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布局

第848章 布局

清晨,晋王府。

郭荣醒来缓缓睁开眼睛。

他昨晚做了一个无比奇异的梦,梦见被一位自称为陈朴的道教大帝,摄入到了仙境天宫里。

一般而言,许多人醒来后不大可能记得梦境。

即便记得,对梦境中的内容也不太可能记清。

令郭荣无比疑惑的是,他不仅记得梦境中的内容,而且就连各种细节包括仙人的容貌,都记得一清二楚,仿佛这一切都烙印在灵魂深处,令他永生永世都难忘。

正巧符氏这个时间点也醒了过来,看见一旁的丈夫睁着眼睛蹙眉的模样,她关心的询问道:“夫君,大清早醒来,为何皱眉不止?”

郭荣皱着眉头道:“为夫昨晚做了一个奇异的梦。”

符氏道:“何梦?”

郭荣道;“我梦见一位自称叫做陈朴的道教大帝……”

他把昨晚梦境里发生的事情,一字不漏的仔仔细细说了一遍。

符氏听完以后并没有立刻发表意见,而是仔细思索了一下,然后这才说出自己的意见道:“你说的这位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大帝、九幽拔罪道君,我还真未听过名号,至于陈朴,我似乎在哪里听说过。”

郭荣好奇道:“你在哪里听过?”

符氏努力回忆了一下,“好像在我祖父那边听说过,当时他还是后唐大将,当时后唐的闵皇帝宴请过一位叫做陈朴的仙人……”

她把从祖父那边听到的事情仔仔细细讲了一遍。

无非就是陈云当时将一个酒杯分成两半,但是里面一滴酒都没有漏出来,还让酒杯完好如初,以及陈云吃了十斤酒、十多斤烤羊肉,从深海摄来活带鱼之类的事情。

这些事情本身就充满了奇妙的色彩。

郭荣一听,立刻意识到那位叫做陈朴的道教大帝拥有着神鬼莫测仙法,那么他昨晚做的梦,肯定也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一念至此,他眼神不由产生了变化,“夫人,如你所说,我昨晚确实被陈大帝召去了仙境,而那赵匡胤,也确实是陈大帝的学生?”

符氏微微颔首道:“若真是那位陈先生,夫君昨晚做的梦定然无错。”

郭荣目光渐渐绽放色彩,“赵匡胤不仅家世背景对我有利,现在又有一个仙人老师,看来我必须把他招入麾下。”

符氏深以为然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夫君,你要不今天进宫与陛下聊一聊此事?”

郭荣道:“我现在就去。”

说完,他立刻从床上爬起来。

……

另一边。

昨晚陈云寄宿在了赵匡胤的府邸。

与之一同寄宿的还有赵匡义。

这不,他清晨刚刚醒来,正在院子里闲庭散步的时候,那赵匡义就凑了上来。

“陈学究,你这么早就醒了?”

赵匡义没话找话道。

陈云双手负在背后,看了他一眼,笑道:“贫道无需睡眠,倒是你正在长身体,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赵匡义语气巴结道:“难得学究你来到此处,我想多跟你学习一下,故而特地早早起床,只为了能得到你的教诲。”

他昨晚得知陈云的真实身份是道教大帝后,早已经敬畏的不行,此刻当然显得尤为的巴结了。

陈云眨眼道:“你想得到什么样的教诲?法术就不要再谈了,许多法术都要有法力才能施展,而修炼法力的法门,在我道教各门各派都是不传之秘,若是你想学点其他的,诸如排兵布阵,贫道略懂一二,可以教教你。”

本来他处理完昨天这件事,其实就已经可以离开了。

那么陈云为何没有离开?

