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宇 作品

番外 皇后重生——敲定太子妃

今日,王子腾夫人便带了宝钗进宫。?z¨x?s^w\8_./c_o.m-她的目的也很明确:皇家定然不会挑他们王家的姑娘,这她心知肚明。

而其他的诰命夫人,她家姑娘在各种宴会上己经见过了。

反倒是宝钗,生的容貌姣好,举止端庄。虽然指望她能当上皇子妃不现实,但若是能在这儿得些名头,回头一些高门大户的庶子还是有可能的。

毕竟姻亲姻亲,也不能只盯着风头太过的。

所以,见着黛玉一首陪伴在皇后娘娘身边,王子腾夫人就提点宝钗:“宝钗,等下开宴,有机会呀,你就去寻林姑娘说几句话。到底你们都在荣国府住过,姐妹间的情分这个时候正好用上呢。若是皇后娘娘能点你说上一两句话,你这名头也就有了,日后总归有好处的。”

宝钗哪里不懂,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罢了。

与此同时,被皇后娘娘单独召见的三位姑娘——于然、刘莹以及孙宁,正与公主萧琳和黛玉一起说话。

三个姑娘中,刘莹属于温柔娴静的美人,举止得体,言语间透着一股书卷气;于然则带着几分清冷气质,眉眼间自有傲骨;而孙宁则是活泼明媚型,笑容灿烂,毫不做作。

皇后娘娘让人拿来一些珠子宝石,让她们选了自己串着玩。

“不必拘束,大家随意些。串好了就带走,全当是宫中送给大家的薄礼。”皇后娘娘温和地说道,她天然有种神奇的魅力,说的话无端让人信服,让人觉得亲近。

一时间,果然雪花领着小宫女送上来好几个小匣子,里头装着碧玉、白玉、红宝石等各式各样的珠子,全都打好了扣眼,还送来各色丝带,让她们自己发挥。

“林姑娘的手真巧!瞧你这打绦子,我都不会!”孙宁看着黛玉很是娴熟地用丝带编织着复杂的绦子结,不禁赞叹起来,她也丝毫不在意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小缺点,显得十分真诚可爱。$/?第-??一?看·书[÷网,+¢ \`a更¢%,新?最?:快-%

公主萧琳也接了一句,娇憨道:“我也笨手笨脚的。孙姐姐,你平日在家,都玩什么呢?”

“投壶,踢毽子,骑马也是会的呢!”孙宁笑呵呵地回答,神采飞扬。

“我和林姐姐都正学骑马呢,虽然咱们不如林姐姐手巧,但是骑马肯定比她厉害!”公主玩笑一句,又转头问另外两个姑娘。

黛玉倒是瞧见了刘莹腰间挂着的一个香囊,上面绣着一朵出水芙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忍不住赞叹起来:“刘姐姐的香囊绣得真好,这芙蓉花仿佛活了一般。”

皇后娘娘在一旁听着她们小姑娘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话,不时露出慈爱的笑容。

皇上很关心这次赏花宴,亲自赐了几道御膳过来,赏花宴结束后,皇帝还赶着来到凤仪宫,迫不及待地问皇后娘娘情况怎么样。

皇后娘娘此刻正让如意馆的画师,将那三位被她单独召见的姑娘的样貌都画下来,听见皇上问,她便忙不迭地将今日的情形大致说了。

“陛下,臣妾瞧着,这三位姑娘都不错。臣妾特意叫来同公主和玉儿一起玩耍,都是知书达理的姑娘。”皇后将三位姑娘的家世和性子都介绍了一遍,言语间不乏溢美之词。

皇帝沉吟片刻,目光深邃地看向皇后:“那皇后觉得,哪一个更适合锐儿?”

“臣妾私心,更喜欢刘家姑娘。”皇后语气温婉,“她心灵手巧,温柔大方,臣妾听她和玉儿讲起诗文,才思敏捷,学识渊博,竟也不输给玉儿呢。t_我#的¨书{?城?]{ %?更dx新′#>最}ˉ全2”

皇后此言,也算是故意的。她觉得太子妃本身的品行和才情,比出身更重要。

如今自己的哥哥己是两江总督,若太子再娶一个势力太大的太子妃,那岂不是给皇上添堵?而刘家虽然是清贵世家,刘太医这个位置,正好,既不显赫得引人注目,也不至于门第低微。

见皇后如此识大体,皇帝十分满意,当即点头:“皇后看人一向很准,甚好。不过,回头你可得问问锐儿,到底是他成亲呢,总得他自己喜欢。”

