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尊贵之极
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
这座天宫,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宝玉装成。
金钉攒玉户,彩凤舞朱门;复道回廊,处处玲珑剔透;三檐四簇,层层龙凤翱翔,美妙至极。
莫说赵氏兄弟二人知道为何来到此处依旧沉沦如此美妙的景色之中。
即便郭荣在不知情的状况下魂魄被摄来此处,依旧被眼前仙境吸引,两只眼睛根本挪不开。
看见这一幕幕美妙景象,郭荣有一种本能的直觉,不似妖魔鬼怪作祟,更像仙人将他相召。
看着,看着,郭荣注意到那边站着三道人影。
他定睛一看,只见赵氏兄弟二人站在宫殿里,拥簇着一名头戴白玉冠,身着青丝道袍,脚踏太极靴,高大伟岸、雄姿英发的青年道人。
郭荣一看见这个道人,立刻被其身上气质吸引。
这个青年道人身上的气质很矛盾却又很自然。
矛盾的地方在于,其身上透露出睥睨天下之感,又显得很和蔼可亲。
虽然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在一个身上呈现,但是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却令人有一种步入了绿水青山自然中的感官。
仿佛,这个青年道人就是大自然的化身一般。
郭荣虽然不认识道人,但肯定认识赵氏兄弟。
按理说,他应该询问赵氏兄弟发生了什么事,他为何会出现在此处。
郭荣根本没有这么做,只是朝着道人作揖长长一拜道:“郭荣见过仙人。”
陈云打量了一下郭荣,观得这位即将成为后周第二任皇帝之人,来到此处异常镇定,他立刻知晓这是一个真正做大事的雄主,如果不是英年早逝,赵匡胤根本没机会改朝换代。
他很欣赏郭荣的风度,微微一抬手道:“免礼。”
郭荣很有礼数的直起身板,不亢不卑道:“敢为仙人,召郭荣前来,是有何要事吗?”
陈云指了指赵匡胤道:“我这学生你认识吧?”
郭荣一脸讶然道:“赵行首原来是仙人的学生,郭某倒是不知。”
他立刻意识到陈云用仙法将他召来究竟为何,很上路子的说道:“既然赵行首是仙人学生,那么今晚他所请之事,我定然不余遗力帮。”
郭荣可不是傻子,当然知道陈云有能力将他魂魄摄来此处,自然也有能力让他魂飞魄散,而陈云现在亲自出面,很明显是为赵匡胤出头,他不答应谁知道后果?
虽然眼前这个仙人看上去十分的和蔼可亲,但哪怕是有一丁点风险,郭荣都不会冒险去赌。
他知道他的命很重要,重要到可能关系到日后执掌一个庞大的帝国,影响无数民众的生计。
赵匡胤与赵匡义对视,脸上都露出古怪神色。
他们原以为陈云需要费一些口舌才能让柴荣答应所求之事。
没想到郭荣只是因为陈云相召来到仙境立刻就答应了。
这两位日后能成为宋朝的第一第二任皇帝,自然也不是短智之辈。
他们马上能猜想到郭荣内心深处到底怎么想的。
这让赵匡胤与赵匡义不由暗暗感慨,果然这个世界还是实力为尊啊。
令人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明明郭荣答应帮忙了,但陈云却摆了摆手道:“我今日召你前来,并非一定要你助我学生,而是更想令晋王你明白我学生的重要,如若你待会听完我的话,内心并不认可的话,大可以不用帮这个忙。”
嗯?
陈学究什么意思?
赵匡胤和赵匡义有点懵,不明白此番言语的含义。
陈云与他们思考的事情肯定有点不一样。
他深知一件事,如果郭荣因为自己将赵匡胤招入麾下,定不会重用。
那么赵匡胤肯定也不会如同历史记载的那样成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自然也就无法取而代之建立四百余年基业的宋朝。
陈云必须让郭荣知道赵匡胤的重要性,然后心甘情愿招入麾下,历史才不会改变。
郭荣也有些不解,不过他还是第一时间伸手道:“请仙人道来,我为何一定要帮这个忙?”
陈云微笑颔首,不急不缓道:“我望晋王将赵匡胤招入麾下有三因。”
郭荣洗耳恭听道:“哪三个原因?”
赵匡胤与赵匡义同样认真的听着。
陈云道:“第一因,我学生的父亲赵弘殷英雄善战、屡建奇功,在军中有很大威望,若是日后晋王有望登基,能获得赵弘殷支持,势必能排除许多觊觎,你觉得贫道此言对否?”
