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二当家 作品

第377章 各司其职,全力以赴

陆离点点头示意:“魏主任,病人你刚看过,你先说。-墈?书^君/ !庚~新.最*快?”

魏磊神色依旧凝重,拿起王倩的乳腺mri报告和刚出来的粗针穿刺活检快速病理报告(初步结果)。

由于这是陆离要的加急件,因此影像科那边也不敢耽误,当即就给出诊断结果。

到了这会,这些片子就摆在桌子上,还隐隐发烫呢。

看了一圈后,他这才对众人说道,

“王倩,28岁,产后4个月哺乳期。

左侧乳腺外上象限肿块,临床触诊质硬如石,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有皮肤粘连。

mri显示:肿块约3.5 x 2.8 cm,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状,明显强化,高度提示恶性。

同侧腋窝可见数枚短径大于1cm的肿大淋巴结,强化明显,高度可疑转移。

粗针穿刺活检初步病理报告: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iii级(高级别),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阴性,her-2状态待最终fish检测(荧光原位杂交)。

初步判断是恶性程度高的三阴性乳腺癌(如果her-2也是阴性)。但患者保乳意愿极其强烈,孩子才四个月大。”

说到这里,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外科医生的冷静和一丝无奈。

“从专业角度讲,保乳手术(bcs)风险极高。

肿块大(大于3cm),位置深且靠近乳头乳晕复合体,边界不清,皮肤有粘连,腋窝淋巴结转移概率大。

保乳后局部复发风险远超可接受范围。而且,三阴性乳腺癌本身侵袭性强,复发转移风险高。

我强烈建议行改良根治术(乳房全切+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根据最终病理和分子分型制定化疗方案。

这是最安全、最能降低复发风险的选择。”

见状管床的林医生也点点头,继续补充道,

“病人和家属情绪非常激动,尤其是患者本人,几乎是以泪洗面,反复强调不能没有乳房,要给孩子喂奶。”

趁着众人开会的间隙,王倩已经住进病房,林医生跟病人及家属已经有过一轮谈话,只不过不理想就是了。

医生的角度和建议再明显不过,一切都是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的话,那不但病人要受折磨,医疗资源本身也会极大浪费。

这显然是医院方面不愿意看到。

片刻之后,放疗科谢娜开口了,声音清晰:

“魏医生说的复发风险是客观存在的。?0?4?7^0-w·h′l/y..~c!o-m¨但患者如此年轻,哺乳期,保乳意愿是核心诉求。

强行全切,对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

我建议,在明确her-2状态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新辅助化疗(nac)。”

“新辅助化疗?”魏磊看向她。

“对,”谢娜点头,指着平板上的示意图,

“在手术前先进行化疗。目标有两个:一是缩小原发肿瘤,降低分期。

如果化疗效果好,肿瘤明显退缩,甚至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那么原本不能保乳的,可能就具备了保乳的条件。

二是杀灭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灶,改善长期预后。

尤其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是标准治疗路径之一,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能达到pcr,预后良好。

这样,既给了患者保留乳房的机会,又尽可能保证了治疗效果。”

“但是哺乳期!”

魏磊哭笑不得,从专业上来说是对的,但是综合考虑根本行不通。

看来读书还是不能读太多,有时候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莫名其妙就钻了牛角尖。

他看着女同事,叹息一声后强调,“化疗药物会通过乳汁分泌,对婴儿有明确的毒性和致畸风险!

必须立刻停止哺乳!这对一个刚生完孩子四个月的妈妈来说,同样是巨大的打击。”

“这是无法避免的。”

谢娜语气平和但坚定,仿佛对自己的方案很有信心,

“治病是首要的。必须立即回奶,停止哺乳。我们可以提供药物回奶方案。

同时,新辅助化疗期间,需要严密监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

每两个周期化疗后复查乳腺mri和腋窝淋巴结超声,评估肿瘤退缩情况。

如果化疗效果显著,肿瘤明显缩小,与周围组织界限变清,皮肤粘连征象消失,那么保乳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将大大提高。

如果效果不佳,肿瘤退缩不理想,那么根治性手术仍然是必须的选择。”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会议室里声音不断,陆离没开口,还在思考。

