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石盘村

“可是陆县长,这还没出正月十五呢。按老百姓的说法,这年还没过完,大家都还在家歇着,街面上怕是也没什么人。”

陆江河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眼神却依旧锐利:“就是要趁着这个时候下去才好。”

“你想想,老百姓忙活一年,就盼着过年能松快松快,吃点好的,穿点新的。要是这大过年的,他们碗里都没什么油水,那平日里的日子能好到哪儿去?这个时候去看,才能看到最真实的情况。这叫‘节日调研’,看看咱们明阳县的老百姓,这个年,过得到底怎么样。”

刘爱璐何等聪明,陆江河这么一点拨,她立刻就明白了这位年轻县长的真实意图。

如果一户人家在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里,餐桌上依旧清汤寡水,那么这家平日里的生活水平,恐怕就真的值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这比任何时候的常规调研,都更能触及到民生疾苦的根子。

她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然的神色:“我明白了,陆县长。那……要不要通知县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跟着?也好做个宣传,体现县委县政府对民生的关怀。”

陆江河摆了摆手,态度坚决:“不必了。”

他的目光投向窗外,“就我们俩,便衣,随便走走,随便看看。叫上他们,反而不自在了,老百姓瞧见了也拘束,看不到真实的东西。咱们这次下去,不是作秀,是要摸实情。”

刘爱璐点点头,利索地应道:“好的,陆县长。那我这就去把手头这些文件先归置好,然后下去准备一下车,咱们换身便装就出发。”

陆江河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轻轻挥了挥手,示意她可以去准备了。

约莫十来分钟后,两人便在县政府办公楼下碰了头。

随后刘爱璐便开着车上了路

车窗外,明阳县城的街道比起陆江河记忆中的前两年,春节的喜庆气氛确实浓郁了不少。

街面上悬挂的红灯笼、商家门口粘贴的春联,以及偶尔响起的零星鞭炮声,都在昭示着这个贫困县在新的一年里,似乎多了一丝往年难见的活力。

然而,陆江河深知,这表面的热闹之下,掩藏着明阳县真实的底色。

明阳县,作为全国榜上有名的贫困县,其贫困的根子深植于下辖的十数个乡镇。

这些乡镇中,有近三分之二的行政村,人均年收入依旧在国家划定的贫困线以下挣扎。

诸如他之前亲自走访过的万兴乡、黑羊乡,那里的贫困景象至今仍历历在目,触目惊心。

除了这两个老大难的乡,其余几个乡镇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基本都戴着贫困的帽子,只是程度略有差异。

这一次,陆江河将目标锁定在了县境东部的一个名叫“红山乡”的乡镇。

红山乡下辖的“石盘村”,是他此行的最终目的地。

选择石盘村,陆江河有两重考量。

其一,在前些年席卷明阳县的几次重大自然灾害中,石盘村是全县范围内受灾最严重、损失最为惨重的村庄之一,民生凋敝,元气大伤。

其二,也是更为现实的一个原因,在他与羊城李发成等人初步拟定的合作框架中,计划新建的两家现代化家具厂,其中规模较大、承载了更多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期望的那一座,其选址初步就定在了红山乡境内,石盘村因其地理位置和可利用的荒地资源,成为了重点考虑对象。

陆江河与李发成方面签署的合作协议,核心内容分为两大板块。

一部分,是针对明阳县现有那些技术落后、规模零散的家具作坊和小厂,李发成方面将注入资金,引入粤省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分包一部分对技术要求不高的订单,帮助它们进行升级改造,渡过难关,也为后续的大合作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则是协议的重头戏,李发成旗下的企业将在明阳县直接投资建设数个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新型家具制造基地。

陆江河心中估算着,红山乡这家新厂一旦在年后顺利动工并逐步投入生产,最快到明年,必然要面临扩大招工的局面。

届时,这个几乎被贫困压垮的村庄,会展现出怎样一番新的光景,当地的百姓能否抓住这个机遇,都是陆江河迫切想要了解的未知数。

因此,他决定利用这个“节日调研”的机会,提前深入看一看,摸一摸底。

这个石盘村,地处明阳县最东端的边缘地带,几乎是紧贴着连绵起伏的大山山脉。

村子三面环山,交通不便,耕地稀少,早年间村民主要依靠山林资源和一些经营不善、污染严重的小厂子勉强维持生计。

后来,那些小厂子相继倒闭,加上接二连三的自然灾害侵袭,整个村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呈现出一种令人窒息的、半死不活的状态。

不过,据刘爱璐先前汇报上来的零星信息,经过这个春节前后的政策微调和一些基础的民生投入,石盘村似乎也透出了一点点久违的生气。

陆江河的目光穿透车窗,望向远方起伏的山峦轮廓。

此前在他力主之下,明阳县对部分重点生态林区进行了重新规划,将大片区域划归为严格的自然保护区,禁止商业采伐。

这一举措,短期内确实让县内那些依赖原始木材资源的家具厂,日子变得更加不好过,甚至引发了一些非议。

但陆江河的考量更为长远,明阳县的林区资源总量其实相当丰富,只是过去粗放式的开采和低端加工,既破坏了生态,也未能形成产业优势。

他所设想的未来,是依托充裕的林木资源,走家具精品化、高端化的路线,这才是明阳县家具产业唯一的出路。

车子颠簸,已经渐渐的驶进了村子,罕见的奥迪轿车,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毕竟石盘村也就那么大。

大家都在狐疑,寻思着谁家的孩子在外面混出了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