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这个强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拥有天下最好的物质条件,李世民又怎么可能会落到如此狼狈不堪、衣衫褴褛的境地?这简首是滑天下之大稽。!1+3¨y?u?e*d*u_.`c+o¢m!
他不仅身上沾满了令人不适的灰尘泥土,显得异常肮脏,而且那身原本华贵无比、价值连城的龙袍,此刻更是破烂得不成样子,到处都是触目惊心的撕裂口子,仿佛被野兽撕咬过一般。
没错,那件由大唐最顶级的工匠,花费无数心血,精心绣制而成,代表着皇室最高荣耀的龙袍,早就在刚才与地面剧烈的摩擦和与大明皇帝们撕扯中彻底报废了,变成了一堆破布,再也无法恢复原样。
其中原本应该闪耀着璀璨光芒,象征着皇权与富贵的无数金线,此刻也早己因为外力的作用而断裂崩碎,黯淡无光,散落在地面上,显得无比凄凉,仿佛也在哀叹着帝王的遭遇。
回想起刚才长孙无忌在自己耳边低声急促地诉说的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话语,关于“神人”、“未来”、“大明皇帝”等等,魏征简首感觉自己如同置身于一场荒诞不经、完全不真实的梦境之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离奇与不可思议。/如!雯.网^ *已`发`布~醉′辛~彰¨結`
在他的固有印象里,李世民陛下一首是一个极其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爱美”的人,他热爱整洁,注重穿着,总是希望自己在臣民面前展现出最完美的一面。
虽然因为自己这些谏臣们的不懈努力、没完没了的规劝,陛下后来在穿着打扮上有所收敛,不再追求过度的奢华,甚至偶尔会穿着打补丁的旧衣服,以示节俭。
但即便是穿着打补丁的龙袍,他也时常会对着光亮的铜镜仔细端详自己的容貌,欣赏自己英武不凡、帅气逼人的容颜,脸上总是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自信与自傲,仿佛天下间无人能出其右。
尤其是当他正式接受万国朝贺,被西方蛮夷尊奉为“天可汗”的那一刻,站在金殿之上,接受万国臣服,他整个人所散发出的那种睥睨天下、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威严与气场,更是达到了极致,令人心生敬畏。
可以说,在那一刻,他就是当之无愧的、傲立于世界之巅的最强帝王,是天下所有君王的楷模。
与此同时,李世民陛下也极其在意自己的名声和历史评价,深怕在青史上留下任何污点,他对“身后名”看得极重。¢微*趣/小!税¨网_ ·冕+废+跃¨渎¢
虽然早年因为为了争夺皇位,发动了惨烈的“玄武门之变”,囚禁了父亲,杀害了兄长与侄子,留下了难以洗刷的污点,导致他在名声上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备受争议,被人指责为不仁不义。
但如今,他励精图治,兢兢业业,终于亲手开创了一个辉煌灿烂、万国来朝的盛世大唐,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西海臣服,无数有才之士都心甘情愿地追随于他,为他效力,这极大地改善了他的历史形象。
可即便如此,他却依旧不满足于现状,没有停下脚步,他仍在不断地努力,追求塑造一个更加完美、更受后世敬仰的“圣君”形象,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流芳百世的仁君。
为此,他几乎是日以继夜地埋首于御书房中,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殚精竭虑地处理着各种繁杂冗余的政务,为大唐的未来呕心沥血。
甚至有的时候,他忙到连饭都顾不上吃,几天几夜不愿踏出书房半步,只为了尽快处理完堆积的公务,这种勤勉程度令人惊叹,但也让人担忧。
他实在是太忙碌了,也太劳累了,今天可能要去安抚遭受天灾的灾民,明天可能就要亲率大军御驾亲征,虽然外表看起来依旧英武不凡,正值壮年,充满了活力。
可长年累月、日以继夜的操劳,必然在他的身体里留下了不少难以察觉的暗伤与疲惫,这些都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爆发。
同时,他也无比渴望自己这一生,能够在世人的眼中,尤其是在后世的史书中,留下一个光辉伟岸、近乎完美的形象,一个没有任何瑕疵的帝王楷模。
可就是这样一位无比珍视自己的形象和名誉,甚至有些“偶像包袱”的帝王,
如今,竟然为了大唐万千子民的未来福祉,为了让他们能够吃饱穿暖,不惜放下自己尊贵的身份和帝王的架子,主动与来自后世的大明皇帝们发生冲突,甚至不惜亲自下场,像街头混混一样与人进行“约架”。
不仅仅是如此,看看他现在这副被压在地上、衣衫褴褛的模样吧,这与他平日里那种
一丝不苟、威严十足的形象,简首是天壤之别,判若两人。
他身上的那副象征着赫赫武功与帝王荣耀的宝铠,他身上那件代表着至高无上皇权的华贵龙袍,在这一刻,似乎都失去了往日的璀璨光彩与神圣意义,变得灰扑扑的,失去了光泽。
他再也没有了往日那种高高在上、不容侵犯的矜持与威严,仿佛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失败者,就那样狼狈不堪地被压在地上,衣衫褴褛,灰头土脸,全然不顾自己的帝王形象。
他还在不断地向着身上那群大明皇帝们愤怒地咆哮着,那声音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愤。
而他之所以会落到如此境地,遭受如此大的屈辱,这一切的根源,仅仅是为了那些能够让大唐百姓吃饱饭的高产粮食,仅仅是为了改变大唐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悲惨现状。
仅仅是为了确保天底下的子民,再也不会因为天灾人祸或者土地兼并而遭受饥饿的折磨,不再为一口饭而苦苦挣扎。
仅仅是为了确保大唐的土地上,再也没有颠沛流离、无家可归的流浪之人,不再有因为贫困而流离失所的家庭。
仅仅是为了确保繁华富庶的长安街头,再也没有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乞丐,让大唐的百姓都过上体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