但是周峰看不下去,也加入其中,补充说道:“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最终的分子分型。如果是三阴性,通常选择含蒽环类和紫杉类的密集方案。her-2阳性则需加入靶向药物。

化疗期间,内科会严密监测不良反应,尤其是骨髓抑制、心脏毒性等,确保治疗安全。”

陆离思考着,这才看向李强主任和管床的林医生。*k^u¨a?i\d,u\b′o?o/k..,c?o¨m+

“谢娜的方案提供了一个可能满足患者核心诉求的途径。虽然风险仍在,但通过新辅助化疗争取降期保乳,是目前在安全性和患者意愿之间能找到的最佳平衡点。

但是目前前提是:1.立即停止哺乳,药物回奶。2.患者及家属充分理解新辅助化疗的目的、风险、以及可能失败仍需全切的可能。3.严格按计划进行化疗和疗效评估。

总之我同意按此方案推进:立即完善her-2 fish检测,明确最终分子分型。

一旦结果出来,周峰团队立刻制定新辅助化疗方案,尽快开始治疗。

谢娜队同步做好放疗评估准备(保乳术后需常规放疗)。

魏磊团队做好化疗后手术的两手准备(保乳或根治术)。”

听到陆离这么说,其他人也都顿了顿,没什么意见。

想来想去,这大概是综合患者意愿和实际情况最好的安排了。

李强也点点头,“这一个说完了,暂且就这么定吧,王倩:新辅助化疗争取降期保乳。

周峰牵头化疗,谢娜准备放疗评估,魏磊准备手术预案。务必与患者及家属深入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下一位,王建国。”

王建国的情况比较特殊,他被周峰收进去的,这会才刚脱离危险期,属于救治价值不高的类型。

见陆离问起,周峰扶了扶眼镜,这才缓缓说道,

“王建国,52岁,晚期胃癌(胃窦部,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为主)确诊半年,一线化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后进展,此次急性胃流出道梗阻入院。

刚在门诊陆主任紧急处理:放置鼻胃管胃肠减压成功,引流出大量潴留液(约1500ml),同时紧急输注了4单位红细胞悬液,血色素回升至8.5g/dl,血压稳定,呕吐停止,腹痛腹胀明显缓解。目前生命体征平稳,已收入我科病房。”

紧接着,他调出急诊胃镜的图片,继续说道:“梗阻部位明确在幽门或十二指肠球部,考虑肿瘤浸润压迫所致。

鼻胃管减压是暂时的救命措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患者极度营养不良,kps评分(体能状态)仅40分。

当务之急是解决梗阻,恢复经口进食,改善营养状态,才谈得上后续抗肿瘤治疗。”

“外科手术?”魏磊问,“胃空肠吻合术(bypass)?”

周峰摇头一笑,基本上否了这个提议。

“患者一般情况太差,腹腔广泛转移可能性大(ct提示腹膜、网膜多发结节),开腹手术创伤太大,术后吻合口瘘、感染风险极高,恢复期长,很可能扛不住。我建议内镜下支架置入术。”

“支架?”

“对,”周峰指着图像,

“在梗阻部位放置自膨式金属覆膜支架。创伤小,恢复快。

支架撑开后能迅速开通梗阻的消化道,让食物能通过。

术后最快当天或次日就能尝试流质饮食。

能有效改善营养,提高生活质量,也为后续可能进行的姑息性化疗或靶向治疗创造条件。

当然,支架也有移位、堵塞、再狭窄的风险,但相比手术,是目前最适合他的选择。”

不得不说,周峰作为消化外科的肿瘤医生,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还是十分合理的。

魏磊当即表示同意:“这种情况,支架是首选。手术风险收益比太低。”

陆离的看也差不多一样,其实西医外科就那么回事,

一句话,修修补补而已。

“同意周峰方案。立刻安排内镜中心,评估支架置入可行性。

如果可行,尽快置入。支架置入后,营养支持团队介入,制定个体化肠内营养方案,尽快改善营养状态。

同时,重新评估肿瘤负荷和分子分型(如si状态等),寻找后续可能的姑息性系统治疗(化疗、靶向或免疫)机会。

目标是控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期,维持生活质量。”

