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这个决定我能理解

不管是什么剧,只要是版权到手了那就是钱。/五+4.墈.书′ `已~发′布\嶵-鑫`彰/洁_哪怕是个烂剧,也会有人要,只是价钱不同而己。同一个剧,好的能卖几个亿,差的可能几千块就拿下了。只要版权明确,基本不存在卖不出去的,只是价格合不合适的问题。

陈寻知道黄仁顺就是想捞好处:“黄总,没什么事了吧?”

陈寻其实还挺喜欢黄仁顺这种小九九,因为这种人就是一心赚钱,反而好对付。只要拿捏得当,给点甜头,他们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承担成本。要是他自己去搞定这些渠道,说不定花的钱更多。

黄仁顺也不笨,他不会拿自己的老本去帮陈寻,但也不会做损己的事。他知道陈寻需要一个听话的人,只要自己扮演好这个角色,该听话的时候听话,陈寻自然会给他好处。

对黄仁顺来说,他才不在乎这事对韩国影视市场有什么影响,也不关心陈寻到底想干什么,他只关心自己能赚多少钱。

黄仁顺摇摇头:“暂时没什么问题了。”

“这是我们公司最近的发展报告。”

“这是我特意用中文写的。”

“陈总有空可以看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随时给我打电话。”

“我会立马按你的要求改。”

陈寻接过报告,笑着说道:“不错嘛,黄总这段时间辛苦了。时候不早了,咱们明天聚一聚,喝几杯。”

黄仁顺很机灵地站起身:“好,能得到你的邀请是我的荣幸,那我就先撤了。”

黄仁顺清楚什么时候该退场。

在这行干了这么多年,这点眼色他还是有的。

陈寻让徐立明去送送黄仁顺,自己则翻开报告仔细看了起来。

这报告写得相当详尽,连财务总结都包括了。

很明显是在向陈寻示好,同时也表明自己没从中捞取任何好处,所拿的每一分钱都是陈寻点头同意的。

这点让陈寻相当满意。

至于公司其他方面的运营,都挺正常的。

经纪部和编辑部也都在做准备。

陈老板的主营业务是挖掘新人才,培养自己的明星,以后还打算成立个子公司专门负责这块。

编辑部那边,是因为韩国编剧在这行很有话语权。+w,e′i`q,u?x,s¨._n¢e?t+

有的编剧权力比导演还大。

徐立明送走黄仁顺后很快就回来了,他知道陈总肯定有话要说:“陈总!”

陈总把黄仁顺送来的财务报表递给徐立明:“你去核实一下这份报告,看看有没有问题,两天内给我答复。”

“还有,这几天你想办法从国内买些版权回来。”

“不光是播放版权,连同周边版权一起买。”

“价格你去谈。”

“别买太热门的,尽量找些剧情逻辑紧密的。”

“服装道具要好看的。”

“剧情背景别太贴近现实,最好是虚构的。”

“或者能让各国观众都能产生共鸣的。”

“版权买到手后,让国内公司在国外找市场。”

“国内发行就用国内渠道。”

“国内发不了的,全送到韩国。”

陈总的想法很首接,国内打不开市场,那就拿到韩国去,利用韩国的渠道发行。

说白了,国内能消化的就自己消化,消化不了的,再送到韩国。

等韩国市场全打通了,再想办法转回国内渠道。

就算转不回来,以后也能通过韩国渠道输出中国文化。

徐立明问:“那古代剧呢?这个市场也很大,但容易闹误会。”

陈总想了想:“古代剧就先别往这边送了。”

“尽量挑些虚构的都市剧、偶像剧、悬疑剧。”

古代剧有个问题,就是服装道具。

有些衣服明明是中国的,韩国人却厚着脸皮说是他们的。

如果把古代剧引进来,以后可能会有更多类似的纠纷。

电视剧宣传的影响力太大了,特别是那些特别火的剧。

很容易引发这些问题。

把影视剧引进来,打着韩剧的旗号播放,这不是误导别人以为剧里的服装都是韩国的吗?

这种事陈总可不干。

偶像剧就没这个问题,都是帅哥美女谈恋爱嘛。

衣服全都是现代的休闲装,跟技术、版权不沾边,更别提什么文化了。?我′得_书

.城. \勉-肺.阅~犊?

要是说文化,也就电视剧里那偶像爱情和都市情感的一套。

陈总对这些根本不在乎。

外国人谈恋爱谈得傻乎乎的,总说:“韩国的爱情剧真是太让人感动了!”

陈寻就觉得他们想法挺奇葩。

韩国那些老套情节,咱们华夏早就玩过了。

有个写言情小说的阿姨,写的那些脑残爱情故事,好多都被拍成了电视剧,里面尽是些雷人台词。

“你不过就是失去了双腿,人家失去的可是爱情啊!”

“他只是没了命,我失去的可是爱情啊!”

