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孟兰迷之自信,她甚至已经忘记了,前世自己对待陈远志有多绝情,只记得陈远志曾经很爱她,还追到城里。*l_a~n!l^a?n,g?u*o`j′i^.?c~o-m+
这一世,只不过是前世的延续。
陈远志应该依然深爱着她才对。
只能说,美梦编的太过完美,连她自己都相信了。
周腊梅微微皱眉,“关键是不知道陈皮什么时候回来,反而是小芳……”
最近小芳几乎每天都会来,可以说已经融入了这个家庭,周腊梅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节外生枝,所以对孟兰很排斥。
孟兰心里暗暗把老太婆骂了几百遍,脸上却装作楚楚可怜的样子,“奶奶,我就等到陈皮回来,如果他让我走我就走好吗?”
只要他回来,自己就向他倾诉这些年的相思之苦,只要他稍微表达出一点点意思,自己半推半就的就答应他。
不到半天时间,孟兰的底线已经一变再变,总之她是必须拿下陈远志的。
时间不等人啊!
再过几天陈远志和小芳就要结婚了,一旦小芳得知她在这里,必定会想方设法排斥她,她只能妥协。
矜持什么的就算了。
一旦陈远志结婚,难度会成倍增大,她再强行介入,就会变成人人唾弃的第三者插足,到那时候可就不好听了!
周腊梅抬起眼皮睨了她一眼,淡淡的说,“你不是来怀旧么?何必非要住我家?别不是有其他心思?”
此时此刻,周腊梅对孟兰已经有些不喜了。*求?书^帮¨ ·芜¢错^内-容!
或者说,她已经看穿了孟兰的心思,绝对不止是怀旧这么简单。
孟兰不由一滞,心说老太婆你管得可真宽!
我来这个破山村,当然是有目的的,要不然我疯了,闲着没事来这找苦吃?
但是这话怎么回呢?
孟兰感觉压力山大。
晃了晃心神,孟兰才组织着词汇缓缓开口,“奶奶,我自然是来怀旧的,不过,在我的记忆里,陈皮是最重要的一环,以前在这里插队,他是对我最好的一个,他在我心里的位置自然和别人不一样,您说是吗?”
这话说的滴水不漏,还隐隐带着一丝提醒的成份。
我在你孙子心里的位置可不一样,你要把我撵走,等他回来会不会怪你?
听她这样说,周腊梅一时间还真有些拿不定主意,心里一动,看向玉竹。
“玉竹,你觉得呢?”
玉竹一直没插言,但却一直在思考,此时微微一笑,说道:“奶奶,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不如等陈皮回来?”
孟兰眼前一亮,“他什么时候回来?”
玉竹淡淡一笑,“他去洛邑送货去了,昨天没回,今天肯定回。~优′品¨晓?税_惘` \已^发\布¨嶵?欣~漳\截`”
“哦,那我就在这里等他。”
孟兰已经不想过分讨好这一家人了,只要表面上过得去就行。
反正最终还得陈远志说了算。
玉竹和周腊梅互相看了一眼,心里都略微有些不耐烦,不过都没有说什么。
玉竹微微叹口气,“奶奶,我去牲口院了,您不妨去门口坐坐,这会儿日头挺好的。”
周腊梅笑呵呵的说,“去吧去吧,我也正想去晒晒日头。”
周腊梅和玉竹姊妹几个先后出了门,等于把孟兰给晾那了。
虽然家里还有陈秋梨和两个孩子,但是孟兰见她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倒也不好硬插进去,只能干坐着。
“大姐,我感觉孟兰这时候来肯定没好事,干嘛不把她撵走?”
陈木蓝心里藏不住事,走出门没多远就迫不及待的问。
玉竹无奈的笑了笑,“你说的我都明白,不过,咱弟那时候有多稀罕她,你也知道,我怕咱弟回来……哎,先看看再说吧!”
陈木蓝翻了个白眼,“再稀罕也是以前的事,她都走好几年了,这会儿又回来干啥?”
石竹若有所思的说,“咱们是不是想多了?她回城这几年,应该找对象了吧?”
“那谁知道呢!咱们又不能跑去调查!”
陈木蓝冷笑,“我觉得她肯定是后悔了,觉得咱弟好,想跟咱弟重归于好!”
玉竹微笑,“你倒是对咱弟有信心。”
陈木蓝得意的一挑眉,“那是,天底下就没有比咱弟更好的男人,也就是他是我弟,要不然我抢也要把他抢回家!”
石竹嘴角抽了抽,“陈木蓝,你疯了,他可是咱弟!”
陈木蓝嘿嘿笑,“我就是打个比方,比方知道不?”
石竹无奈的捂着额头,“服了你了!”
这时,玉竹浅浅一笑,“咱们就别瞎操心了,咱弟是个有主意的人,不会因为她轻易改变。”
石竹和陈木蓝一起点头,“确实,咱弟主意可正了,不过小
芳要知道了,会不会不高兴?”
“是呀,过几天就结婚了,小芳要不高兴咋办?”
姐俩明显都很担心。
玉竹微微摇头,“我相信不会,你们平时都看到了,小芳眼里都是咱弟,不会轻易反悔,而且我刚才看到奶奶去村口了,应该是去等弟弟回来,提前和他通个气。”
陈木蓝嘿嘿笑,“还是奶奶老奸巨猾……”
话没说完就被玉竹打了一巴掌,“瞎说什么?哪有这样说奶奶的?”
她打的一点都不疼,不过陈木蓝还是揉了揉脑袋,哼哼着说,“咋啦?我说的有毛病吗?”
玉竹哭笑不得道:“老奸巨猾是形容坏人的,是贬义词。”
陈木蓝眨巴眨巴眼睛,讪笑着说,“我又没读过几天书,都是从电影上看的,我哪知道是形容坏人的?”
玉竹无奈的说,“以后有空还是读些书吧,要不然闹笑话。”
陈木蓝干笑着说,“大姐,我可没有你那么有耐心,总共就上到小学二年级,认的字还没有我吃的米多,我倒是想读,但是字认识我,我不认识它呀!”
爹娘去世以后,她们家一落千丈,家境贫寒,缺衣少食,哪还有钱去读书,陈木蓝勉强上了两年小学就辍学回家,帮家里干活了。
石竹比她好点,也只上到小学三年级。玉竹是识字最多的,上到初中毕业。
可惜,后来遭遇困境,她父母双亡,年幼的她便主动承担起养活弟弟妹妹的责任,没有再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