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为关注贺老将军的身体,这段时间,郑珣时不时就打开光幕看看进度。

贺无虞吐血的一幕,不只让贺无恙心神俱震,还给远在京城的众人造成了剧烈冲击。

虽然齐永霁看起来得天眷顾,但是系统升级之后,他们也在京城也能掌握他的动向,有时候甚至给他们一种万事万物尽在掌握的错觉。

可是一次又一次的教训像是在明晃晃嘲笑他们的天真。

他们与褐国、与辽州,远隔千里万里。

所以,许多时候他们即使什么都知道,却也什么都做不了。

他们救不了在褐国暴露的探子,也救不了贺老将军。

殿下所知道的未来,大多数围绕郑瑾这个女主发生,他们同样无法预知褐国的未来。

殿下说过,在那本预言书中,郑瑾是女主。

所谓“主角”,不是该以郑瑾为主吗?

为什么郑瑾的国亡了,她惨死了,剩下的权利和满宫的美人都归了齐永霁。

他什么都得到了,大雍的百姓呢?甚至褐国的百姓呢?

他们难道就该是故事中不值一提的尘埃,活该给齐永霁做配?

方循善静静看着光幕,没有像以往那般闹着要去边疆,上战场。

沈加明奇怪地问:“方大人,这次不去打褐国人了?”

“战争将至。”

同一时间的姜维国和许彬对视一眼,神色都是前所未有的严肃:“两国之争,怕是不远了。”

他们的判断迅速在朝臣之中传开。

大多数人对此抱着怀疑态度。

因为有他们拖着,褐国内乱未平,如何还能开战?齐永霁也不怕费尽心思给让别人给摘了果子。

蒋御史抓了抓脑袋,谦虚地请教廖鸿声:“廖大人以为呢?”

“信他们。”

廖鸿声并非武将,可方循善他们可是真正上过战场的人。

所以,他相信他们的判断。

他的话有理,周围的人闻言,都露出思索之色。

董熙没再关注光幕,回到自己的小隔间,关上门,开始起草备战文书。

方循善神色紧绷,回头看向自己的下官们:“绷紧皮子,做好准备。”

粮草,衣物,他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前头的士兵在奋战,他们这些负责后勤的可不能拖后腿。

郑珣面前的奏折摊开,她拿着笔,许久没动。

办公时间结束,大皇子忽然道:“一起坐坐,今儿去我府里,我让府里张罗一桌好饭。”

如果真的开战,那整个大雍上下都会忙起来,恐怕再聚的机会就少了。

所以,谁都没有扫兴。

“走。”郑瑾脚步一拐,朝宫外走去。

说来她也许久没有离开过皇宫了,正好今日出去透透气。

二皇子勾住三皇子的肩膀:“走呗。”

八皇子欢快地跟上。

六皇子和郑珣慢慢坠在后头。

六皇子低头,盯着地砖整齐的缝隙:“你……是不是想去边境?”

郑珣怔怔侧头,看着他文弱秀气的侧脸。

“你猜到了?”

“嗯,朝堂上有大臣估摸着大雍和褐国将要开战,你那么聪慧,如何猜不到这点?”

他就是有点恨自己不争气的身子。

如果他再健康一点,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一点,元嘉负担的包袱就轻一点。

或者他再蠢一点,什么都不知道,那就不会发现自己有多无能。

偏偏他病弱又清醒,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

“我确实想去。”

之所以在犹豫,也不过是在衡量后方是否值得信任。

她并非害怕被背刺。

如今的京城被清理得干干净净,朝堂的格局也是她一手促成,她哪怕不相信别人,也该相信自己的手段。

她只是不确定其他人能不能配合她的节奏。

没有了光幕,他们能判断清楚前线的情况吗?

但是六皇子的表现让她豁然开朗。

也是,大家又不是蠢货,跟她相处了这么久,对她也足够了解,她或许应该给他们多一点信任。

“怎么会忽然改变想法呢?”

六皇子记得,她以前还说过不会去边境。

“你也知道我能掐会算,我这样智计无双的人物,自然该在前线辅助才对。”

贺无虞他们会打仗,她去了,能让贺无虞更好的地把控战局。

六皇子知道她心意已决,只是认真地道:“不管如何,还是要以你的安危为重,不要让自己受伤。”

“我知晓的,没有谁比我更惜命,哥哥放心吧。”

以郑珣的本事,谁有危险她都不会有。

只是她前不久才阻止了岑婉,若是知道她的打算,那岑婉可有得闹了。

大皇子妃知道其他皇子要来,早早就吩咐人准备。

她蕙质兰心,准备的饭菜无一处不妥帖。

二皇子见到坐在一起牵着手说这话的大皇子夫妇,靠在椅背上,慨叹道:“他们这样,倒让我也生出了成婚的心思。”

他的皇子府虽然有许多下人,但没个女主子,他总觉得冷清。

“二哥可有心悦的人?”

二皇子思索良久,摇了摇头。

他都快被政务压弯了腰,平时都没有时间去认识姑娘。

也不是没有过心动的人,但是那人已经在父皇的后宫,他自然早早就打消了心思。

“算了,现在的大雍外患未平,也不急。”

哪怕成婚了,他怕是也得日日忙碌,不会有和妻子相处的时间。

他侧头看向三皇子:“你呢?”

“我?我不急,你还不如问问阿瑾。”

郑瑾酒杯举到一半,忽然听到自己的名字还有一瞬间的迷茫。

三皇子小声地问她:“阿瑾是不是不开心?”

不开心?

郑瑾想了想,好像确实如此。

她只是偶尔会想到在军营里日日充实的郑骄。

还有聂炤,他不知去了哪里,许久没有消息,她曾问过郑珣,但是她一点口风都不漏。

虽然知道他很安全,但是想到他原本的结局,她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她只能给自己找些事做,转移注意力。

但是在公务上,她再次受挫。

她曾经很自傲于自己的博学多才。

她的学识和的本领注定了她无论在哪个圈子里都能成为一个足够优秀的人。

但是在家国面前,她的所学太过微不足道,而且几乎派不上太多用场。

虽然很艰难,但是她没打算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