什么事都得把爱情放第一位。

陈寻真心觉得这不算什么文化。

这种虚名,不要也罢!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谁也抢不走,比如咱们的服装文化。

陈寻心里有杆秤,那些糟粕,谁要就给谁,咱们的文化,谁敢挑衅就收拾谁。

徐立明点点头:“行,那我三天内列个名单,一个月内尽量把全球播放版权都拿下。”

全球播放版权就是除了咱国家,其他地方都能播的权利。

对于一些热门电视剧,这种版权其实不值钱。

大多数国家都这样,只有**好点。

事情发展得比陈寻预想的快多了。

催承贤那边进展可以用“飞快”来形容。

公司首接拿了款以前火现在不行的网游,改改数据。

因为版权本来就是nexon的,所以也不用太操心。

才半个月,首接改版上线了。

原本的数据都是个位数,最高的也就十几,他首接在后面加了一堆零。

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广告。

他本想用nexon的渠道,但被陈寻否了。

让他注册个新公司,广告渠道给他。

要是用nexon的渠道,广告费能省不少。

陈寻看到这些也愣了一下。

这不就是网页游戏吗?

他真不知道这种游戏能不能赚钱,不过也就给了催承贤一千万美元,要是搞不出名堂,陈寻也不会给他面子。

不给他用渠道,也是怕他把公司名声搞臭。

……

黄仁顺那边还算顺利,没出什么大乱子。

就是乐天娱乐还在处处刁难,新公司一半的渠道都被堵了。

倒是李在基又约了陈寻。

陈寻清楚李在基为什么找他。

因为他给李在基找了差不多一半的韩国旅游团,都谈妥了。

一方面是他们酒店质量过硬;另一方面陈寻也是下了血本的。

给旅行社导流,虽说没亏,但也一分钱没赚。

李在基派人早早就来接陈寻,车早早就到了。

“陈先生,请上车吧。”李在基对待陈寻那叫一个客气,首接安排了三辆车,前面一辆开路,后面一辆断后,还有保镖跟着。其实这些都是为了显示排场,毕竟在韩国陈寻也不是什么大人物。

陈寻一到,李在基就像上次那样,己经在门口候着了:“陈总,欢迎啊!”看他那表情,就知道有多看重这次见面。

要是别的有钱人看到李在基这么对待陈寻,肯定得大吃一惊。

虽说陈寻现在有点实力,但跟三兴比起来还差得远呢。李家虽然只占三兴百分之二左右的股份,但因为股权结构特殊,还是实际掌控着这家公司。不过他们赚的钱,大部分都进了华尔街的腰包。

就算这样,三兴市值也超过了两万亿美元,李家的财富也有好几百亿美元。加上那些不在三兴集团账面上的资产,数目还得往上涨。

陈寻笑着跟李在基握了握手:“李少,这次合作感觉怎么样?”

其实这次合作都是徐立明在操作,陈寻没怎么管。

李在基一个劲儿点头:“特别好,能和陈总合作是我的荣幸。”

李在基又不傻,他知道陈寻为了帮他吃了亏,也明白陈寻这么做肯定是有目的的,就是希望他能帮忙。

要是能把三兴掌控起来,这些问题都不是事。

考虑到三兴内部的争斗还在继续,他觉得陈寻这样的合作伙伴很有必要,所以也很乐意跟陈寻合作。

“那就好,以后合作的机会还多的是。”陈寻心里己经开始琢磨这次能从李在基那儿捞到什么好处了。

这事得互相给点甜头。

我好心好意帮你创造条件,你也得

给我点回报吧。

总不能老让我吃亏吧?

李在基做了个请的手势:“陈总说得没错,以后合作的机会还多着呢,请!”

到了顶层的大套房,李在基亲自给陈寻倒了杯红酒,又让其他人出去了:“陈总,这酒不错,尝尝!”

陈寻接过红酒:“谢谢!李少,你今天找我有什么事吗?”

李在基说:“实话跟你说,这次有陈总帮忙,我在家族里争取到了一点资源。”

“负责东南亚地区的电子产品销售。”

“内部有点麻烦,这个我自己能解决。”

“外面也有不少机会。”

“不知道陈总有没有兴趣?”

三兴在东南亚的销售渠道倒是让陈寻挺感兴趣的,“李少,详细说说。”

这片东南亚地区,经济也不算发达。

跟华夏和西方那些发达国家比起来,这儿确实挺落后的。销售额也不会特别高。

不过三兴的销售渠道,那是真的好。陈寻自己现在几乎没有这样的渠道。

说白了,就是因为他没怎么涉足实体行业。实体产业那发展速度,真的太磨人了。要想在某个地方构建起销售网,短则数月,还得一切顺利才行,稍微有点不顺,几年都搞不定。

现在能跟三兴联手,把这儿的电子销售渠道摸透,对陈寻而言,那可是大大的好事。

以后要是他想进军电子行业,尤其是打开东南亚市场,那可就轻松多了。

李在基说道:“这块地方以前是我哥管的。”

“其实赚不到什么大钱。”

“但家里给我两个选项,非洲或者东南亚。”

“我只能选东南亚了。”

陈寻点着头:“这个决定我能理解。”

李在基接着说:“咱们三兴主要做的是高端产品。”

“低端货很少。”

“我觉得咱们可以试试低端市场。”

“但不能打着三兴的旗号。”

陈寻笑着问:“李少是想让我来干这事?”

李在基点头:“对,用三兴的渠道,我可以给你技术支持和设备。”

“你自己创个品牌,自己生产,现在咱们国内的制造业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再加上三兴现成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