这个观点与郭荣不谋而合,他此前也是这么想的。
他颔首赞同道:“仙人言之有理,如今正值乱世,我若登基,势必会有一些人觊觎,若能得赵都指挥使支持,可避免此类的状况。”
赵匡胤与赵匡义知道陈云这个原因说的有道理,可他们知道光是这个原因,压根不足以让郭荣心甘情愿招赵匡胤入麾下。
果不其然,郭荣下一句话便道:“虽然吾很想得到赵都指挥使的支持,但仙人若说只是此因,便让我心甘情愿招赵匡胤入麾下,我很真诚回答,不够。”
陈云并未因此不悦,依旧面含微笑说道:“的确,军中威望高者并不止赵弘殷一人,若是晋王能得到其他人支持,一样可以坐稳皇位,但我这第二因,想必会令晋王觉得更有道理。”
郭荣道:“请道来。”
赵匡胤与赵匡义竖起耳朵,想听听陈云接下来会从哪方面当切入点。
陈云双手负在背后,缓步走到郭荣面前,道:“若我没有记错,那郭威之所以令你任职开封府尹,当储君培养,完全是因为他子侄早在几年前被后汉隐帝刘承佑屠尽,简而言之,你不是他的第一选择,乃至原本可能并不在选择的行列之中,他现在无奈,只有你这养子,只能被迫将你视为储君。”
也确实,郭荣是郭威无可奈何面对命运的妥协,而不是真正的选择。
郭威的亲人几乎全都死在了后汉隐帝的屠刀下,自然不存在血脉传承。
当然,也仅仅是几乎。
事实上郭威还有外甥李重进、女婿张永德还存活。
外甥有养子亲吗?
只要是个人都知道没有。
连外甥都没有养子亲,更别说外姓的女婿了。
另外,不论李重进,还是张永德,其实全都不适合当继任者。
李重进本身与郭荣存在权力矛盾,且缺乏治国才能,郭威肯定不会考虑。
张永德则是因为功绩和威望不及郭荣,若是强行被立为储君,即便日后顺利登基的话,大概率也会爆发一场内战。
因此,郭荣是目前看来最适合成为后周第二任皇帝的人。
又或者说,郭荣是郭威无可奈何之下利益权衡下的选择。
但凡郭威还有一个具有郭家真正血脉的儿子或者侄子,这储君的位置都轮不到郭荣来坐。
郭荣非常坦然的说道:“仙人所言不虚,陛下之所以立我为储君,的确是无可奈何选择。”
他口口声声称呼陛下,很显然存在很大野心。
这点在郭荣登基后将姓氏改回柴姓能看出来。
陈云继续说下去,道:“如今郭威年逾五十,看似好像已经很老,但男人即便活六十岁,依旧拥有生育的能力,贫道想请问一下晋王,若是郭威日后再生子,你这养子的身份地位,会不会显得非常尴尬?”
郭荣脸色微微一变,苦笑不迭道:“若是陛下再生子,只怕我就是季汉中的那位刘封。”
刘封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郡刘姓人家的外甥。
刘备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后,暂时安居于荆州。
因为当时他未有子嗣,于是收刘封为养子。
当时刘备已经四十岁,收刘封当养子很明显是准备视作接班人培养。
可惜这一切等到刘备四十七岁生长子刘禅以后发生了改变。
此后他找了各种理由将刘封驱逐出了季汉政治核心处,外派到了上庸,与孟达形成了相互掣肘。
至于最后的结果谁都知道,关二爷败走麦城,刘封与孟达没有及时救援,最后一个被刘备所杀,一个带兵投靠了曹魏。
刘备为什么杀了刘封?
根据历史记载来看,当时是诸葛亮进言,说考虑到刘封刚烈勇猛,刘备死后最终难以制服驾驭,于是劝刘备借此机会除掉其。
刘备因此赐刘封死,让其自尽。
明面上看,好像是诸葛亮提出来弄死刘封,但实际上只要是个人都知道,如果刘备没有有意无意透露过内心的想法,诸葛亮怎么会进言呢?
毕竟如果刘备不答应,日后诸葛亮肯定会被刘封记恨。
而刘封身为刘备养子,至少名义上是“嫡长子”,本该成为季汉的下一任掌权者,到时诸葛亮还能有好日子?
