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树 作品

第91章 多少加了点自己的良心

“你想什么呢?我对他那不叫好,叫等价交换。?y.k*r_s?o~f-t¢..c~o!m+他给我做事我给他报酬,这不一开始就说好的事?”

只不过在报酬里多少加了点自己的良心。

“现在古书多危险,万一他留下一些要害我怎么办?万一那书价值不菲,他私下昧下又怎么办?”

系统:“所以你不仅给纸做记号,给他的原稿都打乱,就是不想他知道书上的内容?”

施琦玉得意点头,“我厉害吧?”

系统不说话了。

施琦玉也不在意,将相同的稿子分开。

她之前截取了西本书的内容,现在只出来几页,看得云里雾里。

其中有些是讲药材的,这在意料之中。

毕竟外面一大片药田,屋里还有那么多炼药工具和成品。

其他的就比较抽象,没有前言后语她也无能无力,只能等老罗翻译完再看。

但她隐隐觉得会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因为己知的这些内容有点高深。

施琦玉第二天和知青们上山,冬天的柴火任务己经完成,现在各自行动,她忙的不亦乐乎。

还把之前陶秀玲发现的那片板栗给捡了。

足足三麻袋,有的带壳,有的纯板栗。

回去后进空间练习枪法和基础拳击。~o÷完?/本e神dt?站|u? ÷}更~§?新,|!最??_全ˉ÷

之后几天都是这样,她一个人进山会深入些,这回发现一片松子林,又香颗粒又大的红松。

摘了三天才把那一片摘完。

人参也发现两株,都采了种空间,蘑菇更是往空间囤了好几筐。

后来还遇到一小片野山药,她吭哧吭哧挖了一堆,她最喜欢山药炖排骨。

期间也遇到不少野物,有鹿、傻狍子、兔子、野鸡、蛇……就算了。

她当练枪,白费16颗子弹后,终于伤到一头鹿。

后来又用空间作弊抓了两头傻狍子、五只兔子、三只野鸡,在空间里暂时围一个地方养着。

也遇到过熊和野猪,没有人拖累,她在空间里多待会儿自然避过。

山里的东西太多,东北的林子里物产丰富,可惜她认识的太少,许多果子菌子看见也不敢采。

真是可惜。

期间大队分粮食,她上工不到一个月,分了二十三斤,另有萝卜白菜各五斤。

本来打算自己做些酸菜,但实在没时间,就到老支书家找到黄大娘婆媳,让帮忙做十来斤,她给一块工钱。

两人还记着她上回的重礼,怎么也不收,差点翻脸,施琦玉不好强求。打算以后补在几个孩子身上。

一个星期很快过去,一天到晚吹风,气温骤降,大家伙走在路上开始藏手缩脖子。*k~a¢n^s_h^u^j`u~n·.?c^c\

黄先忠和姚艳菊、蔡芬芬来看她的时候,说起队里的新鲜事。

“你知道不?前两天何家出事了。”

施琦玉给每人倒一碗红糖水,又拿了些她昨天炒的栗子,“哪个何家?出什么事了?”

几人捧起红糖水喝了口,不舍得一下子喝完,放下碗时都没喝多少。

姚艳菊拿了颗栗子,见黄先忠有些拘束,抓一把放她手里,继续和施琦玉八卦。

“就是前会计何伟家。”

蔡芬芬剥掉栗子壳,吹了吹上面的浮毛,好奇,“你一点风声没听到?”

“没,我忙着扒拉柴火呢。”她最近都没关注那些人。

黄先忠想起进来时看到柴棚快堆满,满意点头。

“就是他们家女儿,以前的保管员何金花,听说和公社里的谁相亲,结果被那男人的女儿嫌弃太丑,当着媒人的面骂哭了。”

施琦玉没忍住笑了,“那小姑娘做法不对,不过说的是实话。”

何家人一脉传承的大饼脸小眼睛塌鼻头,头发还少,能好看才怪。

“什么小姑娘,人家就比何金花小两岁。”姚艳菊幸灾乐祸。

施琦玉吃惊,“不是吧,那男人不得西十多了?”

蔡芬芬:“可不,说是公社什么领导,有能力得很,家里一儿一女,听说儿子都有对象了。”

“真假不知道,反正这事都传开了,何家人这几天都没出门。”

黄先忠突然开口,“还是不要乱传的好,何金花都快赔上一条命了。”

施琦玉看向姚艳菊和蔡芬芬,“什么意思?”

姚艳菊撇撇嘴,“何金花因为这事想不开,趁家里没人差点吊死。”

“人现在怎么样?”

蔡芬芬偷看了眼黄先忠,“没什么大事,但她两个哥哥都回来了,说是要找那男人讨个说法。”

姚艳菊拿着两颗板栗在手里玩,“我觉得肯定没什么用,人家可是公社干部,也不是故意害她,就是‘小姑娘’说几句实话而己。”说着朝施琦玉偷笑。

施琦玉也笑,觉得何金花这人抗压能力真挺差。

当初把红小兵叫来收拾她,结果被暴露出来后连个屁都不敢放。

这时黄先忠在她屋里看了一圈,疑惑,“施知青,你没种冬菜吗?村里说了,种好了冬天有绿叶菜吃,还可以换钱。”

施琦玉摇摇头,“我种不好,免得浪费精力和种子。”

黄先忠知道她有钱有吃的,不好劝说太多,点点头没再说。

站起来道:“那我们先回去了,还有不少猫冬的准备要做。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就来找我们。”

“好,你们有时间就来玩。”施琦玉把没吃完的板栗给她们包上。

1972年12月21、22日,农历十一月十六、十七,大队广播了从收音机里听来的国家大事。

“我国与澳大利亚正式建交。”

“我国与新西兰正式建交。”

十七这天是冬至,前一天下午姚艳菊来邀请她去知青点一起过节吃饺子。

施琦玉是南方人,习惯吃米饭,但也喜欢吃饺子,可她不会揉面。

以前也尝试过,不是揉硬了就是稀了,瞧着正好的煮出来是死面。后来都吃现成的。

知青点有不少北方人,到时候应该有口福。

晚上她去牛棚,送了些白面和鲜肉,得到60积分,

拿回22张稿子,又给老罗50张纸。

第二天知青点热热闹闹过冬至,大家一起包饺子闲聊,用的两掺面,白面是用不起的。

煮熟后一人一碗,配上蔡芬芬的独家蘸醋,北方的一人一粒蒜瓣,吃的喷香。

施琦玉尤其喜欢韭菜鸡蛋馅儿的,饭后打牌的时候还在想,她一定要学会揉面粉。

外面忽然传来吵闹声。

大家忙下炕穿鞋,出去看到五六个老头老太太气势汹汹闯进来。

看见施琦玉,一个老婆子凶狠地朝她一指,“就是她!就是她忽悠大队种那什么冬菜,就是她要害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