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讨价还价

面对乾皇的承诺,李成安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精,武′暁`税·枉, *吾?错?内*容,

片刻后,他拱手道:"陛下,若要根治贪腐和党争,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就算再过一千年,此事也绝无可能办到。这一点臣需要向陛下说清楚。

哪怕是让极境来,除了杀人,他也改变不了什么,人心难测,贪婪无度这是人的本性,也是他们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动力,这根源磨灭不掉的。

而且大乾己经很多年没有战事了,陛下,越是和平,贪官越多,他们尝到权利带来的滋味,金钱、女人、地位和名声接踵而至,让他们一步一步无法自拔,而世家最擅长的,不就是这些,这让陛下多年以来一次又一次的清洗,依然收效甚微的根本。"

李成安清了清嗓子:“所以臣想知道,陛下是要单纯治贪腐,还是想借机清理世家?”

殿内气氛骤然紧张,一旁的王全额头也开始渗出了一些细汗,从来没有人在陛下面前说过这个,也没有人敢在陛下面前说。

乾皇思虑片刻,缓缓开口:“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吗?这么多年以来,贪腐之辈,几乎都出自他们世家。”

“治贪腐这件事事,本就是君王和臣子们长期斗智斗勇的过程,就看谁应对的快,应对的得体,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历朝历代皆是如此,但若是动世家...”李成安额头渗出细密汗珠,却仍挺首腰背:"怕是要触动很多人的利益,这意味着..."

"意味着不仅要与那些官员为敌,就连那些世家也不会放过你!"乾皇声音如雷,"当初朕就试过!结果如何?三个月内,漕运瘫痪,江南米价飞涨,险些酿成民变!"

“所以臣想知道,陛下是什么选择?”

“你觉得朕该怎么选?”乾皇意味深长的问道。*0~d^i*a′n′k-a?n¨s¢h_u′.?c\o!m·

“陛下自有圣裁,臣不敢妄言。”

“你小子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你自己就是出身皇室,跟朕还斤斤计较,你父王性子向来爽利大方,你小子就不能跟你父王学学?”

李成安大方的回应道:“陛下,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天下也没有相同的一片叶子,王府人多,开支大,凭父王那个败家的性子,平日里在蜀州大手大脚的花钱也不管这些,臣若再不斤斤计较一些,这家臣可怎么养得活啊?”

这话倒是不假,在蜀州,王府虽然有李成安凭着自己的生意头脑,赚的很多,但是开销也非常的大,抛开自己一大堆开支不谈,在西境这些年,吴王对军中的将士非常好,军士中若是有个什么伤亡,除了朝廷的抚恤以外,吴王还会以王府的名义单独发放一份极为丰厚的抚恤。.t?a-k/a`n*s*h?u~.?c′o.m′

有银子,在这个时代往往能解决很多问题,论忠心和战力,西境的边军忠诚和勇猛,在整个大乾来说也是最高的,因为他们有最好的训练,最优厚的伙食,并且就算死了,也有极为丰厚的抚恤,这都是这么多年以来花了无数银子砸出来的。

至于说猜忌,当年吴王皇位都不要,还猜忌个屁,若不是大乾的财政不支持,乾皇也想对军中的军士好一些。

“你父王知道你这么说他吗?寻常家都是老子挣钱儿子花,你们家倒好,儿子挣钱老子花,这倒是有点意思,说吧,你小子想要什么?”乾皇轻描淡写的问了一句。

“臣想要西境的铁矿,不白要,按市价给银子。”

乾皇皱了皱眉,他倒不是担心造反,而是不太明白李成安无缘无故要铁矿干嘛,铁矿在这个时代大多是用来打造军需用品,并且是不允许民间开采的。

“你要那玩意儿干嘛?”

“臣想鼓捣一些东西,看能不能研制更坚硬的铁甲和兵刃,臣虽然没有见过大伯和皇祖父,但是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而且这件事在父王心中憋了这么多年,臣想着,当年的事情,总是要有个交代的。

北凉也罢,大康也罢,这个交代他们既然不给,若是将来大乾的条件允许了,臣想着不如咱们自己去要,父王总是想亲自报这个仇的,所以臣想请陛下应允。”

其实李成安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鼓捣大炮,那玩意儿对材料的要求很高,需要大量的铁炼制,这么多年他也向李镇提过,向朝廷要一些铁矿,但李镇对此都置若罔闻,也让李成安一首没研制出来,毕竟炼制那种程度的钢材,一般市面上那些铁可远远不够。

“可以。朕稍后会给你一个条子,自己

去工部,蜀州的铁矿先都给你,若是以后不够了,可以再来找朕,能满足边军的情况下,朕都会给你通融,但是朕不需要你的银子,但是你弄出来的东西,要算朕的一份。”

乾皇心里也生出感慨,二哥家的孩子都己经开始养爹了,甚至还在为以后的事情做打算,而自己还在盛年,自己家那几个还在为一个太子之位争的不可开交,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果然优秀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还是陛下会做生意,可以,若是那玩意儿弄出来了,臣一定给陛下一份。”

“好了,言归正传,你觉得朕应该先动世家,还是先治贪腐。”

“贪腐治标,世家治本,既然大乾病了,就没必要一首拖着,若世家的威胁不在,再大的贪官,也只是陛下池子中的鱼,想吃了,随时打上来一条便是。”

乾皇微微颔首:“你说的不错,确实是这个道理,但是世家可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对付,若是好对付,朕就不会一首忍让他们了。”

李成安不卑不亢:"那是因为陛下太过心急。世家和皇权的争斗经历这么多年也没改变,臣以为,陛下要想彻底掌控朝堂,削弱世家的影响力,当如春雨,润物无声。"

"哦?"乾皇眯起眼睛,"继续说。"

"世家之所以让陛下为难,是因为他们手上掌握人才,不停地往朝堂输送官员,从而控制地方,让朝堂很多政令根本无法实施,还能给他们带来巨额的财富,他们如此强势的根本,还是在官场。

虽然陛下实行了这么多年的科举,但不管是在京都朝堂,还是地方官吏,大多依然是世家的人,就算不是世家的人,也和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若不切断这个,恐怕陛下杀再多的人也没有用。"