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大惊小怪

“娘娘,那好像是长春宫的秋月。”

云挽过来后,茯苓注意到消失在转角的黄色身影说道。

“看她行色匆匆,应该是看到您与陆国公见面了。”

她神情凝重,压低嗓音询问:“需要奴婢做些什么吗?”

秋月是陆妃的人,而陆国公又是陆妃的亲兄长,如今她家小殿下身世公布,毫无疑问是再次与长春宫成了对立面。

茯苓担心秋月回去后同陆妃说些什么,给自家娘娘和小主子惹来麻烦。

只要主子吩咐,她自有办法让秋月开不了口。

云挽盯着转角的方向摇头:“不必,她告知陆妃正合我意。”

这对兄妹嫌隙越大,误会越深,便对她与阿绥越有利,何况还有个崔家在边上虎视眈眈。

云挽眼底浮现淡淡的笑,伸手拍了拍茯苓,无奈道:“小姑娘家家的,莫要动不动就喊打喊杀。”

她清楚,随着自已位份渐升,手中权力越大,作为她的贴身大宫女之一的茯苓也压力倍增,为了镇住底下人不给她添乱,性子也变得比从前强势泼辣不少。

云挽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只是希望茯苓能遵守本心,莫要泯灭良知,她也不过是个十七八岁的姑娘而已。

茯苓噌得一下脸色发红发赧,不好意思地朝她笑笑。

没办法,她这些手段都是跟小德子学的,至于小德子怎么会的,自然是从他师父江公公那里学的。

别看江公公白白胖胖整天笑得弥勒佛似的,真要论起来,宫正司那几个常年审讯犯人,令人闻风丧胆的太监可都是江公公手把手教出来的。

学了一肚子手段还未用上,见了鬼鬼祟祟的秋月一时蠢蠢欲动,如今经云挽一提醒,顿时严肃认真起来。

她不该因跟着娘娘水涨船高成了别人口中的茯苓姑姑,便草率对待旁人的命。

“娘娘,奴婢知错了。”茯苓郑重道,面色羞愧。

云挽欣慰拍拍她的肩头:“下不为例。”

......

长春宫,秋月一回去,便果断将回来路上所见所闻告诉了陆妃。

陆妃皱眉:“你确定是云挽和大哥?”

秋月点头:“奴婢亲眼所见,且宫道上人来人往,娘娘若不信随意打听下便知奴婢是否撒谎。”

她也没必要撒谎。

陆妃最后一丝疑虑打消,面色阴沉如水。

“大哥到底想做什么?先是收走本宫手上的人,如今转头去讨好云挽那个贱人的儿子,怎不见他给三皇子送糕点?”

自从中秋夜她设计将云挽送上龙榻后,大哥便再未予她好脸色,就连母亲患风疾瘫痪在床的消息都仅仅是托人捎了个口信,再无后续。

大哥变了,陆妃深刻地意识到这个事实。

而这一切,都和那个红杏出墙、不守妇道的云挽脱不了干系!

她觉得云挽简直与自已犯冲,有她在自已准没好事。

秋月张口欲言,但对上陆妃恼恨的表情还是选择噤声。

陆国公未尝没有送过,只不过娘娘嫌宫外的吃食和小玩意不干净,又认为国公爷敷衍了事多此一举,便替三殿下拒绝了。

从那以后,陆国公再未给长春宫送过任何吃和玩的东西。

但这些,娘娘显然都忘了。

陆妃这厢却灵光一闪,惊现主意:“秋月,如今陛下只稀罕云挽那个贱人,你说要是让陛下知晓她私见外男.........”

她眼底闪烁着恶意,交叠的双手上护甲尖锐如寒光。

瞬间领会她的意思,秋月脱口而出:“娘娘不可!旁人便也罢了,可那人是国公爷,他若是被圣上生疑责罚,对您与三皇子都不利呐!”

陆妃狠狠皱眉,神色不悦。

意识到自已反应太过激烈,秋月垂下头声音渐弱:“何况这满宫上下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那位,说不定、说不定陛下已经知晓了呢?”

景宣帝的确已经知道陆元铎打着给阿绥那小子送什么破糕点的名义,和夫人说了一刻钟话的事。

他面不改色摘下玄旒冕,扔在桌案上,随口道:“他们说了什么?”

小太监犹豫道:“离得远,奴才不好近听,怕被娘娘发觉。”

景宣帝不语,只一味地拨弄旒珠,手劲儿略重。

江福盛看得胆战心惊,在旒珠险要被扯断前,他躬身上前,低声询问:“陛下,要不奴才找茯苓前来问问?”

话落便遭到了景宣帝的驳斥:“背着夫人审问她的宫女,你是想害朕么?”

他眸光幽幽,语气凉凉。

江福盛头颅低垂,“是奴才考虑不周。”

“不过说几句话而已,大惊小怪的,你们是吃饱了闲得慌?”景宣帝不悦道。

“传令下去,谁再无端议论此事,毁夫人清誉,掌嘴百余,不论身份!”

意思就是也不准后宫嫔妃拿此事说事了。

蒙获赦令,小太监起身出去传旨,脚步飞快,甚至忘了这是江公公的活。

被抢了活儿,江福盛暗自咬牙,却也不敢贸然退下。

他望着末端在景宣帝手中已经化为齑粉的旒珠,心头颤然。

这真的是大惊小怪吗?

思虑再三,他咽了咽唾沫,一拍脑门笑哈哈道:“陛下,奴才有罪,忘了同您说。”

感受到头顶的视线,他言简意赅道:“昨夜宫宴散去,回宫的路上小殿下偶遇陆国公,便同其说了会儿话,并赠与了一柄伞。”

“许是那时小殿下提过宫外的五香斋,今日国公爷便顺道送来了,恰好撞见了娘娘,二人说了小片刻话。”

闻言景宣帝哦了声,语气平平:“小事罢了,毋须同朕说。”

不然说这么多显得他有多不信任夫人似的,夫人眼里心里有谁,他清清楚楚。

阿绥那小子贪嘴,陆元铎不过是献殷勤,夫人礼貌说声道谢罢了。

江福盛觑了眼主子越发冷峻紧绷的脸庞,不敢吱声。

正因为小事他才更要说,否则谁知道转眼是不是就成了大事?

恰好,天籁之音传来,守在门口的小德子遥遥一望,脸上带着喜色进来通禀:

“陛下,昭娘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