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六连忙做出保证,“大姐,你们放心,我会对秋梨好的。”
陈远志微微一笑,“大姐,二姐,你们放心,有我在,他不敢的。”
这话是用开玩笑的口吻说出来的,四周的人都笑了,但是没有人怀疑他的能力。
就算李老六不是本村的,陈远志想整他有的是办法。
李老六连说不敢,陈秋梨则下意识的看向陈远志,只见他面带笑容,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与鼓励的光芒,不由得安心了许多,擦了擦眼泪说,“我知道。”
正说着,忽然响起两声惊天动地的响声,这是男方在放铳。
铳是一种老物件,通常是两管或者三管,里面装上土制的火药和炮捻,在迎亲等环节鸣放“铁铳”,通过声响增添喜庆氛围,寓意驱邪、热闹。
和鞭炮类似,但是劲更大,放的时候震耳欲聋,哪怕是捂着耳朵,都能震的嗡嗡响。
这时候放铳,代表着催促上轿的意思。
玉竹脸色微变,低声说,“秋梨,该上轿了。”
陈秋梨眼眶再次湿润,闷闷的叫了一声,“大姐!”
玉竹温婉的笑了笑,“去吧,这是喜事。”
“嗯。”
新娘子上了轿,还有把轿门的。
把轿门的正常来说都是娘家侄子,但陈远志还没有结婚,只能从亲戚朋友那里找。
陈远志决定让狗剩家儿子顶上,狗剩他娘是搀家,周全和狗剩兄弟都是送客,有人照顾,不会有啥问题。
陈远志把车摇着,花轿启动,吹手边走边吹,嘀嘀嗒嗒,好不热闹。
出了村就不用吹了,到汤屋街继续。
当地的风俗就是这样,有人的时候就吹,没有人的时候就歇着。
就这样,走走停停,到官街已经十点半了。
刚进村不久,忽然有人拎了一条板凳出来,横在路中央。
有人大声吆喝,“唱一段,不唱不让走。”
这是当地的风俗,叫拦花轿,不要钱,但是要吹手表演一段,不然不放行。
于是只能停下来,由一个女的唱了一段戏。
吹手有很多曲目,红事和白事是不一样的。
红事一般唱“风雪配”,“大登殿”,“西厢记”等,都是比较喜庆的。
而白事一般都唱“秦雪梅吊孝”,“泪洒相思地”,“三哭殿”等悲剧。
今天唱的就是“风雪配”,陈远志以前不爱听戏,但是时隔多年,居然觉得挺有滋味的,于是也饶有兴趣的听了起来。
拦花轿的人倒是挺自觉,唱了一段就放行了,但是往前走一个路口,又有人拦,只能接着唱。
就这样走走停停,总共不到二里地,走了快一个小时还没到地方,周全有些着急了,凑到陈远志跟前,小声说,
“陈皮,走的太慢了,怕是会影响吉时。”
陈远志抬头看了看日头,说道:“你跟男方夹毡的说一声,等这段唱完,别吝惜烟,多给周围的人散散,另外叮嘱放炮的和放铳的,及时放几个,让他们放行。”
陈远志不认为自己迷信,但事关二姐的幸福,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必须在吉时按时下轿,完成婚礼。
夹毡的是男方的叔或伯,相当于迎亲的主事人。
夹毡通常是红毡,主要作用是在新娘上下车时,将红毡铺在地上,避免新娘脚沾泥土,同时象征着“红红火火”。
夹毡的行为既体现对新娘的尊重,也寄托了对新人婚姻美满的祝福,是当地婚俗中传递美好愿景的仪式性环节。
夹毡人还得看着时间,吹手几时吹,都要受他暗示,总之是不能耽误吉时。
于是周全上去和夹毡的嘀咕了几句,夹毡的表示明白了,随即偷偷把放炮的和放铳的叫过去,叮嘱他们眼色放活点,该放炮放炮,该放铳放铳。
因为放的时候多少有些危险,人们都要远远的避开,花轿趁机启动,加上不停的散烟,终于准时到达目的地。
到地方之后,还要继续演奏,有很多人跟着看热闹。
男方的迎宾早就等在门口,但并不是等着送客,而是在送客即将到来时,到路口迎接,然后再一起走回去,以示尊重。
到了家门口,送客被迎进去,吹手则停在门口,继续吹。
这一次演奏时间会稍微长一点,但是有专人盯着,绝对不会超过十二点,并且还要预留出新娘子下轿的时间。
陈远志今天是主送客之一,同时充当司机,因为环山村没有会开拖拉机的,只能由他亲自出马。
不过这都是小事,无关紧要。
他和其他送客一起被迎进去,并且坐在主位上。
男方的陪客不少,村长,书记,会计,都来了。
另外还有几个场面人,轮换着做陪。
陪客不是什么人都行的,首先要懂得结婚的礼节,另外还要能说会道,不至于冷场。
另外还得能喝酒,能陪下来。
不然送客喝不痛快,就等于没陪好。
陪客除了陪着说话,还要端茶送水,倒酒,递烟,总之这一天,娘家人最大。
这边陪着说话,搀家也下了轿,只剩下新娘子和把轿门的。
过了一会,有管事的拿着托盘,里面放着红包。
红包是给把轿门的,把轿门的接了红包,预示着新娘子可以下轿了。
但如果把轿门的不满意,可以把红包丢下去,重新换大的。
不过,狗剩家娃子才一岁半,显然不懂那么多。
他懵里懵懂的接过红包,就被人趁机抱了下去。
管事的直接把他抱进屋,狗剩急忙接过去,小孩子啥都不懂,拿着红包,眼睛不灵不灵的到处看。
二狗子今天也来了,闲着没事就逗他,让他拆开看看,红包里有多少钱。
狗剩家娃子叫孬蛋,暂时没有大名。
农村起名字都很随便,尤其是孬蛋,小时候没起名字,叫孬蛋的特别多。
有的人等孩子上学才起个正经名字,极个别会一直叫下去。
孬蛋啥都不懂,只说了一个字,“看!”
就把红包递给了二狗子,二狗子打开一看,居然是一张崭新的大团结,顿时惊叫一声,“歪日他嘚,还不少嘞!”
村长唐金柱得意的一呲牙,“那是,李老六可是对秋梨情真意切,自然不会给的少了!”
这些细节性的东西,很能说明问题。
尤其是在男方主动给的情况下,说明李老六真的很在乎陈秋梨。
因为一般情况下,把轿门的都是娘家侄子居多,如果是稍远一点的亲戚,都不会给太多。
狗剩脸上浮现一丝喜色,但却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低声呵斥一句,“二狗,快装起来,在这里看像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