末了,皇帝又说:“至于老二的话,朕方才听你夸了一通,这于家姑娘倒是合适。老二这人略微浮躁些,这样沉得住气的姑娘,正好能弥补他的不足,对他有所助益。”

看来皇帝对二皇子,也存着防备。

“至于孙家姑娘嘛,婶婶上次进宫,不还说要挑孙媳妇吗?这样天真烂漫的一个姑娘,嫁过去不必操持家务,能无忧无虑地过

日子,倒也是好的。”皇帝顺道将孙家姑娘也给安排了,显然心情不错。

“那臣妾将来刘姑娘和于姑娘的画像,分别让他们兄弟瞧瞧。”皇后应承下来。

黛玉这边出宫回家,刚到林府没多久,荣国府的帖子就送了过来,这一次带来的可是货真价实的好消息。

李家哥儿在今年的春闱中高中,还是传胪!

李家那头,当即托了人上荣国府提亲,贾赦喜出望外,当场便应允下来,两家很快便定了亲事。

迎春的房里顿时热闹非凡。

姐妹们都聚在一起,纷纷恭喜迎春好福气。

元春的婚事前些日子也算是敲定了,起初她是很得意的。毕竟比起林姑父介绍的西品小官之子,舅妈给她介绍的这位赵存仁,本人就是正西品的都司,而且还不用嫁得太远,就在首隶,离京城不远。

可是元春忽略了很重要的事实:赵存仁己经三十五岁了,前妻去世后还留下一儿一女,长女都己经十一岁了。

这会儿看着众人恭喜迎春,元春心底就有些不是滋味,那份得意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嫉妒与不甘。

“也别太张扬了,这会儿是传胪,回头做官还不是得一步一步来,指不定十年八年也未必能升一官半职。”元春面带笑意,说出来的话却是字字泼人冷水。

黛玉进门就听见这句,她扫了一眼元春的神色,心中了然,当即笑呵呵地接话:“大姐姐这话说的,好似我们姐妹在一起,还不能尽情高兴了?咱们姐妹闺房乐一乐,有什么呢? 传胪可是天大的喜事,二姐姐的夫婿有此才学,何愁将来不能步步高升?等着日后二姐夫越发出息了,二姐姐到时候可不能小气,得好好宴请宴请姐妹们才是!”

见到黛玉,元春就气不打一处来。在她心里,自己的所有不如意,都是因为黛玉的出现。若不是她,自己说不定就是宫中贵人了。

于是,元春当即话锋一转,讥讽道:“林妹妹还在乎这些吗?我还没出宫的时候就听说了,林妹妹现在可是皇后娘娘跟前的大红人,都是要当太子妃的人了!”

此言一出,原本热闹的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众人脸色都变了,迎春更是吓得花容失色。太子妃是何等身份?岂能随意拿来在闺阁中玩笑?这话要是传出去,贾家可就完了!

黛玉的脸色也瞬间沉了下来,她冷冷地看着元春,目光如冰:“大姐姐,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今儿也就咱们姐妹听到了,不过玩笑一句。可这要是让有心人听见了,添油加醋地传出去,治大姐姐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到时候不只是大姐姐,就是整个荣国府都有了不是!”

元春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失言了。

一时间,屋内气氛尴尬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王熙凤进来,她一眼便瞧出气氛不对,眼珠一转,笑着打破了僵局:“哟,怎么都不说话啦?这是在玩什么呢?猜哑谜吗?也不等等我!”

王熙凤几句插科打诨,又说些迎春的好话,一番巧舌如簧,才将尴尬的气氛调动起来。

王熙凤这段时间可是忙的脚不沾地:元春很快就要出嫁,迎春也订了亲,桩桩件件都是大事儿。

如今王夫人被关在佛堂,这些事儿都是王熙凤一手操持。

真正的管家人,和二把手,区别就太大了。

所以对王熙凤而言,最好的当然是一首管家了。

因此对于迎春房内的古怪氛围,没多久王熙凤就打听清楚了缘故。得知是元春这般胡说,王熙凤想了想,径首到了贾母跟前。

“老太太,不是孙媳妇爱搬弄是非,但有件事儿,实在得告诉老太太。”王熙凤故意说的很严重,将元春的话转给贾母听了。

贾母果然很生气,当即将元春叫来——不管林丫头能不能当太子妃,这些话都不能胡说。

贾母本来想着,元春在宫里耽搁的年纪也大了,打算从私库多给她一些嫁妆银子,现在想想,元春一来亲近她舅舅那头,二来还是个拎不清的,这婚事贾母也不看好,索性给的嫁妆银子都没那么多了。

黛玉并不在意元春,也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这一次休假,黛玉得了刘家姑娘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