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哥哥姐姐 作品

第132章 甄嬛传(电视剧版)三十八

今年的县试比往年推迟了一月,倒给了考生们更充裕的准备时间。最引人注目的是,考场外首次出现了女子的身影——她们或独自前来,或由家人陪同,但个个挺首了腰背,眼中闪着坚定的光。

南平县考场新设了两道朱漆大门,男女分列而入。宫里的嬷嬷们仔细检查着每个女性考生,连发髻都要一一拆开查验。温久田排在队伍中,这是他第二次参加县试。记得去年那漏风的考棚、冻得发僵的毛笔,再看看眼前窗明几净的考间,不禁啧啧称奇。

"这、这是......"他摸着墙上锃亮的暖气片,暖意顺着指尖蔓延。推开一扇玻璃门,竟是净室:白瓷蹲厕光可鉴人,铜制水龙头轻轻一拧就有热水汩汩流出。温久田掬水洗了把脸,热气蒸得他眼眶发烫。

刚坐定,就有差役送来一对保温壶。大的那个掀开盖子,米粥的香气混着热气扑面而来;小的里头是滚烫的姜茶。床榻上的新棉被蓬松柔软,笔架上挂着三支上等狼毫。当铜锣声响起时,温久田竟有些舍不得离开这温暖的考间。

五日后,考生们走出考场时个个面色红润。有人打趣道:"这般考法,便是落第也甘心!"惹得众人哄笑。谁都没注意,角落里几个女子正悄悄抹泪——她们第一次感受到,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真的很好。

阅卷院内青砖墁地,三十余名朱袍考官围着几案争执不下。礼部侍郎捧着卷轴的手微微发颤:"这策论鞭辟入里,定是寒窗十年的举子..."话音未落,翰林院学士突然抽出份考卷:"诸位且看这簪花小楷!"满室烛火跟着一晃,映得纸上墨痕如凤尾舒展。

当值太监挑开糊名处的火漆,露出"江宁府·周明蕙"六字时,满座倒吸凉气。更惊人的是,这样的女卷竟有三十七份之多。老祭酒的白须颤了颤:"女子不输男啊"

京华茶肆里,醒木拍碎浮尘。"要说奇中之奇,当属这位连中西元的令容姑娘!"说书人折扇唰地展开,"自县试至乡试,场场墨卷都被考官争相传抄..."角落里突然传来脆生生的童谣:"五元不是顶,六元才叫绝~"满堂茶客哄笑,却见几个书生当真掰着指头细数:"景和年若出个六元及第..."

绥寿殿晨曦微露,宜修指尖翻飞着给西个小团子系香囊。三皇子弘郎突然扑进母亲怀里:"额娘戴上这个必中状元!"绣着锦鲤的荷包还带着奶香。胤礽从身后环住妻子:"我昨夜梦见紫微星落于保和殿..."话未说完,西个娃娃己叠罗汉似的压上来,嚷着要"沾文曲星福气"。

殿试那日,天边闷雷滚滚,乌云压城。

保和殿内,朱笔批阅的考官们正凝神审卷,忽闻殿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工部尚书抬眸一瞥,手中狼毫“啪”地折断——

月白儒衫随风轻扬,皇后宜修手提考篮,步履从容地踏入大殿。

满朝哗然!

“皇、皇后娘娘?!”礼部侍郎险些从椅子上跌下来。

谁能想到,那位连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五元魁首的“令容”,竟是当朝国母!

三日后,鸿胪寺官员高声唱榜——

“景和六年殿试,一甲第一名,令容!”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随即恍然大悟,纷纷跪地贺喜:“恭贺皇后娘娘六元及第!”

胤礽在御座上轻笑,指尖摩挲着龙案上的密折——那是宜修殿试的答卷,字字珠玑,锋芒毕露。

“朕的状元娘子,果然不负众望。”

京城长街,人潮涌动。

胤礽带着西个小团子,悄悄坐在临街酒楼的雅间里。孩子们扒着窗棂,眼巴巴地等着。

“来了来了!”三皇子(岳飞)兴奋地挥舞小手。

远处,锣鼓喧天,仪仗开道。

宜修一袭大红状元袍,头戴乌纱帽,骑在高头大马上,英姿飒爽。阳光洒在她身上,衬得她眉目如画,风华绝代。

“额娘好威风!”小公主捧着脸颊,满眼崇拜。

胤礽望着妻子,心跳如擂鼓,耳尖微微发烫。

几个孩子等不及了,让贴身太监抱起他们,纷纷朝宜修扔荷包和鲜花。

“额娘!接住!”

宜修抬眸,正对上胤礽温柔含笑的目光。她唇角微扬,冲他们眨了眨眼,笑得明媚又狡黠。

街道两侧,百姓们激动不己——

“啊啊啊!皇后娘娘好厉害!六元及第啊!”

“皇后娘娘骑马的样子太飒了!我也要努力读书,像娘娘一样考状元!”

“娘娘看我

!娘娘看我!”

少女们攥着手帕,脸颊绯红;书生们握紧书卷,眼中燃起斗志;就连白发老者也捋须赞叹:“千古奇观,千古奇观啊!”

胤礽听着满城欢呼,低笑一声,对身旁的孩子们道:“瞧,你们的额娘,可是天下第一的状元。”

西个小团子骄傲地挺起胸膛:“那当然!”

当夜绥寿殿烛影摇红,胤礽握着象牙算盘轻拨:"庄家通吃,净赚十二万两。"西个小团子趴在锦褥上数铜板,叮当声惊醒了打盹的御猫。宜修忽然从奏折堆里抬头:"明日该给那八位女进士赐官位了..."话音未落,就被胤礽抱起然后胤礽给了几个孩子使了使眼色,两人进了寝室,“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夫人咱们再洞房一次还有夫人咱们该把其他孩子生出来了。等生出来就让那西个小家伙带着” 不到一会屋里就冒起了粉色泡泡。不到一会屋里就有断断续续的呻吟声。一笑喜相逢,似嫦娥,下月宫。丹山念夜鸾求凤,天台路通,巫山簇峰。柳稍露,滴花心动。正情浓,鸳鸯枕上,又被五更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