所以,弄死刘封,实则是刘备的心思。
郭荣如今的处境与刘封很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郭威暂时还没有亲生儿子。
这也是郭荣最怕的事情,一旦郭威以后生出来一个儿子,他储君的位置不保还是小事,只怕会落得和刘封一个下场。
郭荣脸色阴晴不定,不知道怎么回答。
陈云有意无意的说道:“若我是晋王的话,定然会尽快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而那些成名的武将,又或者其他高官,基本上都是郭威亲信,你想要将他们招入麾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赵匡胤不同,他如今官职并不怎么高,本身还是一个年轻的武将,并未进入到权力核心位置,不存在是任何人亲信的可能,若是你将他招入麾下,不就能当成亲信培养了吗?”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你把赵匡胤当成亲信培养,赵弘殷为了儿子前程,自然会铁了心支持,你说贫道言之有理否?”
赵匡胤与赵匡义一听,立刻意识到陈云说这番话击中了郭荣的命脉。
他们不得不承认,陈学究不愧是真正的仙人,智慧果然非凡人可比。
郭荣虽然内心很纠结,但明面上依旧不动声色,“仙人所言极是,只是你这第二个原因,实则依旧与第一个原因有关,并不能让我心甘情愿招赵匡胤入麾下,敢问第三个原因是何?”
陈云道:“第三个原因很简单,赵匡胤自幼随我练武、学习兵法,不仅自身武力过人,而且在对兵法精通之至,并非贫道夸奖自己的学生,他的军事水平即便放眼整个大周朝,也绝对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不信的话你可以考考他。”
这不是他胡乱吹嘘,赵匡胤军事水平的确很高。
自秦始皇开辟封建时代开始,赵匡胤的军事水平在历代皇帝之中,是能排得上前十之人,可想而知有多厉害。
赵匡胤站出身道:“晋王大可以考究属下。”
郭荣稍作沉吟,便道:“好,那我先考考你排兵布阵方面……”
他常年跟随郭威南征北战,自然也是精通军事之人。
郭荣先是问了排兵布阵,赵匡胤对答如流。
而后,他又问了军事体制、训练、兵役动员、军队调发与战时指挥、粮饷、兵器与马政保障等更方面。
这些问题,即便有些成名的武将,都未必能够全部应对。
结果令人讶然的事情是,赵匡胤不仅全都答的上来,而且每一个回答都让人满意到无可挑剔。
要知道如今赵匡胤如今不过二十五六岁年纪,经历的战争洗礼也并不是太多,居然可以回答的如此完美,当真令人很不敢置信。
郭荣听完赵匡胤的一系列回答以后,看向对方的眼神彻底变了。
他知道,赵匡胤如此才能,只要给一点施展的机会,一定能够展示出将帅之能。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任谁都知道能得到一个军事才能这么高的亲信,意味着什么。
自己这边的军事实力,极有可能会因为这个人上升好几个档次!
郭荣怦然心动,立刻看向陈云道:“仙人,即便没有前两个原因,光是匡胤如此军事才能,便值得令我倒履相迎,他所请之事,我心甘情愿帮了!”
闻言,赵匡胤与赵匡义不由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看向陈云的目光之中变得更加佩服与信服。
他们原本以为陈云是要“以武服人”。
谁曾想其将郭荣招来以后一点武力威胁都没有,只凭借三个原因说服对方心甘情愿收赵匡胤入麾下。
这一刻,赵匡胤与赵匡义才知道陈云的智慧究竟高超到何等地步。
陈云微笑着颔首道:“能让晋王心甘情愿招我这学生入麾下,贫道自然很是高兴,多谢。”
“不敢,不敢。”郭荣连忙客气的回应,然后他略带好奇抬起头询问道:“敢问仙人,你究竟是何方神圣?郭某与你聊了这么长时间,却始终未曾知晓仙人名号,实乃感到有些遗憾。”
赵匡胤与赵匡义不由竖起了耳朵。
他们其实也对陈云身份很感兴趣。
赵氏兄弟只知道陈云是青城山仙人,其他的一概不知,如今听到郭荣询问,自然想知道了。
陈云没有藏着掖着,“也罢,既然你问了,那贫道好叫你知晓,吾乃太上老君亲封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大帝、九幽拔罪道君陈朴是也。”
什……什么?
陈学究竟然是道教大帝与道君?
赵氏兄弟大为震惊。
与之一样震惊的还有郭荣。
这三人怎么都没有想到,眼前这位看似年轻的道人,居然拥有着如此尊贵与显赫的地位,乃是道教高阶尊神!
这一刻,赵匡义终于明白陈云先前为什么说郭荣不够资格让其亲自拜访了。
原来对方的身份地位竟然高超到如此地步,当真是尊贵之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