原因很简单,他知道赵匡胤已经到了关键时期。

根据陈云对历史的了解,以及凭借无上妙法窥测到的未来变化,郭威最多到明年年初就要挂了,到时候柴荣会继位。

他要保证赵匡胤在柴荣手底下能够受到重用,乃至趁着柴荣还能活几年的时间里多建功立业,在军中树立足够的威望,那么等到几年后柴荣驾崩了,赵匡胤也能顺理成章陈桥兵变,成功建立大宋朝。

一旦大宋朝建立了,那么这一次的封神之战,就要进入到尾声阶段。

虽然要进入尾声阶段,但是局势将变得紧张,毕竟现在还有诸多的小国林立,比如南唐。

陈云要帮助赵匡胤发动一系列的战争,并且打赢,成功平定中原定鼎天下。

这一切除了需要他派遣门人弟子相助之外,肯定还要帮助赵匡胤获得足够多的权势。

因此,陈云这几年的时间,不出意外是不会离开开封府了。

没办法,他身为道教大帝哪怕犯一些错误是不会受到谴责,但是他的授业恩师钟离权还羁押在天牢里,他需要挣得足够多的战功,让恩师脱困而出。

不然的话,陈云当真不想卷入到封神之战中。

他其实对于成为不成为道教大帝并不是很重视。

陈云重视的只有恩师,毕竟如果按照天律,他不想办法替恩师将功赎罪,那么钟离权可是要被分形的。

既然留在这了这里,陈云肯定要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做。

比如眼前的赵匡义,这厮在历史记载中内政倒是搞得不错,唯独对外军事上不怎么行。

陈云琢磨,自己是否能够趁着这几年教教这厮军事上的知识,让其尽可能别成为高粱河车神。

赵匡义无奈道:“晚生对于军事不怎么感兴趣,学究,你能不能教点别的?”

陈云对于对方的“不上进”一点不气恼,反倒是笑眯眯反问道:“你想学点什么?”

赵匡义一脸认真道:“我希望以后能够成为让普天民众安居乐业的好官,所以还请学究教我如何成为一个好官。”

陈云认真盯着赵匡义的脸庞看了半晌。

说实话,赵匡义除了对外战争不行,其他方面在历朝历代皇帝当中,绝对都算得上优秀的那种。

就拿最直接的经济来说,如果不是赵匡义打好了地基,大宋朝根本不可能成为封建时代经济最好的朝代,而且还是没有之一的那种。

大宋的经济好到了什么程度呢?

这一点可以从侧面看出来,比如大宋朝最巅峰时期的疆域只有三百一十五万平方公里,大部分时候只有两百八十万平方公里,但是人口最巅峰时,却达到了恐怖的一亿多。

要知道唐朝面积最巅峰时一千两百三十七万平方公里,人口最高峰时也不过才八千万。

一个仅仅两百八十万平方公里的朝代,却养活了一亿多人口。

由此可见,大宋朝的经济好到了什么程度。

而造就这一切繁荣景象的打地基者,正是眼前这位被后世戏称为高粱河车神的赵匡义。

陈云稍微一琢磨,便道:“好,那我就教你如何成为一个造福万民的好官。”

赵匡义对此似乎真的非常感兴趣,忙道:“多谢陈学究愿意教授晚……学生,我定然会努力学习,不辜负学究的厚爱。”

陈云笑了笑,“学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事情是要学以致用,我希望你能把接下来我教你的知识,以后能运用好。”

赵匡义中气十足道:“学生定然不会辜负学究的期望。”

于是,接下来一整天的时间,陈云都在教对方如何搞好国民经济,以及处理内政之类的。

乃至在展开教学的时候,陈云还有意无意教对方一些帝王权术。

他希望赵匡义以后成为皇帝后能够爱民如子,嗯,不是南北朝那种爱民如子。

……

一整天时间很快过去了。

陈云对赵匡义展开的教学,也在日落黄昏的时候落幕了。

“今天就教到这里。”

书房里,陈云站起身道:“你若是感兴趣的话,明天可以再来学。”

赵匡义学习了一整天的时间,按理说应该很疲惫,然而他此刻虽然流露出疲惫之色,可精神却显得十分振奋,“学究,你今日教的这些令学生获益匪浅,我明日一定会继续跟你学习。”

