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是个狗官

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个狗官

“娘子,来十个烤包子。”

彩儿递上铜板,接过刚出炉的烤包子。

寻了一旁的木桌坐了下来。

彩儿吃的尽兴,奎生虽担心李承佑,却也抵不过咕咕叫的肚子,抓了一个烤包子三两口便吃完了。

沈万娇捏起包子,可目光却一刻不曾从李承佑脸上移开。

“兄长在担心什么?”沈万娇将手中的包子递了过去,试探问道。

李承佑扫了一眼,随后接过了包子:“我听说前年蝗灾,宜州受灾严重,为何方才那老妇人却说没有灾情?”

看着男人愁眉不解的模样,沈万娇宽慰道:“兴许是兄长记错了。”

“我不会记错。”李承佑抬眸,一双狭长的眸子闪烁着冷冽。

前年,国库空虚,边境需要军饷,皇陵修缮需要银钱,彼时又传来了宜州灾情的消息。

满打满算只有这么点银子,却要解决三件事情。

李承佑愁的三夜未眠。

最后,是左翎送来了银子——那年他前往东瀛做生意,赚了不少银钱。

国库的银子送去了边境,左翎的银子送来了宜州,李承佑绝不会记错。

“汉阳与宜州相差不过百里,或许是折子上写错了?”沈万娇继续问道。

李承佑无心品尝包子,将那包子又放了下来:“不会。”

看着男人忧心忡忡,沈万娇却眉心微蹙:“兄长无心庙堂之事,为何对此却十分关切?”

话音落下的一瞬间,李承佑眼底闪过一丝局促,他轻咳一声,拿起手边的包子装模作样啃了一口。

片刻后,才缓缓抬眸:“当年的赈灾银钱,是陛下亲自开口向我求借的。”

“我虽无心庙堂之事,却也不愿看到自己的银钱被这些拙劣之人贪污。”

闻言,沈万娇凤眸微眯,仔仔细细瞧着男人的神情——声音同那日在街上听到的,可是大不相同。

那个声音,实在是太妖冶了,可面前这位左公子却十分周正。

依着外界对左公子的传言,想来,面前这位才是假冒的。

被沈万娇盯得心里有些发毛,李承佑捏起手边的汤盏抿了一口。

不多时,远处人群四下慌乱离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幽幽传来。

沈万娇的目光扫了过去,只见一个官差驰马而来,面上带着喜悦。

奎生的长眉却紧紧拧了起来:“大轩律,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

“此人还是官府之人,竟如此藐视国法!”

说着,奎生便要站起身来,一张大手紧握成拳,堪比孩童脑袋般大。

只是刚站起身来,却被李承瑞叫住:“我们的身份,只是商贾。”

话音落下,这才将奎生的冲动按了下去。

“若是如此,按着兄长方才的猜测,想来这宜州城的父母官却算不得什么好东西。”沈万娇不疾不徐抿了一口汤,冷声开口。

女人一双凤眸闪烁着忧虑——那片香料田,只怕会被官府盯上,兴许已然被他们占为己有了。

此时若再想收回,难如登天。

即便难,也要一试。

沈万娇将手中的烤包子吃完,随后便站起身来。

看着木桌上还剩下的两个烤包子,奎生依旧忍不住地咽着口水。

彩儿瞧出了他的意思:“大侠多吃些,多吃些才有力气保护公子呢。”

暮色迟迟,几人回了小院便准备休息。

宜州城不同于京城那般炎热,即便是仲夏时节,却也有着阵阵清凉。

“小姐,明日去庄子咱们要准备些什么啊。”彩儿在烛火下收拾着包袱,低声问道。

沈万娇看着关于母亲嫁妆的记载,揉了揉眉心:“有奎生在,自是吃不了亏的,只是若牵扯上了官府,却有些难办了。”

饶是亮出王妃的身份,恐怕也无济于事,毕竟强龙难压地头蛇。

“不若,去问问左公子?”彩儿试探开口。

沈万娇放下手中账册,眉心紧蹙:“将无关之人扯进来,更是下下之策。”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彩儿缄默,重新垂眸收拾东西。

沈万娇深忖片刻,站起身来走到包袱前,翻来覆去从包袱里找到一本书册——大轩例律。

烛火下,沈万娇却一字一句认真看了起来——

这是临走前,谢蔺派人送来的东西,当时只觉得多此一举,如今……

希望派上些用场吧。

翌日清晨。

彩儿一早上街买了早膳,李承佑醒得也是早,在院子里练了两趟拳,眼下也越发精神了。

“阿妹今日如何安排?”

餐桌上,李承佑幽幽开口。

猝不及防的一声阿妹让沈万娇顿时有些不知所措,羹汤哽在喉间,呛的沈万娇猛咳一声:“今日去庄子上瞧一瞧,母亲留给我的东西,总是要清点一下的。”

“我陪阿妹一同前往。”李承佑依旧面不改色。

沈万娇挑了挑眉——他不会是想要在这生意上横叉一脚吧?

看着沈万娇有些犹豫,李承佑眉心微蹙——是觉得我跟得太紧了?

沈万娇垂眸,避开了男人的视线交汇——罢了,漕运的事情他倒是帮了许多,今日还需要奎生帮忙,若是不带他也不合规矩。

“那便多谢阿兄了。”沈万娇唇畔扬起一抹不咸不淡的笑意。

用过早膳,四人乘车而去。

庄子就在宜州城中,宜州城北邻蒙山,乃是种植香料的不二之选。

庄子坐落于山脚下,倒也便于管理。

驱车而去后,便已然到了午时。

庄子就在眼前,进进出出的送货马车络绎不绝,庄头不停招呼着。

看着几人的马车,面色却渐渐凝重起来,随后招手将身侧近侍召了过来:“这马车,是哪个老板家的?”

近侍扫了一眼,眉心微蹙:“从未见过啊。”

马车缓缓停下,庄头脸上浮现出谄笑,躬身凑上前来:“各位,各位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来我们这里,可是想要买些香料?”

沈万娇下车来,打量的目光扫过面前的庄头——蒙山庄庄头,年四十,宜州城人,家有弟妹各一个,当初因为家中无米下锅被卖出来,后被谢清婉赎身,安排至蒙山庄做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