“好。”李强记下,“王建国:内镜下支架置入解除梗阻+营养支持+后续姑息性系统治疗评估。周主任负责。最后,陈芳。”

负责陈芳的张医生立刻汇报,语气沉重。

“陈芳,女,48岁,晚期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腺癌。

初诊即iv期:影像学显示盆腹腔巨大囊实性肿块(约20cm),大网膜饼状增厚,腹膜、肠系膜、膈肌表面广泛粟粒样种植转移,右侧大量胸腔积液。ca-125 > 6000 u/ml。

腹腔穿刺引流液找到癌细胞。病理明确。患者因腹胀如鼓、呼吸困难(胸水压迫)急诊入院,情绪崩溃,极度恐惧绝望。”

会议室气氛更加凝重,卵巢癌一旦晚期,预后极差。

关键是这女人进来的时候还装作没事人一样,就连陆离都以为得病的是她老公。

但是想想也不可能,男人还能得了卵巢癌?

闻言谢娜叹息一声,这才缓缓分析道,

“广泛转移,手术意义不大。即使做肿瘤细胞减灭术(减瘤术),也很难做到满意减瘤(残留病灶<1cm)。而且患者体能状况堪忧。”

魏磊也点头:“这种情况,通常首选新辅助化疗(nac),待肿瘤缩小、胸腹水控制、一般情况改善后,再评估能否进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直接手术创伤太大,效果差。”

两人说了一阵,其他人也都默不作声,这种病情再明显不过,已经没什么好补充的了。

不过对于化疗方式,周峰还是跟众人简单说了一下。

“化疗方案首选含铂(卡铂)联合紫杉醇(泰素)方案。同时,需要处理她的胸腹水。

胸腔积液量大,严重影响呼吸,需立即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缓解症状,并送检明确性质(已确诊恶性)。

腹腔积液同样需要引流减压,缓解腹胀,并可考虑腹腔内灌注化疗药物(如顺铂),增加局部药物浓度。

基因检测也非常重要,看是否有brca1/2突变或hrd(同源重组缺陷),这关系到后续是否可以使用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这是晚期卵巢癌重要的生存延长手段。”

周峰说到这个份上,谢娜也点点头继续说道,

“如果后续能手术,术后根据残留病灶情况,可能需要补充盆腔及腹腔的辅助放疗。但目前首要任务是控制胸腹水,开始全身化疗。”

就这样,这次联合会诊在众人的讨论声中结束,陆离没怎么说话,所有的治疗方案都由下级医师制定。

不过简单看了看,大多数都很合理。

最后陆离总也做了安排:“陈芳的治疗目标是姑息性,延长生存,改善生活质量。现在方案明确,

首先立即缓解症状:林医生负责,今天下午就安排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胸水,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腹水(或腹腔热灌注化疗置管)。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复张性肺水肿。

其次,系统治疗:周峰团队负责,尽快开始新辅助化疗(卡铂+紫杉醇方案)。

化疗前充分水化、预处理,预防过敏反应。

密切监测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肾毒性等不良反应。

同时做好基因检测:同步送检肿瘤组织和血液,进行brca1/2及hrd检测,为后续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做准备。

最后手术评估:魏磊团队关注。完成3-4周期nac后,全面复查评估(影像学、ca-125、体能状态)。

如果肿瘤明显退缩、胸腹水控制、体能改善,达到可手术标准,则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

目标争取达到r0(无残留)或r1(镜下残留)。

术后治疗:谢主任团队准备。术后根据残留病灶情况评估辅助放疗的必要性和范围。

术后继续完成剩余疗程化疗(总共6-8周期)。

基因检测结果回报后,若符合指征,启动parp抑制剂(如奥拉帕利、尼拉帕利)维持治疗。

至于支持与关怀:护理部加强支持,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团队介入。患者情绪极度脆弱,需要特别关注心理状态。”

陆离说完后,整个会议室安静下来,李强这才站起身补充道,

“好了散会,各司其职,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