陈云看了看外面,“行,你兄长回来了,似乎带回来一个喜讯,我们现在出去恭贺下他吧。”

赵匡胤暂时还是东西班行首,每天需要很早入宫任职。

另外,他这几天时间里,需要和下一任行首进行一些工作上的对接,自然大清早就出门了。

陈云与赵匡义一边聊着今天的教学,一边朝着外面走去。

不多时,来到了外面。

正巧赵匡胤从大门外面走进来。

他的脸色显得有一些兴奋,似乎今天遇到了什么很高兴的事情。

虽然如此,但是赵匡胤在看见陈云的一瞬间,还是立马行礼打招呼道:“学究。”

陈云微微颔首道:“回来了?看你满面红光,难不成有什么喜事吗?”

他其实知道什么事情。

修为到了陈云这种地步,诸天万界发生的事情都能感应得到,更何况一个小小的汴京而已?

赵匡义朝着兄长望去,也想知道是不是有喜事。

又或者说,他想知道赵匡胤的喜事,是不是他心中猜测的那一件。

果不其然,下一刻赵匡胤一脸振奋的说道:“昨日学究帮学生出面,今日晋王就进宫面圣,将我招入了麾下。”

赵匡义大喜,“如此说来,兄长不要离京了?”

赵匡胤哈哈大笑道:“肯定不用离京了啊,这一切多亏了学究出面,否则恐怕这几日我就要赶赴滑州任职了。”

说到这里,他一脸认真朝着陈云深深一拜道:“学究,多谢。”

陈云摆摆手道:“我只是给了你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实则能让晋王把你招入麾下,还是你自己的本领。”

赵匡胤道:“我这一身本领几乎全都是学究传授,若没有学究,哪有我今日?”

他倒是很显得感恩图报,一点都没有忘记今时今日的地位哪来的。

陈云与赵匡胤闲聊了几句。

随后,赵匡义问道:“兄长,晋王招你入麾下,所任何职?”

提及此事,赵匡胤显得更加高兴了,“晋王令我成为开封府马直军使。”

这绝对是一个不错的职位,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副师长或者旅长级别。

要知道赵匡胤如今不过二十五六岁,便能在军中获得如此高的职位,任谁都知道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最重要的事情是,这个马直军使还不是一般的马直军使,而是开封府的马直军使。

开封府是什么地方?

这可是后周的京师重地啊!

可以这么说,赵匡胤这一次绝对是一步登天了。

陈云很为对方感到高兴,不管怎么说,赵匡胤都是自己一手教导出来的学生,他一边恭喜对方,一边教诲道:“能成为开封府的马直军使自然是一件好事,不过你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切勿骄傲自满,暂时一定要以晋王马首是瞻,当然,可以的话,尽可能多结交一些有能耐的武将,兴许会对你以后有所帮助。”

赵匡胤忙道:“学生一定牢记学究的教诲。”

陈云嗯了一声道:“去跟你夫人报报喜吧,我和匡义还有点事说。”

赵匡胤道:“善。”

随后,他兴匆匆朝着内院走去。

陈云看了一眼赵匡胤的背影,对此当真是满意到了极点。

说实话,能处理好这件事,对于日后封神之战绝对很重要。

因为陈云知道,一切熟知的历史还没有改变,自己可以掌控。

如果历史改变了,他就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推演未来变化,还不一定能够推演的准确,毕竟其他的半步大罗也想参与到封神之战分一美羹,肯定会颠倒天机。

现在历史没有改变,不论那些半步大罗怎么颠倒天机,都不会让历史的滚滚车轮,脱离自身掌控,难道不是喜事吗?

陈云对此满意的同时,也开始琢磨后续的事情了。

虽然如今的赵匡胤成功留在开封府任职马直军使,但是他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势力。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义社十兄弟,暂时性还没有。

义社是赵匡胤发动兵变代周建宋的基本力量之一。

陈云觉得,得想想办法,让赵匡胤获得这股政变的基本力量,那么一来,自己对于未来的掌控才能更为有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