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底线

第三百五十五章 底线

陈远志佯装思索了片刻,这才缓缓开口说道:“第一批招工大概需要50个人,工资每月30元起,而且有星期天。?k¢a/n/s+h.u!w^a?.·c¢o′m?”

他心里明白,起步价不能定得太高,否则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了。

唐金柱愣了一下,疑惑地问道:“还有星期天?”

“没错,星期天工人们可以休息,要是愿意的话,也可以回家干点杂活,但工资最低每月30元不会变。”

唐金柱在心里快速盘算起来,一个月三十块,还有星期天,算下来,一天差不多能有一块二三毛钱,这工资着实不算低了。

要知道,他们村有几个去城里当学徒工的,一个月才挣18块钱!

这都快翻了一倍啊!

不过,唐金柱这人老奸巨猾,觉得既然陈远志能给出这么高的工资,说不定还能再往上抬一抬,于是便满脸堆笑地说道:“30块确实不少,可咱这儿毕竟是农村,一到农忙时节,大家都得回家种地,这会不会耽误厂里的事儿呀?”

陈远志微微一笑,说道:“唐村长,我理解,我自己也是农村出身。这样吧,麦收的时候,能放假我尽量给大家放假,如果实在放不了假,就额外再发一笔麦收奖,一次10块钱。”

稍作停顿,陈远志又补充道:“秋收的时候也照此办理,让工人们没有后顾之忧。”

之所以提出麦收奖和秋收奖,是因为前世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乃至九十年代初,一些企业就推出了这项福利。?/卡&卡?小?1说ˉ网-§ .更o?^新d:§最?全′

像建筑安装这类公司,招收的农村工人比较多,每到农忙时节,就人心不稳,都想回家帮忙,所以才想出这个办法。陈远志不过是把这项奖励提前实施罢了。

但唐金柱并不知情,还以为是陈远志出手格外大方呢。

他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声音都有些颤抖:“你说的是真的?”

老天爷呀!

谁能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当着工人还能回家收庄稼,要是不回去还能额外再拿一份钱!

就连他自己听了都心动不已。

陈远志笑着说道:“当然是真的,不过我也有个要求。”

我就知道没这么简单!

唐金柱在心里默默吐槽了一句,然后问道:“啥要求?”

陈远志说道:“其实也算不上什么苛刻的要求,招工的标准是年龄在18到30岁之间,身体健康。要是有一技之长的,年龄可以适当放宽些。”

“我还以为是啥大不了的事儿呢,原来就这呀!”

唐金柱松了一口气,随即满脸笑容地说道:“这都不是事儿,俺们官街的人都实在,肯定不会给你弄些老弱病残滥竽充数。”

陈远志微微一笑,说道:“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

“行!”唐金柱一口答应下来,然后伸出三根手指比划着,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说道:“那这个钱……”

“咱们先签合同,然后去丈量土地,等完事去土地所把章盖了,钱马上就给你。§?¢齐%?盛/小.x说¨.网¨¢2 ??+首|?发?”

陈远志想着趁热打铁,赶紧把事情敲定,省得日后麻烦。

“行,我这就去喊两个人来先丈量土地。”

唐金柱也巴不得早点把这事办成,于是急急忙忙地去喊了两个人过来。

当然,这两个人都不是一般人,一个是村支部书记,另一个是会计。

这么重大的事情,自然不能村长一个人说了算,这两位必须在场,不然以后肯定会出乱子。

还没等陈远志开口,唐金柱就主动把各种条件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村支书和会计一听,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一个臭水坑,居然能卖这么多钱,还能从村里招工,这简直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还要啥自行车!

几个人拿着尺子,沿着臭水坑仔细丈量了一番,最终确定,除去李老六之前占的三处院子,总共还有六十三亩七分四厘地。

唐金柱装作大方的样子说道:“那四厘就不算了,你给……”

话说到一半,他突然卡住了,尴尬地扭头问会计:“吴建国,应该是多少钱来着?”

吴建国在心里默算了一下,说道:“六十三亩七分乘以一百,等于六千三百七十块。”

“对,六千三百七十块。”

唐金柱眼睛盯着陈远志随身带的绿军挎,眼神中满是热切,问道:“你现在身上带钱了吗?”

陈远志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现在先不急,咱们先去土地所把申请表搞定再说。”

唐金柱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对对对,你要不提醒,我差点都忘了!”

随后,陈远志跟李老六交代了几句,便和唐金柱三人一同前往土地所。

土地所就位于镇政府里面,地方非常不起眼,只是一间很小的房子,里面只有一个所长,还有一个负责跑腿办事的。

可以说就是个没什么油水的清水衙门。

没办法,那个时候盖房子的人少之又少,也没人想着建厂办企业,就这两个人整天都闲得没事做。人再多的话,连安置的地方都没有。

几个人走进镇政府,刚把车停放好,恰好李红旗从环山村回来。看到陈远志的时候,他颇为惊讶。

“陈皮,你来这儿有事?”

李红旗向来公私分明,除非是办公事,平时一般都骑着自行车。

此刻他从车上下来,一边和陈远志说话,一边打量着唐金柱和吴建国三人。

作为大村的村干部,唐金柱三人自然也认识李红旗。

不过,李红旗见面先问陈远志,他们也不好贸然搭话,只能在一旁笑着看着。

陈远志笑了笑,说道:“我来土地所办理土地使用申请表。”

李红旗吃了一惊,问道:“你们已经谈妥了?”

在他看来,这么大的事情,肯定得谈上好几天,没想到陈远志动作如此迅速。他就和玉竹姐聊了一小会儿,这事儿就谈成了?

陈远志笑道:“谈妥了,申请表盖上章就给钱。”

李红旗愣了愣,又问道:“不考虑汤屋街了吗?”

陈远志笑了笑,说道:“暂时不考虑了,刚好官街省道旁边有个臭水坑,我打算把它利用起来。”

“哦,原来是这样啊!”

李红旗恍然大悟,怪不得谈得这么快,原来是利用闲置的臭水坑,这自然就快多了。

但他随即又想起陈远志不止要建一个厂,于是问道:

“那调料厂呢?也建在官街吗?”

陈远志摇了摇头,说道:“暂时先建建筑公司,调料厂的事儿晚几天再说。”

“这是为什么呢?”

李红旗惊讶地问道。

“做事得一步一步来嘛!”

有句话陈远志没有说出口。

其实他心里还是倾向于在汤屋街建调料厂的,如果建在官街,环山村招来的工人上班就太远了,不太方便。

但这话不能明说,不然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他非汤屋街不可,到时候趁机坐地起价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