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曾鸿升的隐忧

更大的鱼是谁……

说实话,这条鱼是谁,程竹的心中已经有了几个名字。

而且,整个西山省,比齐红羽地位和级别高的人,就那么几个。

现在,齐红羽被轻易的放出来,就说明中纪委那边在西山省有更大的鱼。

齐红羽是否被带走,对大局的影响不大。

要知道,齐红羽可是副部级的省委常委,而且还是省委五人小组的成员。

能比他更大的鱼……

程竹看了曾鸿升一眼,淡淡的说道:“黄老……”

当程竹说出“黄老”这两个字的时候,曾鸿升的眼睛骤然一亮。

黄老……

程竹怀疑的人,竟然是黄老……

这怎么可能?

那自己之前还和黄老接触,不会已经被人盯上了吧?

“你为什么说是黄老?”

程竹缓缓的说道:“第一,在西山省,比齐红羽地位更高的人,并不多!”

“第二,以吴天懋现在的地位,查吴家的可能性不大!”

“而且,吴老爷子马上就要走了,吴家也不值得巡检组专门跑一趟。”

“那剩下的人中,值得巡检组来的……只有黄老了!”

曾鸿升好奇的问道:“那为什么不能是……宋濂呢?”

“宋省长……”

程竹突然想到了赵婧曾经透露给自己的那些消息。

按理来说,赵婧远在大洋彼岸,不可能听到那些关于国内的消息。

可是,赵婧不仅知道,还告诉了自己。

事情……真有这么巧吗?

赵婧的身边会不会已经有人在调查她了。

她在西山的时候,可是帮吴家打理灰产的,能力和见识在女人中都首屈一指。

她会不会是已经察觉到了什么,这才会给程竹说出那样的话?

可是……宋濂才来西山一年啊!

如果说上面要对宋濂动手,要么是刚刚调任的时候,要么……是已经在西山待过一段时间。

而且,去年一年的时间,宋濂这位省长一直在配合李玉清工作!

两人以前可是战友,就算是有了一点矛盾,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下手吧?

程竹摇了摇头:“可能性……不大吧?”

“那你觉得他们动黄老,是为了什么?黄老可是已经退休很久了,而且以他的资历,也不会被如此对待!”

“西山帮!”

关于西山帮的话题,程竹与黄老聊过多次。

黄老的意思,便是舍弃吴家帮,舍弃西山帮,再重新建一个势力。

这种果决,程竹在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就非常的惊讶。

此时与曾鸿升一聊……

才发现黄老估计早就察觉到了一切。

而且,吴老爷子也察觉到了这些,才会让自己给曾鸿升发【黄老不可信】的信息!

果然,人是越老越精啊!

不管是吴老爷子,还是黄老,都在为自己,为自己的身后事做打算。

吴老爷子是知道自己吴家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将那些累赘送出去,然后为自家谋利。

而黄老则是准备撇清之前的关系,用马上就会作废的情义,换取自己的信任,展现他的能力。

两人的算计,在程竹见过的政治家中,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李玉清在两人面前,就像是个没穿衣服的孩子。

“不管是宋濂,还是黄老,我们都要警惕,这两人……以后就由我来联系吧!”

当程竹说完这话后,悄悄的看了一眼曾鸿升,深怕这位市委书记察觉他真正的用意。

其实,程竹提起“黄老”并不是因为黄老真的危险,而是因为程竹想要让曾鸿升自立,不再去依靠任何一位大佬。

这样一来,曾鸿升对于自己的依靠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在政治派系建立的初期,以及中期,自己无疑会担任更多重要的角色。

他可以借曾鸿升、刘青山、赵新国等人的名气,拉拢一批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政治人物。

老一辈,自然是以曾鸿升、刘青山他们为尊,而年轻一辈,那就要以自己为首。

想要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就必须将曾鸿升和刘青山的权力发挥到极致。

跟着别人干,肯定是不行的!

只有组建自己的小团体,才能达到这一效果。

而今后由他和黄老、吴家、宋濂这些人联系,则能将他的能力最大化,让信息最大化,最后,让他的利益最大化。

这一刻的程竹,有了私心!

曾鸿升默默的看了程竹一眼,思虑少许后,缓缓点头:“可以,今后这些人,就由你来联系。”

“至于其他的事情……我需要和青山书记再商量商量。”

“毕竟,这是大事!”

程竹点点头,他不怕曾鸿升不答应,就怕曾鸿升不动心。

只要曾鸿升动心,这种自立一个小团体的心思,就会像一颗种子一样,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一颗参天大树。

程竹要的,就是它在曾鸿升的心中生根而已。

现在的效果,明显比之前的更好。

“对于玉清书记那边……你怎么看?”

曾鸿升在确定程竹和自己还是一条心后,便开始询问起自己的等程竹的最终目的。

虽然他不愿意承认,可程竹在他心中的地位,确实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重要了。

像这种面见大领导的事情,他都开始询问程竹的意见,由此可见程竹在他心中的地位有多高了。

程竹笑了笑:“哥,这……我不好说啊!”

“有什么不好说的!让你说你就说,咱们兄弟之间,有什么不能说的?”

程竹随即露出了为难的神色,而后尴尬的说道:“玉清书记招您过去,肯定是想让您今后成为他的人,按照他的意思办事。”

“可玉清书记毕竟是周家的人,而咱们以前是苏家这边的。”

“苏家现在和周家的关系,在京都是个人都知道。”

“您现在才40岁,将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背信弃义’的名声若是跟上了您……”

“今后这体制内的路,可就不好走了啊!”

“可若是您拒绝……”

“您现在毕竟还没有真正的转正,还有变数在其中。”

“这天平该如何倾斜,只能您自己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