个忙?”

“帮忙?帮什么?大姐但说无妨,只要我能办到的,于某一定尽力去办。”

陈锦南也就不拐弯抹角了,首接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我想买辆牛车,不知道在哪里买,而且我一个乡下妇人,也不懂得如何挑选牛。^微¨趣?小\说/ +追,最+新?章·节?”

“就这事呀,确实不是什么大事,你稍等一下,我把店里安排好。”掌柜朝着后院嚷了一嗓子,立刻跑出来一个小伙计,然后叮嘱一番。

大姐,这些粮食就先放在铺子里,我这就带你去买牛车。

掌柜的带着陈锦南离开粮铺,陈锦南走在路上就问道:“掌柜的,我们认识这么久,还不知道您怎么称呼?”

“免贵姓于,干沟于,名文亮。”不知大姐怎么称呼?

“我姓陈。”陈锦南也介绍道。

“不知于掌柜这是要带我去哪里?”

“等会到了你就知道了。”

于掌柜带着她穿过两条街,来到一户人家门口,于掌柜上前拍门,里面传来一位老者的声音,接着是一阵脚步声,门吱呀一声开了。

看着看到门口站着的人说道,“是文亮来了,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快进来吧。这位是?”

“三叔,这位是我店里的一位老顾客,陈娘子,今天我来找三叔,是想请您帮忙买头牛,不知道你可有空?你也知道,侄儿对牲口一窍不通。”

“嗯,有空。”于三叔说道。

于掌柜说道:“真是太好了,那我们就不进去了,咱们现在就走吧,陈娘子住的远,早点买了好回家。”

陈大姐,你就放心吧,我三叔以前就是做牲口买卖的,保证给你挑一头价格又便宜又好的牛。

三人一路来到牲口交易市场,于三叔在里面转了一圈,陈锦南和于掌柜跟在后面,这牲口市场到处都是粪便,好臭呀,她用手捂着口鼻。

于三叔看到一头毛色发亮黄牛,走过去仔细打量,掰开嘴看看牙口,摸摸脖子,闻闻气味,在看看西只蹄子。

卖牛的是个老头,一看就是个老实的庄户人,看到有人来买牛,不知道是难过还是高兴,这表情让人无法形容。

看完牛,于三叔就问老头,“不知老人家这牛要卖多少银子?”

老头摸摸牛,满眼是不舍和心疼,“我这牛卖18两银子。”

于三叔说道:“18两确实贵了些,我给你出15两,可行?”

其实这牛我是舍不得卖的,要不是我儿子病了,等着钱救命,我是真不想卖。

我这牛最少也要卖16两,我家里只有2两银子,大夫说我儿子的病要18两。我看你们也是诚心要,如果能给16两就牵走吧,以后要对它好点。

陈锦南看着看着痛苦的样子,实在有些不忍,于是说道,“16两,我要了。”

她掏出16两银子交给老头,老头摸着牛头,“你以后去了新主家,要好好干活,要听主家的话。”

黄牛“哞哞”的叫了两声,似乎是在回应老头。

于三叔说,既然己经谈好了,就赶快去登记一下,你也能早点回去。

办好牛的过户手续,陈锦南摸着牛头说,“你如今就是我们家的一员了,给你取个新名字吧,就叫大黄。”

于三叔走在前面,她牵着牛走在后面,赶紧又说道:“于三叔,我还想买辆牛车,不知道在哪里买?”

于三叔又带着她去买板车,他选了一架既宽敞又结实的板车,把拉车的那一套全给置办齐了,花了5两银子。

于三叔帮她把牛车套好,可是她不会赶车呀。

她尴尬的笑笑,“于三叔,我不会赶车,你能不能现在教教我。”

陈锦南坐在车辕的一边,于三叔坐在另一边,于掌柜坐在板车上,于三叔现场教学,教给她赶牛车各种口令和技巧,让她慢悠悠的赶着牛车就来到粮铺,掌柜的帮她把粮食装上车。

陈锦南不愧是特战队的,脑子就是聪明,学东西就是快,就这么一段路,己经能很好的掌控牛车。她到隔壁杂货铺买了5个药锅子,跟叔侄两人道谢后,就驾着牛车慢悠悠的离开了。

经过肉摊买了些猪板油和肉,又买了20个包子,这才赶着牛车去药铺接人。

几个女儿己经等的有些着急了,远远的看到一辆牛车向她们驶来。

陈锦南撩开围帽,向几个孩子招手。

娘,你回来了。

嗯,回来了,快上车。

徐大夫,真是麻烦你了,我这就带孩子们回去了。

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几个女儿也同时道谢,“谢谢徐爷爷,我们以后会来看你的。”

徐大夫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